王聰
[摘 要] 進入新時代,培養(yǎng)廉潔品行日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紅色廉潔文化以廉潔為核心要義,以文化為表現形式,是共產黨人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所凝結的優(yōu)秀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寶貴資源。探析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路徑,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紅色廉潔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4-0047-03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1]??梢姡ㄔO對于一個黨,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廉潔教育,大力發(fā)展廉潔教育。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其廉潔意識的培養(yǎng),廉潔品行的塑造對社會主義發(fā)展建設具有深遠影響,把廉潔教育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 紅色廉潔文化的概念界定
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時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體現,因此,理清并掌握紅色廉潔文化的內涵尤為重要。
(一)紅色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原南京軍區(qū)機關時強調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傳承紅色文化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紅色文化。學者們對于紅色文化的概念各有界定,一種觀點從文化組成要素的角度認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化形態(tài)、精神形態(tài)和制度形態(tài)成果的總和[2,3]。另一種觀點從文化資源的視角對紅色文化的概念進行歸納和總結,認為“紅色文化資源指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并能夠開發(fā)利用的革命精神及其載體的總和,其核心內涵概括為‘一體兩翼,‘一體指的革命精神與革命傳統(tǒng),它們是紅色文化資源的主體和靈魂,‘兩翼指的紅色文化與資源這兩個關鍵詞。”[4]還有的學者從文化實質的角度對紅色文化進行理解和界定,指出“紅色文化實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5]學者們各執(zhí)己見。我認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革命與戰(zhàn)爭的年代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帶領人民群眾解放,走向自由,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過程中所形成的,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是共產黨人與人民大眾共同擁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二) 廉潔文化
廉潔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集合體,關于廉潔文化的含義,有的學者從廉潔文化構成的角度作出了闡釋:廉潔文化以廉潔為核心價值, 是關于廉潔的理念、習慣、思維方式、制度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6]。也有學者從廉潔文化產生的角度進行論述,指出廉潔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廉政建設實踐中形成的社會文化,也是廉政建設的文化基因[7]。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廉潔文化是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形成奉公守法的基本規(guī)范, 以廉榮貪恥為價值觀念, 以公平正義為社會導向的精神文化體系[8]。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廉潔文化的含義。我認為,廉潔文化是以先進的廉潔理論為領導思想,以先進的廉潔思想為指導核心,是在國家進行廉政建設時所形成的,體現理念、制度等一系列物質和精神總和的一種文化形式,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濃厚色彩,是增強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環(huán),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激勵性。
(三)紅色廉潔文化
目前學界對于紅色廉潔文化的概念還在研討階段,尚未形成具體定論。在總結紅色文化與廉潔文化的核心思想基礎上,我認為,紅色廉潔文化是以紅色文化為底蘊,以廉潔文化為主旨,把廉潔思想與紅色意蘊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式,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對紅色廉潔文化的內涵進行闡釋,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紅色廉潔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革命特質的文化;第二,紅色廉潔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進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第三,紅色廉潔文化是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廉潔思想的具有創(chuàng)新特質的文化;第四,紅色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具有思想啟迪的文化。
二 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反腐倡廉要求的重要舉措,是使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學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人才的必然要求,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舉措。
(一)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觀念,促進大學生人格全面發(fā)展
當今社會處于思想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的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思潮紛繁復雜充斥著大學生的思想領域,其中不乏各種消極腐朽的思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在大學校園開展紅色廉潔文化教育能幫助大學生改正其錯誤的價值觀念,筑牢思想屏障,抵御諸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的侵蝕,培養(yǎng)和樹立廉潔奉公、艱苦奮斗、服務大眾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為同學、為大眾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建立以點成線,以線成面的傳播布局,促進全社會綜合素質和道德水準的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里學什么、能學到什么、學得怎么樣,同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密切相關?!盵9]當代大學生要實現全面發(fā)展,不僅僅是學習專業(yè)知識,更要加強本身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而德育更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中之重,紅色廉潔文化作為德育教育中的一個部分,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完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表現,有利于在思想、行為、人格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塑造。
(二)有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建設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10]。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重要的一項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筑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根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指明思想的方向,在全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統(tǒng)一指導思想和共同理想信念,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構建良好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在思想和行動上營造文化自信的有力根基。這需要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政課的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過程中,大學生作為祖國發(fā)展的后備力量,承擔著建設祖國走向繁榮輝煌的重任,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歷史使命,筑牢大學生的精神根基,培養(yǎng)良好的廉潔品質尤為重要。
培養(yǎng)廉潔品質要重視廉潔文化的作用,廉潔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紅色廉潔文化作為廉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更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和影響力。紅色廉潔文化所蘊含的獨特內涵,加深大學生對紅色廉潔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幫助大學生保持思想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協(xié)助建立牢靠的防腐思想,為其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工作中奠定良好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11]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習總書記囑托的重要表現,是國家發(fā)展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人才的新形式。
(三)有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全面發(fā)展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事業(yè)而奮斗具有深遠影響;而紅色廉潔文化是革命黨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所形成優(yōu)秀文化,凝聚了革命黨人的堅毅品格和精神,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資源。因此紅色廉潔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具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個性,是共同推進愛國主義的有利資源和有效手段。
進行紅色廉潔文化教育有利于改善傳統(tǒng)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完善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整體規(guī)劃思政課課程目標”[1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進行純理論式的“灌輸”教育,課程缺乏生動性與互動性。而紅色廉潔文化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教學方式,走訪紅色遺跡,參觀紅色文化紀念館等,在實際參觀學習過程中學習掌握紅色廉潔文化的專業(yè)知識,了解當時的背景與形勢,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提升實踐教學效果。這樣改善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固定模式,走出教室,在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理論教學,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興趣,更好地體會、感悟紅色廉潔文化的精髓,同時也改善了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的模式,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高校是人才的搖籃, 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育人途徑, 是培養(yǎng)高校師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 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三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是傳承紅色廉潔文化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與時代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技能與素質,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
(一)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對國民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師對紅色廉潔文化知識了解的多少決定了他對學生們在廉潔教育方面的影響力。因此高校應該加強高校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師的紅色廉潔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通過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培養(yǎng)講學、實踐鍛煉等相關方面的專題培訓,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知識與技能,為大學生的紅色廉潔教育提供理論扎實,技能干練的思想引導者。同時也要注意教師的思想教育,提高教師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興趣程度,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真心地站在教師角度,去引導教育大學生產生廉潔意識。這樣才能真正的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
(二)依托“互聯(lián)網+實踐”的綜合教育模式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
巧妙運用新媒體等網絡媒介。目前高校大學生主要人群是95后、00后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各方面都離不開網絡,網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網絡可以做到線下課程完成不了的內容,注重網絡的現實作用,做到課程與網絡的完美銜接,更好地把紅色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的思想中。
加強高校校園手機微平臺建設,手機作為一個移動終端具有方便、簡單、高效的特點,創(chuàng)立手機微平臺,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QQ空間校園官方賬號和微博等新媒體媒介進行紅色廉潔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借助視頻影像和圖片等形式用最簡單直觀的方式推進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隨時隨地了解紅色廉潔文化相關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目前直播平臺熱度火爆,大學生觀看直播人數較多,通過直播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嚴肅性,寓教于樂,同時通過實時彈幕解答學生疑惑,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減少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感,增加大學生對紅色廉潔文化教育的認同感。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廉潔環(huán)境
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把紅色廉潔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校園文化。高校充分結合當地悠久的紅色歷史文化和本校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建設活動,營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廉潔氛圍,比如開展紅色廉潔文化宣傳周,舉行紅色廉潔文化主題演講比賽或專題辯論等,通過系列活動讓大學生切實感受到紅色廉潔文化中所包含的堅定信念、理想與追求,從而有力地推動高校廉潔文化建設與發(fā)展,推動良好的學風氛圍建設,讓紅色廉潔精神伴隨著獨特的校園文化融入大學生的思想當中,進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