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彬
[摘 要] 管理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學校管理更是如此,體現(xiàn)在人、財、物各個方面,需要我們細心研究、努力實踐,方能參透管理之道。其實,評價一所學校成功與否的標準,不只在于生源的多少、教師素質的高低,更在于管理方法的優(yōu)劣。因此,努力把學校管理做精致是關鍵之所在。
[關鍵詞] 計劃;預設;細節(jié);集體;他人
一、超前計劃是前提
眾所周知,學校工作歷來講求計劃性和實效性,這樣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而超前計劃不僅是一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法寶。
校長的超前計劃體現(xiàn)了決策者的堅強意志,中層干部的超前計劃體現(xiàn)了執(zhí)行者的工作能力,班主任的超前計劃體現(xiàn)了實施者的預估水準,教師的超前計劃體現(xiàn)了育人者的工作境界。在學校,如果管理者能夠成功做到了超前計劃,那么便會修煉好“內功”,增強其預判力,更加從容地面對工作中的一切艱難險阻。
由此看來,超前計劃是把學校管理工作做精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切莫等閑視之,拒之于千里之外。
二、做好預設是基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把學校管理工作做精致,就有必要多預設,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盡可能把遇到的種種問題搞清楚,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方能收到“藥到病除”之功效。
如,學校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運動會。為確保整個活動能夠取得圓滿成功,事先多做一些預設就顯得尤其重要:運動會的動員部署、運動員的報名選拔、運動會秩序冊的排版打印、裁判員的確定與培訓、運動會的安全保障、運動器材的使用管理、開閉幕式的籌備和彩排、觀眾席的位置劃分、競賽成績的匯總評比等,都需要事先一一做好規(guī)劃。否則,那種“臨時抱佛腳”,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只能導致手忙腳亂,甚至釀成無法想象的后果。
因此,管理者確實需要把預設當作自己的一門“必修課”,多預想未來的可能情況,多看一下眼前的形勢,多準備一些應急的“錦囊妙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三、關注細節(jié)是根本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但凡精明的管理者無不把細節(jié)當作當前頭等大事來抓實抓牢。學校管理者一旦在細節(jié)方面出現(xiàn)了某些紕漏或問題,必然會陷入尷尬被動局面。
平時,學校管理者的工作異常繁忙,可能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并不太在意,但有些事情一旦粗心大意,就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據(jù)說,某校就曾發(fā)生了這樣一樁既可笑,又可嘆的事情。
學校教學樓剛剛粉刷不久,恰逢此時就要召開田徑運動會了。不料,許多班級學生下樓的時候,屢屢發(fā)生凳子蹭破墻皮的問題,結果,全校不少樓梯處的墻壁被剮蹭得遍體鱗傷。在藍色墻裙下面,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白色窟窿眼暴露無遺,在陽光下顯得分外耀眼。這顯然是學生不小心惹的禍。看到這一幕,真是令人嘆息!
學校無小事,處處教育人。這個低級錯誤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缺少細節(jié)管理,學校領導在關鍵時刻忘記及時提醒學生,以至于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損失。從這件小事中,我們可以吸取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作為學校管理者,一定要有先見之明,要帶頭做個有心人,凡事要考慮周全,特別要注意細節(jié)管理。
總之,學校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客觀反映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千萬不能當兒戲呀!
四、多考慮集體、他人
學校管理者要想把工作做精致,就要多考慮集體和他人的利益,既要學會顧全大局、運籌帷幄,又要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凡事不必斤斤計較、因小失大。唯有這樣,才能把學校管理做到位,做到精,做到透。
具體工作中,學校管理者要多一些奉獻,少一些索取。每天,千方百計地把本職工作做好,用自己的敬業(yè)精神去完成每項具體任務。學校管理者還要多一些進取,少一些頹廢。每天努力以陽光的心態(tài)迎接新情況、新任務,絕不當“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此外,學校管理者還要多一些追求,少一些報怨,真正把教育當成一輩子的事業(yè),不斷追求卓越與完美。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