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許多過敏性疾病的出現,都和組胺的異常釋放有關。組胺是具有促炎作用的一種神經遞質,許多組織,特別是皮膚、肺和腸黏膜的肥大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組胺。當組織受到損傷或發(fā)生炎癥和過敏反應時,均可釋放組胺。組胺有強烈的舒張血管作用,并能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的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漏入組織,導致局部組織水腫。
科學家們在1910年證實了組胺的存在,確認組胺在人體通過H1、H2、H3和H4 4種組胺受體產生效應。1937年,第一個抗組胺藥問世。自此,抗組胺藥品種不斷增加,療效不斷增強,不良反應也不斷減少。目前,臨床治療過敏性疾病所用的抗組胺藥,主要是指組胺H1受體拮抗劑,也是抗過敏的一線用藥。
抗組胺藥主要分三代,每代抗過敏藥各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代:有嗜睡、鎮(zhèn)靜等反應,影響生活工作
第一代抗過敏藥有苯海拉明、異丙嗪、撲爾敏、酮替芬、賽庚啶、去氯羥嗪等。該類藥物一天需服用多次,具有較強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嗜睡作用強,不良反應多而顯著,療效差。優(yōu)點是價格便宜。
使用建議:新生兒、孕婦、哺乳期女性、臨考學生、高空作業(yè)者等應禁用此類藥物;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前列腺肥大患者應慎用。為了安全,駕駛員駕車期間也不建議使用此類藥物。據統(tǒng)計,服用抗過敏藥后交通事故率為72%。如需使用,睡前服藥較好,既治病,又助眠。
代表藥物:撲爾敏,即馬來酸氯苯那敏,有較強抗過敏作用,主要用于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蟲咬癥、日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藥物或食物過敏者。成人每次4毫克片劑,每日1~3次。需注意的是,該藥可透過血腦屏障,與組胺H1受體結合選擇性差,且有弱的抗膽堿能作用和α受體阻斷作用,用藥后患者可出現嗜睡、鎮(zhèn)靜、口干、心動過速、胃腸功能障礙、尿潴留、便秘、鼻黏膜干燥等不良反應。由于該藥半衰期短,代謝清除快,作用時間短,每天給藥頻次高,用藥量較大。上述副作用,尤其是嗜睡,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目前多為復方用藥。如某些復方感冒藥中也含有撲爾敏,要關注它的嗜睡、困乏、減弱注意力等作用。
第二代:有輕度鎮(zhèn)靜作用,還有一定的心臟毒性
第二代抗過敏藥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定、伊巴斯汀、咪唑斯汀、白三烯等。該類藥物一天服藥次數少,嗜睡作用輕或幾乎無嗜睡作用,無口干感覺,對前列腺影響小。起效快,作用強。其最大不足在于,可能存在一定心臟毒性。
使用建議:第二代抗組胺藥是抗過敏治療的首選,臨床應用最多。但是,年齡較大、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在應用此類藥物時,要當心加重尿潴留。此外,大多數第二代抗過敏藥,按正常劑量服用是安全的。但此類藥物可能有一定心臟毒性,所以有心臟疾病、肝腎功能不良、電解質紊亂等特殊體質者服用時需謹慎,具體可表現為QT間期延長、室性心動過速和其他各種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引起猝死。當與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紅霉素合用時或可加重上述毒性反應。
代表藥物:氯雷他定,主要用于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者。本藥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很少,鎮(zhèn)靜作用輕微。優(yōu)點是分子量大,不具脂溶性,不易通過血腦屏障,中樞抑制作用不明顯;它H1受體選擇性強,幾乎無抗膽堿和抗5-羥色胺作用;作用時間長,服藥次數少,劑量小,提高了用藥依從性。缺點是仍有輕度的中樞抑制、體重增加和心臟毒性等反應。
第三代:無中樞鎮(zhèn)靜作用,無心臟毒性,價格較貴
第三代抗過敏藥有非索菲那丁、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乙氟利嗪等。該類藥物對特殊體質者無心臟毒性,療效好。其不足在于價格較高。
使用建議:第三代抗過敏藥具有安全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等優(yōu)勢,并且增強了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效果。此類藥物對心臟毒性小,推薦高血壓患者優(yōu)先選用,但也應注意監(jiān)測血壓變化。有臨床醫(yī)生擔心過多的使用三代藥物,人體會產生耐藥性;此外,最新的三代藥物價格比較貴,患者不容易接受。因此,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臨床還是常用性價比較高的二代抗過敏藥物。
代表藥物:地氯雷他定,抗過敏作用強,與H1受體結合選擇性高、結合力強,抗H1受體作用顯著。其抑制炎性細胞因子作用比地塞米松、西替利嗪強。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在體內的活性代謝產物,吸收后不經肝臟代謝,療效好,對肝腎功能不全者、兒童安全性好;其起效時間不到30分鐘,而氯雷他定和咪唑斯汀為1小時,西替利嗪為2小時;它的半衰期達24小時,作用持久。地氯雷他定服藥方便,可一日1次給藥。藥物相互作用少,吸收不受食物影響,可餐后或空腹服用。
很多過敏的患者會自行購買藥品緩解癥狀,而藥店中兩種最常見的非處方抗過敏藥,就是(鹽酸)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那么,這兩種藥該如何選呢?
藥理作用相似
鹽酸西替利嗪屬于哌嗪類抗組胺藥,氯雷他定屬于三環(huán)類抗組胺藥,但它們都屬于二代抗組胺藥,都可以拮抗H1受體,產生緩解過敏癥狀的作用。
鹽酸西替利嗪可以緩解由過敏導致的皮膚、眼部、呼吸道癥狀,可以治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癥等。
氯雷他定可用于緩解過敏性鼻炎的相關癥狀,如鼻塞、流涕、鼻癢、鼻塞及眼部癢及燒灼感;亦可用于緩解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癥狀及體征。
作用時間不同
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并不是直接阻斷組胺與H1受體的結合,而是把激活狀態(tài)的H1受體轉化為未激活狀態(tài)的H1受體。也就是說,抗組胺藥物對已經發(fā)生的過敏癥狀不起作用,而是可以阻斷后續(xù)癥狀的出現。所以,抗組胺藥物的服用時機是“按時”服藥,例如季節(jié)性過敏的患者需要在過敏季節(jié)來臨之前的1周開始用藥,提前阻斷自己體內的H1受體,才能避免過敏癥狀發(fā)生。而已經發(fā)生過敏癥狀的人,服藥后,就需要等待機體把致敏因子消耗殆盡,過敏癥狀才會消退。
鹽酸西替利嗪口服之后,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約為1小時,半衰期在7.4~11小時,藥效持續(xù)時間可達24小時。氯雷他定口服之后,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約為1.5小時,半衰期為8~14小時,其在肝中代謝后的產物仍有抗組胺活性,與代謝物合計的半衰期約為20小時,藥效持續(xù)時間達18~24小時。
鹽酸西替利嗪每日服用1次,也可以把每日劑量分為早、晚兩次服用。而氯雷他定每日服用1次即可。當用于慢性蕁麻疹或是慢性過敏治療時,療程一般需要持續(xù)3~6個月,每天要按時服藥,而不是等待癥狀出現后再服藥。
代謝途徑不同
70%的鹽酸西替利嗪通過尿液原型排出,其余藥物通過糞便、汗液、乳汁等途徑原型排出。因其幾乎不經肝臟代謝,所以其他對肝藥酶有影響的藥物對鹽酸西替利嗪影響較小,與其他藥物合用的選擇范圍更大。茶堿會升高西替利嗪的血藥濃度,所以在服藥期間要忌茶、咖啡等飲料。
氯雷他定的代謝過程需經肝藥酶分解,所以對肝藥酶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抗真菌藥(克霉唑、酮康唑等)、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西咪替丁、環(huán)孢素、茶堿、氟西汀等藥物會減少氯雷他定的代謝,導致不良反應增加。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如異煙肼、呋喃唑酮、灰黃霉素、左旋多巴等),可致嚴重不良反應,應避免合用。
所有的H1受體拮抗劑,都會產生中樞抑制作用,會產生嗜睡的不良反應。所以,不論是鹽酸西替利嗪,還是氯雷他定,與鎮(zhèn)靜催眠藥(如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侖、酒精等)同服時,都會導致嚴重嗜睡,要避免飲酒以及與鎮(zhèn)靜催眠藥同服。
適用人群有區(qū)別
雖然,鹽酸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的化學結構不同,但同屬于第二代抗組胺的H1受體拮抗劑,所以它們的適應癥、藥效都很相似。對于患有蕁麻疹、非哮喘的過敏性疾病的人來說,這兩種藥物作用差不多,可以相互替代。但西替利嗪可以用于預防過敏性哮喘,氯雷他定則沒有此作用。此外,對于特殊人群要區(qū)別使用。
1.肝腎功能差異:鹽酸西替利嗪主要由腎臟排泄不需肝臟代謝,而氯雷他定需要經肝臟代謝。所以腎功能不好而肝功能正常的人可以選擇氯雷他定,肝功能不好而腎功能正常的人可以選擇鹽酸西替利嗪。
2.作用強度差異:兩者同屬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但是鹽酸西替利嗪的藥效強度要略高于氯雷他定,所以蕁麻疹以及過敏癥狀嚴重者,選擇鹽酸西替利嗪的效果會更好一些。但鹽酸西替利嗪嗜睡的副作用也高于氯雷他定,所以需要駕駛車輛、操作機械、高空作業(yè)等危險性工作的人,可以選擇在晚間睡前服用氯雷他定,避免白天產生困倦和嗜睡。氯雷他定造成嗜睡的副作用輕微,但不代表沒有,所以從事危險工作的人,在用藥期間,最好避免從事危險性工作。
3.孕婦與兒童的差異: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對鹽酸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的孕期分級為B級,意思是說在權衡利弊后,如果對母體好處更大,孕婦可以謹慎使用。但中國藥監(jiān)局對鹽酸西替利嗪定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氯雷他定則為慎用。
其實任何一種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對嬰幼兒都不是絕對安全的,它們可從乳汁中分泌,所以孕婦與哺乳期女性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如果情非得已,需要交由醫(yī)生判斷獲益與風險,應用最小有效劑量,哺乳期女性使用時應暫停哺乳。
氯雷他定有心臟毒性,所以不建議用于2周歲以下的兒童。鹽酸西替利嗪不推薦用于12歲以下兒童,但也有6個月幼兒應用西替利嗪的臨床數據??傊瑑和盟幮瓒嗉又斏?,應由醫(yī)生根據兒童月齡、體重,選擇最適當的劑量服用。
鹽酸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本身為抗過敏藥,但有些超敏體質的人會對藥物中某一成分發(fā)生過敏。癥狀表現為皮疹、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嚴重時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如果用抗過敏藥后,已有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病情,例如皮膚瘙癢、紅腫、水皰、風疹塊、頭暈、咽部不爽、呼吸不暢等,尤需警惕。應立即停藥,盡快就診。
鹽酸西替利嗪與氯雷他定同為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都會引起困倦、嗜睡、頭痛、眩暈、激動、口干及胃腸道不適。與鹽酸西替利嗪相比,氯雷他定在推薦劑量下引起困倦、嗜睡的副作用要更輕。但氯雷他定有罕見的副作用,可能會引起肝功能異常,脫發(fā)、心動過速及心悸。此外,抗組胺藥物可能會掩蓋其他藥物的皮試陽性發(fā)應,以致增加其他藥物的使用風險。所以在使用需要做皮試的藥物時(如青霉素、頭孢等藥物),需要提前48小時停用抗組胺藥物,以及同醫(yī)生說明自己的用藥情況,讓醫(yī)生選用其他不易過敏的藥物。
臨床應用抗過敏藥物時可能出現耐藥,尤其是長期只用一種抗過敏藥的患者。要克服或減輕其耐藥性,一是不要長期用同一藥物;二是連用同一藥物1~3個月后,可考慮更換其他類型藥物。過敏癥狀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同用兩種抗過敏藥,既增效,又防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