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艷艷
摘 要: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這就叫做責任心。在兒童的個人發(fā)展和提高學習的課本中表明:幼兒應該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學會自己歸納自己的物品,會自己穿衣,吃飯。學會自力更生,不需要依靠別人來幫助自己。其次,幼兒期是培養(yǎng)個人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時期內(nèi)是幼兒學習最快的時候,因此也是培養(yǎng)兒童責任心的關鍵時期。本文通過探討如何借助繪本閱讀探討了如何對學前兒童的責任心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繪本閱讀;大班幼兒;幼兒責任心;培養(yǎng)探析
責任心也可以說是一種態(tài)度,即一個人對待事情和對待人的一種態(tài)度。責任感也可以提高孩子自身的光芒,責任感可以使還是更加自覺的對待事情,有責任感也是一個人應該有的態(tài)度,他也是孩子做好事情的必備條件,當然責任感的培養(yǎng)也可以通過很多方面來進行,例如:繪本閱讀等,但責任感也不是一下子培養(yǎng)出來的,也需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責任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提高學前兒童的責任感。
一、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們應該從小就應該灌輸給他們的理念,培養(yǎng)這樣的理念有利于幼兒可以明確自己的行為,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也有利于我們對幼兒責任感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能力和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進而使幼兒的責任感得到提高。
(一)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好,并養(yǎng)成習慣。通過繪本閱讀可以增強學生對自己東西收納和保存,可以合理的將自己的東西放在屬于自己的地方,這樣有助于更好的保管自己的物品。這樣也可以便于學生很好的知道那個東西是自己的那個是別人的,也可以采用賞罰制度來讓學生更好的保管自己的東西。
(二)認真完成自己的每次作業(yè),養(yǎng)成良好的任務意識。幼兒要養(yǎng)成獨立的完成玩自己作業(yè)的習慣,要讓他明白不要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讓他明白不勞而獲是極其惡劣的行為,偷取別人果實的行為一旦養(yǎng)成會使幼兒養(yǎng)成這種不勞而獲的習慣,進而覺得沒所謂。繪本閱讀應該讓幼兒明白靠自己的能力獲取自己應得的果實是一件多么值得驕傲的事情。即使寫的不對老師也不會對你有所批評,只要懂得虛心接受就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細心教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不會因為你寫錯了批評你只會因為比不勞而獲批評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家長合作,讓學生養(yǎng)成快樂學習的習慣。
(三)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懂得積極彌補自己的過失。在一些事件中,繪本閱讀中表明,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爸媽的小寶貝,因此,孩子犯錯時家長就對孩子的錯誤大包大攬,把孩子的責任都歸在自己身上,不讓孩子承擔責任都做自己孩子的保護傘,這讓就形成的孩子對做什么事情都不在意,就覺得有人在后面替自己擋著,這樣就會使幼兒中形成一些不良的風氣。在這種情況下,應讓孩子自己探討:在面對自己做錯事情這個問題時,應該合理解決問題。老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要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讓他明白逃避問題是可恥的行為,自己的錯誤要自己想辦法彌補過失,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責任感得到提升。
二、培養(yǎng)孩子對他人負責
關愛他人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可以減少別人對自己的距離感,進而交到能多好朋友。
(一)結(jié)合重陽節(jié)等活動,學會關心老人、尊重長輩。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首先要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家人,例如:在我國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他們聊天,幫助他們做一些家務。我們可以將這些東西閱讀給孩子們聽,讓他們明白家長對我們的好,我們應該給予回報,家長不管做什么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家長對我們的愛。
(二)同伴遇到困難,主動提供幫助。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別人遇到困難時,總是第一個想到自己的老師,而不是自己的同學。因此,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習慣。老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讓學生明白擁有愛心也是一件可以使自己快樂的事情,同時也可以幫助到別人。比如在你打水的時候幫別人打一杯水,幫別人整理一下頭發(fā)等等,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既能時自己快樂,也能使別人快樂。
三、培養(yǎng)孩子對集體負責
集體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個人的責任感,有利于孩子自己進行自我管理,懂得以集體利益為重。因此我們從一下幾個方面中體現(xiàn)。
(一)在游戲中出謀劃策,承擔集體責任。在做游戲的,幼兒對于游戲中存在的問題不積極地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是去報告老師。這種行為學生缺乏自主解決的能力。于是,在每次做游戲時,老師都讓學生積極參與,要學生選擇游戲的主題,讓他們來設計整個游戲的過程,真正的融入到整個游戲中成為游戲的制作者和參與者。
(二)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圖書。每個學生都要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都閱讀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星期一上閱讀課時,每個學生都來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的故事,讓他們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自己的讀感想,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也能增加班級的氛圍。
(三)通過參加競賽性活動和集體演出,體驗集體榮譽感。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集體意識,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競爭性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發(fā)揮自己在班級中的作用,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通過各位同學得相互合作,不斷為班級的勝利而相互努力。這樣可以增加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和自己對班級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金芳,楊麗珠.兒童責任心研究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4,(03):44-47.
[2]張升峰.幼兒責任心水平的家庭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教育,2008,(15):13-15.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柯寨幼兒園,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