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為 荊美玉 閆寶萍婧
摘 要:社會民主與學校重建的關(guān)系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個核心主題。工業(yè)革命以及隨之引起的在科技、交通、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諸領(lǐng)域的全面變革,對美國民主構(gòu)成了嚴峻挑戰(zhàn)。從哲學高度,深入反思學校如何重建和變革,以在美國社會的民主進程中扮演更為積極、有為的角色,成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杜威從教育的角度,重構(gòu)了民主概念,主張學校應超越舊個人主義的狹隘性,通過主動作業(yè)培養(yǎng)未來公民的民主意識和社會精神。20世紀20年代前后,杜威的教育思想發(fā)生轉(zhuǎn)向,對制度化教育在社會民主進程中的功能的有限性的認識更為清晰,但終其一生,杜威都未曾放棄對學校重建問題的關(guān)心。杜威有關(guān)民主和學校重建關(guān)系問題的思想十分深刻,超越了杰斐遜和賀拉斯·曼等前人,影響了克伯屈和拉格等社會改造主義教育家。在美國教育史中,杜威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大師。
關(guān)鍵詞:杜威;社會民主;學校重建;主動作業(yè);舊個人主義
中圖分類號:G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20)02-0023-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2.004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emocracy and schools reconstruction is a core theme in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subsequent comprehensive chang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social fields have pos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American democracy.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subject of the times to deeply reflect on how to reconstruct and reform the schools in order to play a more active and promising role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of American society. Dewey reconstructed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nd advocated that schools should go beyond the parochialism of old individualism and cultivate the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spirit of future citizens through active work. Around the 1920s,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 changed,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ed function of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mocracy was clearer, but during all his life, Dewey did not give up his concern for school reconstruction. Deweys thou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school reconstruction is very profound, surpassing Jefferson and Horace Mann and other ancestors, and influenced social reconstructive educators such as Kilpatrick and Rugg.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Dewey is a master who carried forward the past.
Key words:John Dewey; social democracy; school reconstruction; active work; old individualism
在近代西方,最早全面地討論學校重建與社會改良關(guān)系問題且對于世界教育史影響深遠的教育家也許是捷克的楊·夸美紐斯。夸美紐斯提出了包括統(tǒng)一學制、設置督學、建立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由專家編撰各科教科書等一攬子學校重建方案,以應對17世紀歐洲社會普遍的宗教不寬容、國際戰(zhàn)爭、饑饉和文盲問題。繼夸美紐斯之后,洛克、盧梭、裴斯泰洛齊和赫爾巴特相繼在各自時代條件下,從不同的哲學視角對上述方案進行修改,但基本的主旨則都是為了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而改造教育、重建學校。這種具有啟蒙意識與理性精神的教育探險,在18—19世紀的北美大陸也可以看到。富蘭克林、拉什、華盛頓,特別是杰斐遜,以及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賀拉斯·曼和亨利·巴納德在繼承歐洲和本國教育先賢的思想遺產(chǎn)的基礎上,結(jié)合美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提出了學校重建與民主促進的關(guān)系的重要議題,并付之以制度化的州立普通學校體系。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處在迅速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美國社會,移民如潮水般涌來,壟斷資本空前集聚,階級、城鄉(xiāng)、宗教沖突加劇,社會問題突出,社會分裂加深,美國的民主傳統(tǒng)遭遇嚴峻挑戰(zhàn)。美國社會各界對重建學校以解決社會問題、保衛(wèi)美國的民主精神的需要極為迫切。杜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洞察美國社會現(xiàn)狀,反省美國文化和精神,探索新的學校發(fā)展觀,以適應美國民主的需要。杜威的學校重建思想在美國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工業(yè)革命與學校重建的必要
1885年是杜威入職密執(zhí)安大學哲學系的第二年。在這一年的秋季學期,杜威幾乎每天都到學校圖書館里翻閱有關(guān)資本主義工業(yè)、機械、工資和階級斗爭方面的書籍 [1]48。他對工業(yè)革命比較系統(tǒng)的理性認識主要是從此時開始的。值得注意的是,杜威從一開始就將工業(yè)社會與民主聯(lián)系在一起。
在1888年發(fā)表的《民主倫理學》一文中,杜威從社會的和道德的角度去討論民主的意義。他運用新黑格爾派的社會有機體概念對美國的民主觀念從日常生活的倫理層面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提出了三個關(guān)于民主的非常重要的觀點:第一,民主不只是一種政府的形式,它更是一個社會的或倫理的概念:“民主是一種政府的形式只是因為它是一種道德的精神的聯(lián)合的形式”[2]240。如霍華德·懷特所言:“杜威堅持認為,民主與其說是一種政治秩序,不如說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方式,甚至認為把民主等同于政治民主充滿了危險?!盵3]第二,民主不只是意味著公民的和政治的民主,更意味著工業(yè)的民主。“除非它是工業(yè)的,也是文明的和政治的,否則民主是名不副實的。”[2]246“民主必須成為工業(yè)的?!盵2]248第三,民主主張個性(personality)是最初的也是最終的實在(reality)?!八姓J完全意義的個性只有個人通過后天習得;它承認實現(xiàn)個性的刺激和鼓勵來自社會,……發(fā)展個性的選擇必須來自個人?!盵2]244從伊利諾伊大學出版社編輯的37卷本的《杜威全集》可見,上述三個觀點在杜威漫長的學術(shù)生涯中得以貫穿始終。
1894年,杜威辭去密執(zhí)安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的職務,接受哈珀校長的邀請,赴芝加哥大學任哲學系、心理學系和教育學系三系主任。1896年,在哈珀校長的支持下,杜威創(chuàng)辦了芝加哥大學附屬小學。1899年,杜威出版《學校與社會》,旋即享譽內(nèi)外。這本書是杜威在芝加哥大學附屬小學的家長會上發(fā)表的幾篇演講稿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在該書第一章中,杜威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學校與社會進步的關(guān)系。杜威指出,當前美國社會正在發(fā)生一場迅速的變遷。這場社會變革有幾個明顯的特點:首先是工業(yè)上的變化,杜威稱它是“籠罩一切的、甚至支配一切的變化”[4]28;其次是科學的應用與各種自然力的重大發(fā)明;再次是城市化與家族和鄰里制度的消逝。這些變化深刻地影響了教育。他呼吁:“根本的狀況已經(jīng)改變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應的改變才行?!盵4]30“明顯的事實是,我們的社會生活正在經(jīng)歷著一個徹底的和根本的變化。如果我們的教育對于生活必須具有任何意義的話,那么它就必須經(jīng)歷一個相應的完全的變革。”[4]39
然而,杜威指出,當時美國的學校還沒有對正在發(fā)生的這一切變化做出主動和理智的反應。他說,在當時美國的學校中、課堂里,社會精神的缺乏是很明顯的。早在1888年,杜威就已經(jīng)指出,民主是一種社會的和道德的生活。所以,缺乏社會精神的學校顯然不能培養(yǎng)具有民主精神的未來的社會成員。在杜威看來,民主的社會是一些循著共同的路線,擁有共同的精神,并參照共同的目的而活動的個人聚集在一起而成的。這種共同的需要和目的,要求加強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和諧一致。然而,學校卻缺乏這種共同的和生產(chǎn)性的活動。在課堂里,社會組織的動機和凝固劑是非常缺乏的。因而,從民主的倫理維度看,杜威嘆道:“在倫理方面,目前學??杀娜觞c在于,它所致力的是在社會精神的條件顯然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培養(yǎng)社會秩序的未來成員?!盵4]31-32
杜威感慨地說:“今天有多少被雇傭的人不過是他們所使用的機器的附屬品!”[4]37由于缺少合適的學校教育,工人們不能從他們的日常工作中認識它所含有的重大意義,大部分工人根本沒有機會去發(fā)展他的想象力和他的同情的眼光來領(lǐng)略他工作中社會的和科學的價值。在1915年的《明日之學校》中,杜威對在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中的工人的處境再次作了披露。他寫道:“由于嚴密分工形成的經(jīng)濟狀況,生產(chǎn)被分割為多種多樣的過程。即使是在一條特別的生產(chǎn)線上的工人,也很少有機會通曉整個生產(chǎn)過程?!瓩C器運轉(zhuǎn)靠的是工人,除非他受過專門的智力訓練,否則無法認識復雜的事實和自然原理?!盵4]329“杜威強調(diào),民主的倫理屬性不允許我們將工業(yè)的維度從民主的概念中剝離出去,因此,從工業(yè)民主的角度看,重建學校教育,使之面向更廣大的普通民眾,幫助其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狀況,對于教育者而言,是時代向民主提出的最為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二、學校重建中的民主概念
如前文所述,社會民主包含倫理上的民主和工業(yè)上的民主。杜威相信,唯有社會民主是可能的,政治上的民主才會是有保障的和可以信賴的。從社會民主進程的大視野,全面反思學校的重建觀念和行動,是杜威區(qū)別于同時代很多教育專家之處。這是眾所周知的。杜威強調(diào),學校作為社會的機構(gòu)理應與全社會具有同樣的行動方向,因此,作為社會方向和原則的民主理應成為指導學校重建和教育改造的根本遵循。
問題是,民主在教育中究竟意味著什么?民主的道德的和工業(yè)的方面,在教育活動中、在學校工作中體現(xiàn)在哪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判斷某所學校正在進行的教育是否是民主的?對于這些問題,杜威在芝加哥大學期間還不是十分明了,至少在他所發(fā)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中,對于教育中的民主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入職哥倫比亞大學之前杜威還是語焉不詳?shù)?903年,杜威發(fā)表了《教育中的民主》一文,主要批評了教育中的管理者權(quán)威對教學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壓制現(xiàn)象。這篇論文不算是理論性的文章,更多具有教育“時評”的特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這篇文章與1916年出版的《民主與教育》一書的第7章“教育中的民主概念”進行比較閱讀。。杜威對于民主和教育兩者關(guān)系較為全面與清楚的闡釋發(fā)生在1915年前后,體現(xiàn)在1915年與伊芙琳·杜威合著的《明日之學?!?,以及1916年的《民主與教育》中。在《明日之學?!分?,杜威和伊芙琳以“民主和教育”為題,設專章討論當時正在進行的美國學校重建運動中的民主實驗。在《民主與教育》的第7章“教育中的民主概念”里,杜威清楚地闡釋了學校重建中的民主概念。
這一章分為5節(jié),分別是“人類聯(lián)合的含義”“民主的理想”“柏拉圖的教育哲學”“18世紀的‘個人主義理想”和“國家的教育和社會的教育”。其中,前兩節(jié)是重點,指出民主是一種社會生活的形式,提出民主的兩個要素:后三節(jié)是據(jù)此觀點從教育史的角度,探討西方人對個人和社會關(guān)系的三種主流認識的時代性與局限性。杜威認為,一切教育改造的標準都包含特定的社會理想。他認為,美國的教育改造應以民主的理想為標準。所謂民主的社會,其核心在于兩點:其一,有廣泛的共享的利益;其二,有極少限制的自由交往。這就是說,如果一個社會的全體成員都能以同等條件,共同享受社會的利益,并通過各種形式的聯(lián)合生活的相互影響,使社會各種制度得到靈活機動的重新調(diào)整,在這個范圍內(nèi),這個社會就是民主的社會?!斑@種社會必須有一種教育,使每個人都有對于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控制的個人興趣,都有能促進社會的變化而不致引起社會混亂的心理習慣?!盵5]98因此,對杜威而言,如果沒有一套合適的教育系統(tǒng),民主是不能成為現(xiàn)實的。
這套合適的教育系統(tǒng),一方面要承認個人的首要價值。也就是說,必須把個人視為不可通約的存在,尊重和欣賞他的個性的知能,并為這種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合適的環(huán)境和條件,如伯依斯沃特說:“直到教育把釋放個人在藝術(shù)、思想和情感上的才能變?yōu)樗滓年P(guān)注點,民主才成其為民主。教育如果是杜威所主張的那樣,就必須培養(yǎng)確信自身不可替代和不能通約的人類?!盵6]52另一方面,要將合作性的活動作為學校教育的中心。在杜威看來,民主社會實行全面參與的民主。因而,只有通過合作性的活動,民主中的個人把權(quán)力和能力相互融合,從而構(gòu)成共同體,才能實現(xiàn)對個性充分、自由的表達[7]。所以,我們應該拋棄一種流行的謬見,就是把杜威的教育哲學混同于自我實現(xiàn)的哲學。因為,對杜威來說,“個人從本性上來說乃是社會性的”[6]51。所以,作為教育關(guān)注的中心的生長不等同于自我實現(xiàn),生長是個人與社會在持續(xù)性的相互作用中不斷加以實現(xiàn)的統(tǒng)一性?!耙簿褪钦f,教育是促進兒童本能向社會生活需要的方向生長的過程?!盵8]由此可見,杜威對個人及其個性的認識是建立在對個人社會性的承認這個前提之下的。因此,我們在討論學校重建中的民主問題時,就不能不去研究杜威對傳統(tǒng)個人主義哲學的批判。
三、學校中的舊個人主義及其超越
在杜威看來,個性是民主的最初也是最終的實在,而個性是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所以,為民主培養(yǎng)未來社會成員,必須要在一個充分社會化的環(huán)境中進行才可以。但阻礙學校社會化和民主化的,正是隱匿在學校工作中的各種形式的舊個人主義的觀念。
杜威指出,面對城市社會正在解體的客觀形勢,舊個人主義已經(jīng)不再起到積極的作用,成為社會民主和進步的障礙。杜威說,傳統(tǒng)學校是個人主義的,這是以社會生活能夠提供一種合作的生活方式的教育為條件的。但由于工業(yè)化和城市社會的出現(xiàn),當前美國人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家庭和近鄰的各種職業(yè)已經(jīng)消失了,原本這些職業(yè)對于培養(yǎng)人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因此,杜威強調(diào),希望學校能夠承擔起對兒童進行合作意識培養(yǎng)的責任。
杜威嘆息說,在學校里“個人主義的動機和標準得到了反復灌輸”[4]141,“兒童在尚未成熟時就被拋入個人主義競爭的境地”[4]142,“只要純個人主義的方法進入他的工作中,社會精神就會因不用而萎縮”[4]140。杜威指出,為了生活而準備的教育,是把遙遠的成功作為激勵,這種教育只適合個人主義,不利于培養(yǎng)大多數(shù)人的合作意識和社會精神。他說:“遙遠的成功主要是對那些要搶在前面——搶在別人前面——的個人主義欲望已經(jīng)成為非常強烈的動機的人們才有吸引力。那些個人野心已經(jīng)很強烈、為未來的勝利描繪光輝圖景的人是會受到感動的,其他本性較寬厚的人是不會做出響應的?!盵4]142當代教育史學家喬爾·斯普林正確地指出:“由于現(xiàn)代工業(yè)和城市生活并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所以杜威堅持認為,學校需要做出改變,而成為教育人們相互合作的中心。例如,杜威就撤掉了單人課桌,而采用小組多人課桌,他相信單人課桌有助于提升個人的經(jīng)濟競爭性,而學生使用多人課桌進行學習活動,則有助于培養(yǎng)它們的合作意識?!盵9]
杜威認為,準備社會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他指出,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xiàn)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yǎng)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 [4]138。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威斯特布魯克所說:“杜威的教育理論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以孩子為中心,而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中心。他對兒童在他所設想的學校中發(fā)展民主性格的信心,與其說是基于對‘兒童自發(fā)和粗劣能力的信念,不如說是因為教師有能力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使他們有能力‘調(diào)解這些能力,使之轉(zhuǎn)變?yōu)樯鐣腔酆头磻晳T?!盵10]413-414杜威敦促教育工作者在學校與社區(qū)創(chuàng)造、發(fā)展和維持學習環(huán)境,讓這些環(huán)境取代非教育的、錯誤的甚至是反教育的環(huán)境[11]。而且,杜威認為,學校應該通過參與更廣泛的成人社會生活來幫助學生做好社會生活的準備。正確行動的動機在學校內(nèi)外應該是一樣的[12]。因此,杜威主張教師把兒童的社會生活引入到學校之中。例如,將兒童的家庭生活的工作引入到學校中,并且使兒童在學校中學習到的東西,在家庭中也可以應用。此外,在杜威創(chuàng)辦的實驗學校中,兒童還經(jīng)常要到公園、田野和森林,以及博物館和圖書館中學習,到工廠和商店里參觀,使兒童的生活由學校和家庭擴展到更加廣闊的世界,這種方式使兒童從小時就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對社會生活的各種機制有所了解,學會運用理智,為社會生活的改革和進步做出貢獻。
四、兒童的主動作業(yè)是學校重建的中心
學校和教育的民主化在教學上的反映就是采用各種不同形式的主動作業(yè),通過它們,學校的民主精神得到新生。這些主動的作業(yè)乃是各種形式的民主的生活方式,學校通過讓學生參與適合于他們年齡的各種形式的主動作業(yè),“讓他們?yōu)槊裰魃钭龊脺蕚洹盵13]。
[8] 劉黎明.“本能”與“生長”:杜威的自然教育思想[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3(2):112.
[9] 喬爾·斯普林.美國教育[M].張弛,張斌賢,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27.
[10]WESTBROOK R B.Schools for Industrial Democracy:The Social Origins of John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2(4).
[11]DOUGLAS J S. John Deweys Concept of the Student[J].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1(2):192.
[12]THOMAS F.John Deweys Influence on the Origins of the Social Studies: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ography and New Interpretation[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9(2):614.
[13]奈爾·諾丁斯.教育哲學[M].許立新,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9.
[14]RURY J L.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eme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Schooling[M].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2:145.
[15]SANDERS W J.The Logical Unity of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J]. Ethics,1940(4):430-431.
[16]JOSEPH B. John Dewey and Paulo Freire[J].Transactions of the Charles S. Peirce Society,1992(1):117.
[17]LAURA M W. The Popularization of Knowledge: John Dewey on Experts and American Democracy[J].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1995(1):29.
(責任編輯:鐘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