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 姜淑梅
摘要:近些年自閉癥患病率不斷提升,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guān)注度越來越高。自閉癥患者不僅面臨著發(fā)育障礙,而且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對于這一特殊群體的康復教育,不僅要體現(xiàn)在科學專業(yè)的干預方法上,而且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與普及。從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現(xiàn)、針對自閉癥家長的心理支援、面向康復老師的心理健康服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簡要說明心理健康教育對自閉癥兒童和家庭、康復師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應該得到社會廣泛關(guān)注。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自閉癥兒童 康復教育 心理支援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018-03
近年來自閉癥患病率不斷提升,社會對此的關(guān)注度也越來越高。針對自閉癥康復訓練的機構(gòu)、企業(yè)、醫(yī)療單位也隨之興起,它們通過采取專業(yè)的自閉癥康復教育手段或方法,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干預或治療。但是,在干預或治療過程中,一些自閉癥兒童越來越多地暴露出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自卑、自我認同感低、焦慮等。而且,除了自閉癥兒童本人,其家庭、康復教師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基于此現(xiàn)狀,我們不得不將關(guān)注點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康復教育協(xié)同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作用中。
研究表明,通過在基礎的康復訓練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康復訓練效果更加顯著。因此,我們有責任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自閉癥康復教育中,使其發(fā)揮獨特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它是根據(jù)人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相關(guān)的心理學方法和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心理品質(zh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做好這一工作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甚至醫(yī)院的協(xié)同努力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提出:“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盵2]
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不僅包括普通學生,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應該被當作重點進行普及教育[3]。自閉癥兒童可能由于生理缺陷或者心理發(fā)育遲緩,在行為或者社交等方面的表現(xiàn)相比于正常兒童較為落后。除此之外,他們還存在著焦慮、緊張、抑郁或自卑等心理障礙,表現(xiàn)為說話聲音小、不敢表達自己、對聲音刺激非常敏感、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弱、不懂得正確的社交規(guī)則等,但這些是可以通過專業(yè)的心理方法或手段進行干預而有所改善和提高的。因此,在自閉癥康復教育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意義也很重大。
二、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現(xiàn)
1.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方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閉癥兒童具有交流障礙、興趣狹窄、行為刻板的特點,因此,針對該群體的康復教育方法眾多,例如地板時光療法、人際關(guān)系發(fā)展干預療法(簡稱RDI療法);圖片交換交流系統(tǒng)(PECS)、行為分解訓練法(DTT);感覺統(tǒng)合訓練、聽覺統(tǒng)合訓練;孤獨癥和相關(guān)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等。在眾多訓練方法中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例如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在使用過程中就采用了強化行為、塑造新行為、消退不恰當行為等的心理學方法[4]。
研究顯示,采用ABA療法曾對19例孤獨癥兒童干預了為期2年的時間,結(jié)果有9例兒童基本恢復正常狀態(tài),其他兒童干預效果也很顯著,其后許多研究者借鑒使用了這一治療方法,同樣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RDI和地板時光方法是建立在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缺陷基礎上,通過數(shù)百個活動組成的訓練項目來達到提高患兒對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目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一方法是以神經(jīng)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這說明心理學的方法在訓練特殊兒童能力方面也有顯著的成效,同時也可以看到在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或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共同致力于自閉癥兒童的康復事業(yè)。
2.語言康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語言發(fā)育遲緩或功能異常是自閉癥兒童具有的特點之一,在語言康復訓練中通過不斷強化自閉癥兒童開口說話的行為,會使得這一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增加,例如“自我介紹”“提要求”等,如果訓練者準確恰當?shù)丶右詮娀?,兒童開口說話、主動提要求的行為會越來越多。在這一訓練過程中,兒童更能體驗到自我效能感和成功,尤其對于高功能障礙的兒童來說,更能夠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激勵自我。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在專業(yè)的心理教育課程和心理咨詢中開展之外,還可以滲透進康復訓練,兩者糅合對自閉癥兒童的康復大有裨益。
3.自理能力康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閉癥兒童自理能力也較正常兒童弱,他們在吃飯、穿脫衣服、大小便等能力方面相對較弱,針對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方法有情景模擬、真實場景實際教學等。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這類兒童可以通過不斷練習鍛煉獨立自理的能力。筆者在康復機構(gòu)工作期間觀察到一些高功能兒童甚至會去幫助能力更弱的兒童,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能夠體會到獨立、被認同、同伴互助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自理能力康復訓練中也可以起到推進器的作用。
4.精細動作康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精細動作能力是指手部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包括抓、捏、搓和其他一些簡單的動作技能。
自閉癥兒童的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涉及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品的能力和協(xié)調(diào)雙手同時運動的能力。
在精細動作康復訓練中使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將物品投入到容器中、穿珠子訓練、揉搓訓練、擰旋訓練、折紙訓練、劃線訓練等,在訓練過程中兒童出現(xiàn)較多的是失敗或者逃避困難任務,因此,這一訓練內(nèi)容在培養(yǎng)兒童的耐心、信心,以及失敗之后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的目標上就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過不斷給予兒童積極暗示、接納的目光、適當?shù)钠谕?,才會不斷促使兒童愿意更多地接受訓練并且效果比較明顯。
5.運動康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運動康復指的是大肢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在康復訓練中也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或方法。比較簡單的跑步、跳躍、跨步等動作,讓自閉癥兒童在不斷跨越障礙的時候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勇于挑戰(zhàn)。在團體運動中更加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集體意識,學會相互幫助與合作,提升兒童的存在感,培養(yǎng)兒童的榮譽感。由此可見,自閉癥兒童的運動康復訓練效果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勞。
6.社交康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閉癥兒童核心癥狀之一即社交障礙。訓練方法也有很多,如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項任務、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情景模擬等。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兒童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同時也學會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學會感恩、學會分享等,這些都包含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子,而且兩者融合得非常自然流暢,水到渠成。可見,自閉癥康復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關(guān)系密切,息息相關(guān),更需要相互滲透、相輔相成。
通過以上六點簡單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中的體現(xiàn)與作用,可以看出在康復教育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心理健康的輔導,而恰當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使用和普及將有利于激發(fā)自閉癥兒童的潛在發(fā)展能力,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康復到正常水平,進入到主流教育中。
三、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支援
“一個家庭擁有一個自閉癥兒童會使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倒退幾十年”,曾有自閉癥家長這樣描述。可見,這樣的家庭承受了很多額外的壓力。例如:接納家庭中有這樣一個特殊兒童、不被社會理解、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力量薄弱等。國內(nèi)雖然有較多的康復機構(gòu),但是訓練方法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不完善,加上特殊教育和社會人文服務等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自閉癥兒童父母需要承受兒童養(yǎng)育過程中更多的財力、精力、社會支持等的壓力。與正常兒童相比,自閉癥父母更容易出現(xiàn)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如絕望、失落、沮喪、焦慮及憂郁[5]。筆者通過CNKI、萬方、維普等學術(shù)網(wǎng)站以“自閉癥”“家長心理支持”“父母情緒”等關(guān)鍵詞進行搜索,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心理援助的研究很少,有一部分研究是以自閉癥兒童對家庭的影響和應對策略為切入點,主要偏向于生理護理方法,僅有的關(guān)于心理支持的研究也只是借用了心理學中某一種方法,如“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6]。此外,還有一部分研究是針對這類兒童家長的心理壓力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探討?;诖爽F(xiàn)狀,我們有必要科學、系統(tǒng)地為自閉癥兒童家長提供心理援助或支持。學者鄺宏達、溫嘉吉(2011)在“自閉癥康復機構(gòu)進行家長心理援助的模型初探”中建立了一個適合自閉癥康復機構(gòu)實施的家長心理援助的系統(tǒng)模型,這一模型是作者通過親身實踐總結(jié)得出,包含了建立心理檔案、制定心理援助計劃、實施心理援助計劃三部分主要內(nèi)容[7]。該模型通過家庭、社會等方面收集資料,進行理論分析,加之借鑒已有的心理援助模型如:災區(qū)心理服務建設。其目的是幫助自閉癥家庭解決實際問題,例如穩(wěn)定情緒、改變心態(tài)、緩解壓力等。模型的初步完善和小范圍的試點成功更加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服務于自閉癥兒童本身,也可以對其家庭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堅定不移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大范圍地實施下去。
四、面向康復教師的心理健康服務
康復教師是連接自閉癥兒童和家長的紐帶,在對兒童進行專業(yè)康復之外,還要承擔著與家長溝通的責任,面對焦慮型家長“我的孩子能康復嗎”“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小學嗎”“為什么看不到效果”等問題,其實也在無形中消耗康復教師的心理能量。長此以往,康復教師的心理能量會面臨衰竭,隨之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幸福感指數(shù)低、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類似于心理咨詢師有自己的成長督導師一樣,康復教師也需要有這樣一個學會合理釋放工作壓力、緩解消極情緒、為自己不斷充電的機會。具備一定資質(zhì)的心理咨詢師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作為康復教師的心靈成長指導師,定期為康復教師進行心理疏導、教授放松小技巧、合理管控自我情緒,幫助康復教師調(diào)整情緒,積極面對工作和生活。
五、結(jié)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教育活動,可以單獨作為一種方法幫助有需要的群體,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融會貫通,共同致力于全面素質(zhì)教育。自閉癥兒童作為特殊的群體,生理、心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康復訓練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條件的康復機構(gòu)建議配備一到兩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條件相對差一些的地方也建議借用或整合各種資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通過康復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自閉癥兒童的成長發(fā)育,而且更有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達到雙贏的目標。相信這種模式也會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周蓉.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心理月刊,2019(21):30-3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楊文峰.在自閉癥康復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6):63-64.
[4]郭德華,周群,吳連春.孤獨癥兒童的心理干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4):319-321.
[5]郭文斌,方俊明,陳秋珠.基于關(guān)鍵詞共詞分析的我國自閉癥熱點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28-132.
[6]曾潔鈴.沙盤療法對自閉癥兒童心理干預的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28):22-25.
[7]鄺宏達,溫嘉吉.自閉癥康復機構(gòu)進行家長心理援助的模型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4):17-18.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