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凱 杜鳳麗 王強
摘要:宿舍關系對于大學生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影響。利用《大學生宿舍關系量表》對學校200間大一至大四在校學生宿舍進行問卷調查,并通過訪談法對問題宿舍成員深入訪談,涉及近1000名學生。研究發(fā)現,年級、獨生子女與否對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有顯著影響;宿舍小團體嚴重影響了宿舍關系;在宿舍關系問題歸因上存在偏差。
關鍵詞:宿舍關系 交往能力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156-02
宿舍是大學生情感互動、人際交往、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宿舍關系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大學生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和諧校園的構建。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幫助和引導在校大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及核心內容之一。
一、問題提出
以往有關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高校宿舍關系差異的探究。忽略了大學生針對宿舍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面對方式的研究,針對出現的問題當代大學生是如何歸因的探究較少。
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調查研究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狀;探究宿舍關系問題原因;調查宿舍問題出現時大學生針對問題的歸因模式。為宿舍關系問題解決提供依據,合理地安排與管理學生宿舍,有效減少寢室慘劇的發(fā)生提供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從《大學生宿舍關系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編制包羅性別、專業(yè)、年級、經濟環(huán)境等影響高校生宿舍人際的因素與宿舍問題歸因的訪談問卷進行訪談調查。
選取山東華宇工學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學生為取證對象。結合以往研究,女生宿舍關系問題明顯超出男生,本研究選取被試時以女生宿舍為主。發(fā)放問卷 997份,回收997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990份。按不同類別劃分被試:男生300人,占30%;女生697人,占70%。每個年級250人,大四247人。分析問卷時發(fā)現其中獨生子女130人,占13%;非獨生子女867人,占87%。
四、研究結果
1.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類型分布年級差別大
以往的研究根據宿舍人際關系和諧度,將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很好,情同姐妹(兄弟)”“較好,相處融洽”“一般,相安無事”“不太好,存在一些問題”“很不好,無法共處”。據此,我們將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類型分為五種類型,即:親密無間型;客氣友好型;獨立松散型;冷漠隔閡型;對立沖突型。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類型在各年級的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結果顯示,大學生宿舎人際關系隨著年級的不同有明顯區(qū)別。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大二、大三學生明顯高于大一、大四學生,大二年級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最嚴重。
2.宿舍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學生宿舍“小團體”現象嚴重,性別差異顯著
存在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學生宿舍類型為獨立松散型、冷漠隔閡型和對立沖突型,這三種類型在大二、大三的宿舍總數中接近50%。對三種類型的宿舍成員進行訪談調查,結果顯示,宿舍內部均有小團體出現,宿舍內部人員不和諧。有20%宿舍成員在輔導員的幫助下換過宿舍,之后又出現新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證實了以往研究,即宿舍調整并不是解決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最好的方法。
3.大學生在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歸因上存在誤區(qū)
87.92%的大學生將其歸結為外在原因,歸結為地域文化差異、生活習慣不一致、家庭經濟條件不同導致的消費理念不同等。只有12.1%的大學生認為宿舍人際關系問題跟自己的人際交往技巧、溝通技能欠缺,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內在因素有關。
4.獨生子女與否在宿舍人際關系上的差別顯著獨生子女與宿舍人際關系回歸得出的P值約為.037<0.05,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顯著,系數為 0.237>0,為正,表明獨生子女與宿舍關系顯著正相關,相關度達到了95%以上。非獨生子女與宿舍人際關系回歸得出的P值約為.023<0.05,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顯著,系數為-.0760<0,為負,表明獨生子女與宿舍關系顯著負相關,相關度達到了95%以上。獨生子女的t值大于非獨生子女的t值,表明非獨生子女的宿舍人際關系好于獨生子女的宿舍人際關系。
五、研究討論
1.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年級差異顯著
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存在著明顯的年級差異,大二、大三人際關系問題最為嚴重,原因首先是隨著時間推移,原有宿舍問題的累積。大一剛來校園面對全新環(huán)境,新生的關注力在適應新環(huán)境上。對宿舍成員,為了留下美好的初始印象,包容性強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關注力逐漸轉移到身邊的人和事,宿舍成員間的摩擦也逐漸增多。其次,大二、大三由于學生在社團活動、學習等方面分配時間、精力不同導致的作息規(guī)律等問題引發(fā)宿舍矛盾。最后,大學生缺乏人際交往技巧、問題解決能力較差。另外,大四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得到緩解的原因可能是與學生成熟及人際溝通能力提升有關系。也可能與隨著就業(yè)與升學的不同選擇,學生目標明確,平時接觸較少有關。
2.宿舍小團體普遍存在,排他現象明顯
小團體人數在三人至五人,均有一到三名同學被排除在外,排除在外的人員多半與其他宿舍成員結伴而行,也有接近5%的學生自己孤立一人,而此類學生應當成為輔導員重點關注的對象。此類現象89.2%發(fā)生在女生宿舍,男生宿舍即便有也很少有孤立別的同學現象出現。經個案訪談發(fā)現,宿舍小團體內均有一名或兩名同學作為核心成員,其余人員出于團體壓力存在盲目服從團體組織的現象。宿舍尖銳矛盾多半在核心成員與被排斥宿舍成員間產生,團體中其余人員與被排斥的同學并無尖銳問題與矛盾。
六、結語
經統(tǒng)計分析,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大二、大三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嚴重,需要重點關注。如果輔導員抓住大一新生宿舍友好期,對大一新生講解人際交往技巧、宿舍關系問題的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宿舍問題能得到一定的緩解。宿舍“小團體”問題不容忽視,對宿舍良好關系的維護有著極大的危害性。學生在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歸因方面有誤區(qū),需要引導。大學生宿舍關系問題在獨生子女與否上存在顯著相關。
參考文獻:
[1]許玉茗,王驥卓.90后大學生宿舍關系問題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2017(5).
[2]黃希庭,鄭涌.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劉曉新,畢愛萍.人際交往心理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