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磊
摘要:高校田徑運動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同時,通過田徑運動的教學,使大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一些基本知識,學習田徑運動中主要項目的部分基本動作,掌握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如何在學校田徑教學中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參加田徑運動的良好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各項體育運動成績,是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 高校田徑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210-02
作為“運動之母”,田徑運動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這項運動包括了走、跑、跳等一系列體育運動技能,健身價值有目共睹。經常參加田徑運動,可以明顯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一、高校田徑教學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田徑運動一直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必設內容。進入新世紀之后,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教育部和體育總局也出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學校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工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開始改進田徑運動教學。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高校田徑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使用滿堂灌的方式為向學生灌輸田徑理論知識,忽視學生的實踐參與等。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改進高校田徑教學的對策,希望對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二、改進高校田徑教學的對策
我們要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改進田徑教學,使學生感受到田徑運動的趣味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進而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對此,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教師要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田徑教學內容。從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師在為學生安排田徑教學內容時,比較看中學生掌握田徑技術的規(guī)范性,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消化吸收能力,這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鑒于此,體育教師要對田徑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篩選,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校的教育資源,以及田徑項目的趣味性和安全性進行合理安排。教師為學生安排的訓練項目要做到因地制宜,要能滿足不同層次大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教師還要考慮到田徑運動基本上是單一的周期性訓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覺得比較枯燥,而大學生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可以引入一些體育游戲,凸顯田徑鍛煉的趣味性,比如安排“跳繩跑接力賽”“繞障礙之字形跑接力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這些活動的興趣。
另外,高校體育教師還要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調查,對他們比較感興趣的田徑運動素材進行整理和分類,并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重新整合和開發(fā)全新的田徑教材。比如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已有的體育設施可能無法滿足學生的鍛煉要求,所以教師可以開發(fā)新的器材。引入丟沙包游戲來代替又重又臟的鉛球,讓學生進行投擲,以此鍛煉學生的肌肉。教師還可以將民間游戲與田徑運動相融合,使學生感受到田徑運動的趣味性,比如將“鉆山洞”“傳球碰人”等具有濃郁傳統(tǒng)文化氣息民間的游戲引入到田徑運動中,可以使大學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與感染。
(二)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目前,高校田徑教學通常采取的是班級授課制。在一個班級中有很多學生,而這些學生的身體發(fā)展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師要科學安排教學計劃,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的內容。對于同一田徑項目,教師要提出不同的教學重點,比如在安排跳遠教學時,著重讓低年級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能,讓中高年級的學生練習短程跳遠。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他們提出基本動作、助跑起跳動作不同的要求,以使學生牢固掌握跳遠技能。
另外,教師要考慮到大學生對動作分辨能力不強的現狀,對比較簡單的田徑技術,不要過多依賴于分解教學,而是安排學生在完整練習中協(xié)調各個動作。教師還可以安排分組練習的方法。在小組中,既有能力強的學生,也有能力弱的學生,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一起運動,掌握田徑技術。教師要遵循從簡到難、分級選擇的基本原則,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田徑技能,不能操之過急,要堅持安全第一??傊?,教師要完善田徑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對田徑運動保持強烈的興趣。
(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無法,貴在得法。教師要在田徑運動中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1.依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
每次課都有不同的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重點,教師要針對課程教學、任務來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即便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同,在要求上也應有所區(qū)別,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教學任務是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技術和技能,教師便應選擇傳授知識、技術和技能的教學方法,如講解和示范法、分解或完整法等。如果是發(fā)展身體素質,就應選擇重復練習法、循環(huán)練習法等。在運動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更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針對性,采取正確的施教方法。教學方法要有利于突出課程的教學重點,并能分散難點。如某次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鉛球最后用力順序,教學方法應選擇助力練習法,加強學生對最后用力動作過程正確的肌肉感覺的體會。在俯臥式跳高的助跑與起跳過程中,高擺擺動腿動作是教學難點之一,為使學生盡快突破這一技術難點,可通過分解練習,助跑速度、起跳方法的結合練習及擺動腿定向、定高練習(助跑起跳擺動腿懸吊球),從而達到逐步掌握俯臥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術的目的。一次課要完成幾項教學任務,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也就不止一個。但要確定一個主要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運用其他教學方法。對于重要的教學內容,要重點保證練習的分量和方法,教師的教學重點和方法也應放在主要教學內容上。
2.依據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同樣的教學方法對不同教學對象其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基礎、身體素質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影響教學方法選擇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不同年齡層次對教學方法的要求不同。對低年級學生,教師講解時應采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形式,說明動作結構過程及要求;對高年級則應注意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科學知識進行講解,加深其對技術的理解。低年級的田徑技術教學,不只要注意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還應注意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學生的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教學時也要加以區(qū)別對待。例如:身體素質較差,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去發(fā)展身體素質;基礎和協(xié)調性較差的學生,教學方法要偏重選擇一些輔助誘導方法和協(xié)調性練習,逐步體會動作要領,加快學習進程。尤其是對學生出現的不同錯誤動作,要認真分析產生的原因,正確運用預防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三、結語
總之,大學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田徑運動可以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幫助他們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育手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美好明天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吳運明.普通高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發(fā)展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5(15):70-71.
[2]劉利君.高校田徑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明日風尚,2017(12):151.
[3]張振豐.河南省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校園,2017(5):123-124.
[4]王祿.簡析高校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要點[J].體育風尚,2018(11):52.
[5]張展望.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方法優(yōu)化提升創(chuàng)新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3):155-156.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