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塵埃進入湖中能讓水失去澄澈,進入云中卻能使水汽凝結(jié)成雨滴。異類,指不同種類的事物。如何看待異類的存在和進入?與異類共處,甚至認識異類的價值,能顯出心胸和格局,看到智慧和眼光,體現(xiàn)修養(yǎng)和底蘊。
[審題指導(dǎo)]
此材料談“異類”,共有四句話,可分為四層意思:
(1)第一句話“塵埃進入湖中能讓水失去澄澈,進入云中卻能使水汽凝結(jié)成雨滴”為第一層,講作為異類的“塵埃”既有反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
(2)第二句話“異類,指不同種類的事物”為第二層,是對“異類”這一概念的界定。
(3)第三句話“如何看待異類的存在和進入”為第三層,是讓我們思考對“異類”的態(tài)度和行為。
(4)第四句話“與異類共處,甚至認識異類的價值,能顯出心胸和格局,看到智慧和眼光,體現(xiàn)修養(yǎng)和底蘊”,講正確對待異類的好處和價值——體現(xiàn)一個人的教養(yǎng)。
寫記敘文,我們要學(xué)會類比,即進行相似、相近、相反的聯(lián)想(由此及彼,由物到人等),比如材料中提及的“塵?!敝凇昂本褪钱愵?,“塵?!敝凇霸啤币彩钱愵?,那么什么人之于什么人是異類呢?顯然,追求文學(xué)之星的人之于追求影視明星的人就是異類,喜歡逆向思維的人之于喜歡順向思維的人就是異類,特立獨行的人之于從眾的人就是異類……界定好什么人是“異類”后就可以構(gòu)思故事了。
構(gòu)思故事的步驟如下:
①設(shè)置“異類”出場的社會環(huán)境——某人被認為是“異類”
②“異類”想要實現(xiàn)目標(biāo)/理想
③“非異類”阻礙“異類”實現(xiàn)目標(biāo)/理想
④“異類”歷經(jīng)艱難險阻,突破阻礙,實現(xiàn)目標(biāo)/理想
⑤“非異類”與“異類”把手言歡,從此他們寬容和諧相處
寫議論文,首先要指出什么是異類,其次要分析尊重、包容異類的原因,最后指出如何尊重、包容異類,并揭示尊重、包容異類的愿景。如此寫,寫出高水平的議論文應(yīng)該不難。
[佳作一]
追 星
文/馮建泰
清晨,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課桌上。我捧著《蘇東坡全集》讀著,安安靜靜地,反復(fù)品味著東坡的豪爽與細膩。
“你們聽說了沒?王寶強的老婆馬蓉出軌了!竟然是和他的經(jīng)紀人宋喆,聽說連孩子都不是王寶強的,可憐了我的寶寶啊!”
“誰說不是呢,寶寶人那么好,那么愛馬蓉,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p>
捂住雙耳的我仍然聽到了前面女生的聊天內(nèi)容,我暗暗地皺了下眉。王寶強,我是知道的,沒想到他的老婆竟然出軌了!唉,娛樂圈真亂啊。我還是繼續(xù)讀我的書吧。
下一篇詞是《卜算子·黃州定慧心院寓居作》。讀著這首詞,我又沉浸在蘇軾的詩詞世界里,腦中回放著他的經(jīng)歷,為他的委屈而不平,為他的豁達而贊嘆,為他的蔑視流俗而叫好。蘇軾是我最喜歡、最敬佩的人了。
“來來來,看看我瘦了沒有?我的女神鄭爽最近也在減肥,為了跟上她的節(jié)奏,最近我每頓只吃青菜, 而且還用清水浸涮一涮,去去油。怎么樣,瘦了吧,我?”
我循聲望去,看到一副枯黃的臉,那張臉沒有一點兒花季少女的甜美和柔和。瘦的確是瘦,可是感覺風(fēng)一吹就會倒,何必呢?喜歡鄭爽竟然喜歡到這種地步,連是非好壞都分不清楚了嗎?
前面的女生突然轉(zhuǎn)過臉來問我:“你有沒有喜歡的偶像?我還從沒聽你說過呢。楊洋、李易峰還是鹿晗?”
我被她突如其來的問話嚇了一跳,定了定神,舉起手中的詩集大笑著說:“我的偶像是蘇軾!”
“得了吧,別開玩笑了,我問的是你最喜歡哪個明星,誰讓你說蘇軾的!”
“我沒騙你,我真的喜歡蘇軾,我佩服他的樂觀豁達,為他與發(fā)妻的真摯情感而感動,不信你來看這首——”
“停!我可沒興趣,沒想到現(xiàn)在竟然還有你這么OUT的人,不追星,真沒意思!”
那女生偏過頭又問我的同桌:“你有沒有喜歡的明星啊?”我知道,我的同桌也喜歡蘇軾,我可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嗯,我喜歡李易峰,他太帥了!”我的同桌向我投來一個歉意的眼神。
哦,她是害怕被孤立吧,害怕像我一樣成為異類,于是就附和她們。我是絕對不會改變我的初衷的!追星?蘇軾就是我追的那顆星,他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突然,一束陽光落在我的《蘇東坡全集》上,照亮了一句詞:“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點評]
此文表達“特立獨行要承受壓力,但我卻甘之若飴”之旨意。作者以青少年最熱衷談?wù)摰脑掝}“追星”為寫作對象,以同學(xué)間關(guān)于追星的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構(gòu)思巧妙。在人物言行的對比中,顯示自己的愛好和價值追求,表達有力度。結(jié)尾引用蘇軾一句詞作結(jié),既照應(yīng)開頭,更給人以悠長的回味。
[佳作二]
攜手方能抵達遠方
文/李想
對于生活中的異類,人們往往戴上有色眼鏡來看待,甚至將他們貶斥為邪惡的“異端”,進行殘酷的鎮(zhèn)壓。他們只看到眼前的現(xiàn)實,或被表象迷惑,或被利益引誘,而看不到長遠的未來?!俺梢娛侨藗冃闹械囊蛔笊健?,他們不明白心懷成見只會自取其辱,自我毀滅進步。
殊不知,塵埃進入湖中能讓水失去澄澈,是異類的不是,但進入云中也能使水汽凝結(jié)成雨滴,則是異類的不朽價值了,試想一下,沒有雨滴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干涸的世界?
是的,我們只有與異類攜起手來,方能迎來甘霖,抵達遠方。
排斥異類,對于國家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中世紀的歐洲籠罩著陰森可怖的陰云,腐朽的天主教統(tǒng)治著社會,到處布置著教皇的眼線與暗探。這些眼線與暗探已然成了沒有思想的傀儡,靠著告發(fā)對教會持有懷疑態(tài)度的人維持著螻蟻般的生活。鏟除思想不同的人,看著他們被教會折磨致死,這便是他們認為的有意義的事,這實在是可憐,可悲,可惡。教會的鼠目寸光、人性的黑暗、思想的奴化……預(yù)示了中世紀歐洲必然覆滅的命運!
只有積極地擁抱異類,與它們攜手同行,才能使國家繁榮,人民幸福。提到唐朝,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xiàn)的,定是那繁華熱鬧的街市,開闊明亮的大路,想到王維筆下“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之景。其實,這一切都來源于太宗皇帝那寬廣的心胸。他熱烈歡迎外國使者的到來,并不將他們視為“異狄”,而是視為開創(chuàng)大唐盛世的“合伙人”。他不僅不拒絕外國的布道者,還派遣玄奘去天竺,吸取佛教精華。于是,在大唐的國土上,匯集了來自七十一個不同國家的人民,而百姓們更是與他們一起攜手,共同創(chuàng)造了世界性文明——大唐帝國。是的,只有如此之雅量,如此之達觀,方能造就如此之盛世。
不能敞開胸懷接受異類,不僅僅是由于目光狹隘,思考能力缺失,更是一種扎根于心的人的劣根性。所以,對于我們來說,與異類共處,甚至看到它們的價值,需要善于洞察的智慧與敢于站出來的勇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鄙棄科舉功名,厭惡世俗渾濁,他之于封建社會就是一個異類。然而,林黛玉理解他,欣賞他,認為他的思想是正確的,可貴的,與他一起“瘋狂”,才讓死氣沉沉的賈府具有青春的旋律和生命的氣息,否則賈府不就是人間地獄?《吶喊》中,是狂人首先從“仁義道德”中看到“吃人”二字,并大聲喊出來:“從來如此,便對么?”正是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異類吶喊才振聾發(fā)聵,進而匯聚成推動社會改革的強大力量,不至于讓華夏文明沉淪,消失于世界民族之林!
當(dāng)今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只有以更開闊的胸襟接納不同,歡迎不同,方能真正做到“兼收并蓄,歷久彌新”,使中國青春不老,長鋒不朽!
讓我們一起與異類攜起手來,變“成見大山”為“康莊大道”,走向更遠的天地,更光明的未來!
[點評]
此文觀點明確,思路清晰,論證有力。首先,文章開頭擺生活現(xiàn)象,析其危害,為下文中心論點的提出設(shè)定邏輯前提;其次,從反面論述不能敞開胸懷接受異類的危害;然后,從正面論述積極地擁抱異類的意義,與上文形成鮮明的對比;接著,在前面論述的基礎(chǔ)上,揭示人們拒絕異類的原因,并指出正確的做法;最后,文章重申觀點,發(fā)出呼告,鏗鏘有力!綜觀全文,文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步步推進,層層深入,確是一篇議論文佳作。
(作者:陳玉駒,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