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生兒童期心理虐待與攻擊行為的關系:一個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

      2020-05-03 13:48:21周雪蓮劉明慧宋琳
      青年與社會 2020年6期
      關鍵詞:攻擊行為小學生

      周雪蓮 劉明慧 宋琳

      摘 要:采用問卷法調查215名小學生,研究小學生兒童期心理虐待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以及對道德推脫和寬恕作用。結果表明:①兒童期心理虐待與攻擊行為、道德推脫顯著正相關,與寬恕顯著負相關。道德推脫與攻擊行為顯著正相關,與寬恕顯著負相關。寬恕與攻擊行為負相關顯著;②道德推脫在兒童期心理虐待和攻擊行為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寬恕對道德推脫的中介效應具有調節(jié)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兒童期心理虐待;道德推脫;寬恕;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作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行為,自上個世紀就已經受到了心理學界的重視。兒童期的心理虐待使青少年的攻擊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兒童期心理虐待是指是指對兒童有責任義務、關系親密的人持續(xù)、重復地對兒童采取除了與兒童發(fā)生身體和性的接觸不恰當的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期心理虐待還會使個體在道德上認為對他人進行身體攻擊或言語攻擊等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是正常的、合理的,最大程度地減少自己在行為后果中的責任。心理學上把這種不合理的道德認知傾向定義為道德推脫。王凡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德推脫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現(xiàn)攻擊行為,當個體對不道德行為進行合理化之后,使其道德底線降低,這樣個體更容易做出攻擊行為。

      寬恕是指個體在身體或心理上受到冒犯后,受害者出于對冒犯者的理解,使自己從憤怒、恐懼、悲傷等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并出現(xiàn)積極情感、認知以及行為,對于冒犯者不再采用打擊報復方式的一個內部過程。由定義本身可知,寬恕對于降低攻擊行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倪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寬恕風格的發(fā)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斷能力越強。

      綜上所述,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心理虐待、道德推脫、寬恕及青少年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本研究假設:小學生自身的道德推脫在兒童期心理虐待和攻擊行為之間起著中介作用, 并且這一中介作用受到寬恕水平的調節(jié),假設模型如圖1 所示。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小學215名4~6年級的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230份,問卷有效率為93.47%。被試年齡范圍11~14歲,平均年齡12.42±0.892。

      (二)研究工具

      (1)兒童期心理虐待量表

      本研究使用潘辰等人在2010編制的《兒童期心理虐待量表》,該量表包含23個項目,有恐嚇、忽視、貶損、干涉以及縱容五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CFA結果顯示χ2/ df=1.556,IFI=0.99,CFI=0.90,GFI=0.88,RMSEA=0.51,說明問卷的效度指標擬合良好。經檢驗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773,具有較好的信度。

      (2)攻擊性量表

      《Buss-Perry 攻擊性量表》該量表由倪林英修定。量表包含4個維度,共 29 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在本研宄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63。CFA結果顯示χ2/ df=1.281,IFI=0.927,CFI=0.924,TLI=0.914,GFI=0.88,RMSEA=0.036,問卷的效度指標擬合良好。

      (3)道德推脫量表

      采用Bandura等人(1996)編制道德推脫量表,中文版道德推脫問卷由王美芳、張棟玲等人進行修訂。共有28個項目,采用5點計分。CFA結果顯示χ2/ df=1.622,RMSEA=0.054。

      (4)寬恕性特質量表(TFS)

      本研究使用張登浩和羅琴在2011年修訂的《寬恕性特質量表》(TFS)。問卷共10個條目,單維結構,5點計分。在本研究中,該問卷Cronbach α系數為0.578。CFA結果顯示χ2/df=1.780,IFI=0.940,CFI=0.936,GFI=0.960,AGFI=0.919,RMSEA=0.06)。

      (三)數據處理及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描述性統(tǒng)計、信度分析以及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等;采用AMOS21.0、Mplus7.0進行各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和結構方程建模以及中介作用分析。

      二、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采用 Harman 單因素方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結果顯示,共有28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被提出,第一個公共因子解釋了總變異量的14.22%,小于40%的臨界值 。因此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二)相關分析

      對兒童期心理虐待、道德推脫、攻擊行為和寬恕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兒童期心理虐待與道德推脫呈顯著的正相關,與攻擊行為呈顯著的正相關;道德推脫與攻擊行為呈顯著的正相關;寬恕與攻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與道德推脫呈負相關。各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顯著,說明可以進一步研究。

      (三)道德推脫的中介作用分析

      在本研究中,兒童期心理虐待對攻擊行為的總效應顯著(p<0.01),總效應系數為0.832(c),模型各項擬合指標均良好(χ2/df=1.64,CFI=0.914,SRMR=0.05)。道德推脫作為兒童期心理虐待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型擬合結果表明,各項指標均良好(χ2/df=2.490,CFI =0.93,TLI=0.905,SRMR=0.072,RMSEA=0.083)。其次,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參數百分位 Bootstrap方法進行中介效應的檢驗,重復抽樣1000次,估計系數a與b的顯著性及置信區(qū)間。結果表明,模型中的各預測系數均顯著,兒童期心理虐待對道德推脫的效應大小為0.378(a),系數a顯著(t=2.765,p<0.0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23,0.54];道德推脫對攻擊行為的效應大小為0.498(b),系數b顯著(t=5.657,p<0.01),其95% 的置信區(qū)間為[0.34,0.60]。兒童期心理虐待通過道德推脫對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應大小為0.188(ab),中介效應值ab顯著(t=3.552,p<0.0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205,0.548],置信區(qū)間內均不包含0,說明道德推脫的中介效應成立;兒童期心理虐待對攻擊行為的直接效應大小為0.394(c),直接效應值c顯著(t=6.27,p<0.0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198,0.559],置信區(qū)間內不包含0,說明道德推脫起著部分中介作用。

      (四)寬恕的調節(jié)作用分析

      構建寬恕與心理虐待的交互項,該交互項為調節(jié)項,構建模型見圖2。模型擬合結果表明,寬恕的調節(jié)作用模型擬合良好(χ2/df=1.451,CFI=0.912,TLI=0.890,RMSEA =0.048)。心理虐待對兒童攻擊行為的正向預測作用顯著,效應大小為0.414(t=3.477,p<0.00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222,0.598];寬恕對小學生道德推脫的起補償作用,效應大小為-0.270(t=-3.735,p<0.01);心理虐待與寬恕的交互項(tkn)對小學生道德推脫的正向預測作用顯著,效應大小為0.143(t=1.609,p<0.05),這說明寬恕顯著地調節(jié)心理虐待與小學生道德推脫行為之間的關系。

      三、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期心理虐待不僅可以預測小學生的攻擊行為,還可以通過道德推脫的中介作用來影響攻擊行為。即小學生遭受到的心理虐待程度越大,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寬恕調節(jié)了心理虐待與道德推脫之間的關系。小學生的寬恕水平與攻擊性行為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寬恕水平可以負向預測其攻擊性行為,因此提高小學生的寬恕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其攻擊性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這與孫麗君、杜紅芹等人的研宄的結論比較一致,即心理虐待與攻擊行為存在及其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主要監(jiān)護人對子女使用暴力溝通方式、不正確的懲罰方式以及過度寵溺子女的行為等,會使子女的攻擊行為增多[12]。因此作為家長,要拒絕對孩子使用簡單暴力的溝通和管理方式,親子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穩(wěn)定的依戀關系,是青少年學業(yè)進步,以及人格健全的基礎。道德推脫對小學生攻擊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也就意味著,小學生在進行攻擊行為時運用了道德推脫機制,把責任歸咎于學校、老師甚至是受害人,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教育者應通過積極開展團隊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責任感,從而減少攻擊行為的發(fā)生。個體的道德水平往往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尤其是在價值觀初步形成的小學階段。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道德學習榜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幫助孩子建立道德調節(jié)的自立意識。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潘辰.兒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訂及流行病學調查[D].中南大學,2010.

      [2] Hodgdon,H.B..Child maltreatment and agg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emotion regulation,and emotional callousness among juvenile offender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2009.

      [3] 王凡,劉含君蘭,趙守盈.青少年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攻擊行為的關系:道德推脫的中介作用[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8,36(03):121-124.

      [4] Akhtar, S., Dolan, A., & Barlow, J.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forgiven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2017,56(02):450-463.

      [5] 倪偉.中學生寬恕風格的發(fā)展及其與道德判斷能力的相關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02):98-104.

      [6] 潘辰,鄧云龍,管冰清,羅學容.兒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訂和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18(04):463-465.

      [7] 倪林英.大學生攻擊行為影響因素路徑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2(08):953-955.

      [8] 張棟玲,王美芳.道德脫離量表在初中生中應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12)1523-1524.

      [9] 羅琴,張登浩,常愛穎.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A].2011.

      [10] 周浩,龍立榮.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06):942-950.

      [11] 溫忠麟,侯杰泰Marsh,H.W.結構方程模型中調節(jié)效應的標準化估計[J].心理學報,2008,40(06):729-736.

      [12] 孫麗君,杜紅芹,牛更楓,李俊一&胡祥恩.心理虐待與忽視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道德推脫的中介與調節(jié)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7,33(01):65-75.

      基金項目:文章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年度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SHC130。

      作者簡介:周雪蓮(1995.11- ),女,漢族,吉林長春人,17級在讀研究生,哈爾濱師范大學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方向:兒童期心理虐待。

      猜你喜歡
      攻擊行為小學生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無線網絡攻擊行為的辨識研究
      中小學生人際寬恕與攻擊行為傾向的發(fā)展研究
      ——以六年級至初三為例
      教育觀察(2020年35期)2020-11-18 11:06:26
      多元整合,加強小學生寫話練習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學生
      趣味(語文)(2018年12期)2018-12-23 02:06:38
      我是小學生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高職學生攻擊行為探析
      文教資料(2014年1期)2014-11-07 06:54:50
      關于運動攻擊行為的理論及研究
      非常小學生
      通城县| 扶沟县| 喜德县| 亚东县| 扎鲁特旗| 伊川县| 嫩江县| 宜春市| 卢龙县| 随州市| 黎川县| 水城县| 芷江| 阳山县| 阜平县| 余江县| 三台县| 琼结县| 美姑县| 越西县| 盖州市| 泗阳县| 花垣县| 金昌市| 临沧市| 资源县| 吉隆县| 威海市| 沂水县| 荆州市| 安岳县| 利津县| 拉孜县| 西藏| 石棉县| 乌拉特中旗| 仁化县| 长兴县| 棋牌| 林芝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