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啟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看到了很多的現(xiàn)象與文字,有美的有丑的,有好看的有難看的,有令人感動的有讓人憤怒的。對疫情已有不少反思文章,讀后頗受教益。想說的很多,但篇幅有限,我必須寫得非??酥?。本文的反思,強調(diào)兩個關鍵詞:理性與人性。這兩個詞比較簡潔,實際上就是科學精神與人道精神,用政策話語說就是“實事求是”與“以人為本”。
實事求是很難做到嗎?以人為本很難做到嗎?
此次疫情防控,代價巨大。立足建設性,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問題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另外,在教言教,需要問的是:這次疫情對我們的各級各類教育有何啟示?孔子講“不二過”,就是說不要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反思的價值就在于此。我特別不喜歡“多難興邦”這個詞,好像近現(xiàn)代以來我們的天災人禍還不夠多似的。一些身處苦難之外的旁觀者包括無聊文人,欣賞甚至歌頌苦難,認為苦難能鍛煉人磨練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特別討厭把災難當福利的人。少一些天災特別是人禍,我們會過得更好。我們不需要找個什么天災人禍來考驗自己磨練自己。當然,我們不怕苦難,但是千萬不要第二次陷入同樣的苦難,尤其不要陷入同樣的人為的苦難。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彰顯理性和人性的力量,用科學精神與人道精神改進社會、改造教育。
理性,就是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通俗而言就是說實話、做實事,鄭重而言就是尊重規(guī)律。病毒傳播有其規(guī)律,防控有其規(guī)律。不尊重規(guī)律就會受到懲罰,就會付出沉重代價。疫情防控的道理并不高深,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常識,就是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但在某些地區(qū),這幾點就是難以落實到位,某些官員反應遲鈍,應對不力,以致貽誤戰(zhàn)機,害人害己。
科學精神要求全社會包括政府,要尊重專業(yè)人員的聲音與意見。醫(yī)生是專業(yè)人員,他們對于疫情有專業(yè)判斷能力,最早發(fā)現(xiàn)疫情的肯定是醫(yī)生。社會應該鼓勵人說實話說真話,并認真聽取各種意見,而不是壓制和打擊。權力不能傲慢更不能愚昧。為了別的目的隱瞞不報,錯過最佳防控期,令人痛心與憤怒。在疫情防控中,有幾個省的主官是學醫(yī)出身,他們表現(xiàn)搶眼,廣受贊譽。盡管國家不能保證每個地方的主要官員都是學醫(yī)出身,但是地方官員要尊重專業(yè)人員和專業(yè)意見,這本身也是官員專業(yè)化的基本要求。對于官員的素質(zhì)要求中,“又紅又專”不可偏廢。
科學精神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死敵。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只玩虛的,華而不實。某些地方政府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甚囂塵上,即便在疫情防控中,在性命關天之時,依然大行其道,令人難以容忍。我認為,形式主義來源于官僚主義,而官僚主義從主觀上來源于科學精神和人道精神的匱乏。全社會都需要進一步深刻反思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社會根源,找到病根后予以根治,否則治標不治本。
科學精神要求提升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一是自我要科學防控,不可自以為是。此次疫情出現(xiàn)了大量的聚集性病例,一人生病,全家遭殃,教訓慘重。有人抱有僥幸心理,隱瞞不報,害己害人,害家人也害他人,最后甚至觸犯了刑律。二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尤其是要處理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不要老惦記著吃它們,要想想后果。三是要提升批判性思維或?qū)彵媸剿季S能力,能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甄別謊言,分辨各種魑魅魍魎,以免一不小心就被忽悠。
只有理性是不夠的,人性更重要。人性一詞說起來有些抽象,本文中人性就是指人道精神。一些官員敷衍塞責,個別官員臨陣脫逃,這些行為都是他們反復考量后的選擇,甚至他們對科學防控的常識性要求也心知肚明,非不知也,實不為也。原因何在?是人性出了問題。對公務員尤其是官員而言,人性就是“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尤其是為窮人服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是執(zhí)政黨的初心與使命。但是疫情防控中一些官員漠視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推諉扯皮,欺上瞞下,與初心使命的要求相距甚遠。他們?nèi)绻冀K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疫情就不會蔓延到如此地步。在干群關系中,人性就是權力對于權利的尊重。人性是黨性的基礎,黨性是人性的升華,沒有人性,何談黨性!政府改革的目標就是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這是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內(nèi)容,治理不是“治”老百姓,而是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對老百姓負責,體現(xiàn)“公仆”的人道情懷與責任擔當。相對于平民百姓,社會對于政府官員的職業(yè)道德或者說官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疫情中,人們對一些官員的非議,不僅指向其能力,更指向其官德,即責任心與使命感。病有所醫(yī)是美好生活的優(yōu)先事項,求醫(yī)無門是最糟糕的人生體驗。在武漢疫情的失控階段,不少患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被及時收治,面對他們的失望與絕望,某些官員情何以堪!
好在,一些官員被處理使民憤得以紓解。好在,并非所有的官員都如此不堪。好在,疫情防治中還有數(shù)不清的故事讓人感動。舉國體制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展現(xiàn)的都是人間大愛,人道精神尤其被我們的白衣戰(zhàn)士詮釋得淋漓盡致。我們要關注宏大敘事背后的微觀細節(jié),許許多多平凡的生命,卑微而又高貴,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數(shù)不清的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感到這個冬天還有暖意。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另一面。有些人發(fā)國難財,制售假口罩,這無異于謀財害命。有人歧視湖北人特別是武漢人,歧視病人及其家屬,甚至歧視醫(yī)護人員,有些小區(qū)把從醫(yī)院回家的醫(yī)護人員拒之于小區(qū)大門之外,令人心寒。有人隨意挖溝斷路,令人走投無路。有人在做防控工作時,方式生硬粗暴,讓沒戴口罩的人游街示眾,甚至入戶毆打居民,盡管為數(shù)極少,但手段卻極其低劣。以上種種,都是人性不足人道精神缺失的表現(xiàn)。
講人性人道,就是要求能換位思考,有同理心、同情心,能將心比心。要知道別人的命和自己的命同樣重要,不能為自己保命不顧別人死活。不能只想自己不想別人。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要體會醫(yī)護人員的艱苦與奉獻,要體會病人及其家屬的痛苦與不幸。有些人出門沒有戴口罩,可能不是因為不想戴,更不是想故意違反規(guī)定,而是因為根本就買不到,而買不到的原因很可能是缺少社會關系,他們很可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戴上了口罩就認為自己占據(jù)了道德制高點,更不應該把沒戴口罩者用繩子串起來去游街示眾。這些人在成功貶低別人的同時,也圓滿完成了對自我的貶低,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值得尊重的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是平民百姓,何苦互相為難?
人性與人道意味著尊嚴,意味著尊重和自尊。別人的痛苦與困難,并非與我們無關。如果我們在痛苦和困難中希望得到別人幫助,我們就也要幫助在痛苦和困難中的別人。如果我們總是希望他人對我們和顏悅色,我們就不能對他人冷若冰霜。這樣的社會才會更加公平溫暖,這樣的社會才稱得上是文明社會。為了更好地生存,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能換位思考,把利己利人統(tǒng)一起來,有話好好說,有事一起做,回歸人的本質(zhì),展示人的尊嚴。讓那些美好的東西諸如愛心、尊重、憐憫、感恩、互助、公平、信任等等,在艱難的歲月中仍不缺位。
因此,人性人道不僅事關社會文明,事關社會正義,更事關他人的尊嚴和自己的尊嚴、每個人的尊嚴,包括富貴的和貧賤的,訓人的和被訓的,打人的和被打的,救人的和被救的,在世的和離世的,健康的和患病的。兩歲的孩子康復后與護士長互相鞠躬的場景,令億萬人欣慰與感動,我們希望類似的場景更多一些,再多一些。
對于一個社會而言,只有物質(zhì)財富是不夠的,只有GDP是不夠的,精神文明是更為重要的社會財富,理性與人性,或者說科學精神與人道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關鍵內(nèi)涵,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現(xiàn)代化水平的基本尺度。現(xiàn)代化就是理性化與人性化。理性化就是合理化,就是有理有據(jù);人性化就是人道化,就是有情有義,尤其是對于弱勢群體對于窮人要有情有義,通俗地講,就是老實人不受欺負、窮人得到善待。
回到疫情反思這個主題,理性與人性為什么重要?回答是:疫情初期防控不力,導致疫情加重并擴散,是理性與人性缺失所致;現(xiàn)在疫情在全國得到科學防控和有效控制,是實事求是與以人為本的勝利,是理性與人性的勝利;將來如果不重蹈覆轍,更需依靠理性與人性的力量。
上述所言與教育有什么關系?談及教育,我非常反對兩種做法:其一,社會生病,讓教育吃藥。很多社會問題包括此次疫情,根源不在教育,但是有人過度反思,好像都是教育惹的禍,認為只要教育搞好了,什么社會問題包括疫情就都不會出現(xiàn)了,這是教育萬能論的觀點。教育沒有那么神奇,教育不應該承擔無限責任。但是,這絕對不是說教育不能發(fā)揮作用,而是說教育應該發(fā)揮也只能發(fā)揮其力所能及的作用。其二,大人生病,讓小孩吃藥。以疫情為例,疫情的發(fā)生肯定是成年人導致的,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反思中,強調(diào)的卻是“從娃娃抓起”,加強對于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科學素養(yǎng)教育等等,這些都沒有錯。不過,難道那些酷愛大吃野生動物的成年人、那些讓不戴口罩者游街的管理人員、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員,就不該受教育?實際上,我一向認為,與心靈如同一張白紙的小孩子相比,成年人更需要受教育,手中有權的成年人尤其需要受教育。因此,本文所說的教育并不只是中小學教育,也包括各級各類教育,甚至成人教育和干部教育也包括在內(nèi)。
那么該受什么教育?這個問題與下面這個問題相聯(lián)系:要避免重蹈覆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國民素質(zhì)?國民素質(zhì)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最關鍵的是本文所提到的有理性、有人性。要通過各種類型的教育,把我們的國民包括官員培養(yǎng)成為具有科學精神和人道精神的人,即實事求是、講實話做實事、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能與人為善、能換位思考、自尊尊人的人。這兩點至關重要。
人生在世,與大千世界同在,與蕓蕓眾生共處,要過上美好生活,需要處理好三個關系:與自然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從此次疫情可以發(fā)現(xiàn),總體上這三個關系都需要改善。人需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他人友好相處,而一個人的本質(zhì)、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也是從這個人怎樣與自然相處、與他人相處予以界定的,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就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傷害自然、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會自食其果。有理性、有人性,是處理好這三個關系、獲得內(nèi)心幸福與安寧的關鍵。教育服務社會發(fā)展、服務文明進步、服務美好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每一位國人更有理性、更富人性,就是培育整個社會的科學精神、人道精神。
社會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過,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是如此。只是批評與批判,只是謾罵、抱怨、旁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建設性。在建設性中,給政府、給別人支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從我做起,能做多少是多少。每個人都要看到自己的力量,都可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為社會更加理性化、人性化做出自己的貢獻。因為自己的存在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點,這就是你自己的社會價值與人生價值。而要做到這一點,每個人首先要不斷增進自己的科學精神與人道精神。
往事并不如煙,歷史值得牢記,教訓需要汲取。今生今世,來生來世,我們都不想類似的疫情劇目重演。我們要記得并盡到自己的責任,要堅信自己可以有所作為,哪怕只做一點點。這是一生的修為,可能也是此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