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學
我與紅舉相識于2008年夏天河南輝縣關山筆會,此后交往密切,彼此之間有了較深的了解。
邊紅舉給我的印象是做事低調、謙虛好學,對繪畫藝術無比癡迷。由于與他相識時還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我認為他前途無量。作為長者,我便想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宣傳他。2014年,他在河南博物院舉辦了大型畫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社會的好評,大大激勵了其繪畫熱情。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繪畫藝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主攻花鳥和仿古山水。他的畫題材平實,卻意趣深遠。所給景物得自然之天趣,展示出了大自然的優(yōu)美生機,給人以親切、樸素、活潑、恬悅的感受。他以賣畫為生,為了經濟來源,起初在字畫市場租了一間門面,可是為了不受市場經濟和媚俗行畫的影響,冒著斷炊的風險,毅然退掉了門面,專心致志地向著高雅繪畫藝術高峰攀登。
擅長小寫意花鳥畫。為了進一步提高藝術水準,遠追宋元,近摹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畫作,同時還向當代小寫意畫家學習,他的花鳥畫淡雅脫俗、格調較高,不僅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歡迎和認同,同時也受到了收藏界的關注。
可以說,在中原畫壇上,邊紅舉是一位很有發(fā)展?jié)摿Φ膶嵙ε僧嫾摇K漠?,理法嚴謹、形系逼真、筆墨簡潔、章法協(xié)調,熔古今于一爐,觀之如吃橄欖,耐人尋味。他不像有些畫家在造型或者筆墨某個方面有較高實力,邊紅舉則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他著意追求的小寫意花鳥畫尤以為勝。當代很多畫家在經濟利益和流行畫風的追逐下,為了吸引評委眼球、入展、獲獎,著力追求視覺效果,崇尚色彩繽紛,以躁動為美,背離了中國畫的傳統(tǒng)美。邊紅舉所追求的小寫意花鳥畫,力避濃妝艷抹媚俗之風,不以奇形怪狀奪人眼目,講究筆墨協(xié)調、色彩淡雅。他的畫面所表現(xiàn)出的景物在似與不似之間,刪繁就簡。其所繪花鳥草蟲摻以寫實手法,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觀看邊紅舉的畫作,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快感。
作畫喜歡采用灰黃色紙。在畫面上適當點染少許白粉,使他的花鳥仿佛融入了生生不息的生活之中,給人一種虛靜空靈之感。他的畫布局聚散、疏密、虛實、動靜的安排上以及色彩明暗的搭配都能獨出心裁、境界疏朗、小中見大,藝術語言清晰的表露在畫面上。他觀察自然非常認真,善于理解生活,樂于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所以,他的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他畫的“芙蓉小鳥”,從審美著眼,造型簡潔生動、意趣盎然,足見其較高的審美情趣和過硬的筆墨功夫。有人說他的畫有當代某位畫家的影子。原河南省美協(xié)主席、著名畫家王威老說:“造化出于自心,邊紅舉的小寫意畫已超越了某位知名畫家?!?/p>
兼擅山水畫。他從明人董其昌山水畫中汲取營養(yǎng),取其精華,獨辟蹊徑。取山川之靈秀,以自我之理融入創(chuàng)作,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形成了邊家山水古樸典雅的獨特面貌,頗受社會歡迎。
作畫融入書法的元素。他深知書畫同源的道理,沒有較好的書法功底作鋪墊,繪畫藝術很難提高。所以,他在繪畫的同時,拿出一定時間練習書法。他在王羲之、王鐸行草書上下功夫較深。他把書法的意趣融入到繪畫的毫楮之間,恰似元代趙孟頫題畫詩所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作還應八分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彼鳟嫷墓?jié)奏如美妙旋律,亦正是他書法線條與繪畫具體結合的體現(xiàn),在畫面上呈現(xiàn)出了“神融筆暢"的完美效果,他的題款與畫作相得益彰。
隨著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他的供不應求,價格也步步攀升。其原本擔心的斷炊問題已不復存在。
他不僅繪畫水平高,也是一位樂于奉獻的畫家。多次參加慈善書畫院舉辦的愛心捐助活動,用他的畫作為貧困群體募集資金,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了愛心。
他才四十多歲,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希望他在繪畫這條道路上鍥而不舍、永攀高峰,創(chuàng)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奉獻給社會大眾。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系河南省慈善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