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節(jié),因出差未能回家給父母上墳,一年來,心里總覺得缺了點兒什么。今年清明回到老家,在弟弟的陪同下,帶著兩束鮮花到父母墳上祭奠。面對一丘與父母娓娓而談,心中溫暖,仿佛他們依然還在人世,絲毫沒有隔世的感覺……
弟弟為很少回家的我準備了豐盛的美酒佳肴,熱情招待。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到一起,計劃開懷暢飲一番??晌也⑽达嬀疲蛑筮€要開車回石。觥籌交錯中我漸漸心不在焉,悄悄離開了熱鬧的酒席,信步來到隔壁父母生前居住的那一進院落。眼前的老房子依稀如昨,可門前高大茂盛的香椿樹卻再也看不到蹤跡,一齊逝去的還有我那善良慈祥的父母雙親,睹物思人,不由得黯然神傷,淚濕眼眶……
母親講,這個老房子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那是1964年,父母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在這里蓋上了新房。當年,我就在這新居里出生。同年,母親就在新院子里種了一棵香椿樹苗。我仿佛能看見,年輕的母親在新屋里溫柔地撫育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不時抬頭,看著窗外茁壯成長的小香椿樹,她盼望著這個被寄予厚望的長子,如香椿樹一般皮實。新屋、新兒、新樹,讓她幸福而滿足,她知道生活美好且來日方長。
是的,后來的日子里,我越長越高,文藝特長也越來越突出,而香椿樹苗如同映襯著我的成長一般枝繁葉茂、越長越高,高得以致于半個村子的樹只望得見它迎風婆娑。我從村小學考到了鎮(zhèn)中的文體班,從鎮(zhèn)中文體班考到了縣的文藝班,又從縣文藝班考到了河北省藝術(shù)學校。而伴隨著我的成長,父母親從年富力強慢慢變老,他們的身體越來越差,皺紋也悄悄地浮上了面龐。細細回想起來,我覺得歲月和生命的關(guān)系竟是如此美妙,也是如此殘酷。它在催發(fā)新生命的同時,也帶給人間無盡的滄桑。
這棵樹承載著我童年的許多歡笑,也承載著父母親家興人旺的美好期冀。父親講過,這棵香椿樹下的土壤好,根又扎得深,所以長得直、長得高。更難得的是,樹身上面分出了三個大的樹干,三個樹干上又分出六個樹枝,聽老人們講,這樣的樹不僅樹型漂亮,而且寓意著一個家庭多子多孫、代代富貴。也許是香椿樹的名字好,樹又干凈不愛生蟲,再加上它的高大茂密、一樹成蔭,所以,每到夏天,村里的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嬸子大娘都愛來我家的香椿樹下乘涼、拉家常。每到這個時候,我父母都是非常熱情地為他們搬凳子、倒茶水,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們也格外喜歡這種扎堆聚集的情景,常常在四周跑來跑去玩耍嬉戲。
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門口的香椿樹,更實在的是讓我家能靠樹吃樹。記得每到清明時節(jié),香椿樹上便散發(fā)出陣陣香氣,生發(fā)出嫩嫩的細芽,這時候,母親便用竹竿把它們一串串地打下來,一摘一大筐。摘下來的香椿芽只用開水焯一下,就成了極出眾的食材。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香椿雞蛋手搟面……那一縷專屬于春天的味道便日日氤氳在我家院落里。為了四季都能吃到香椿,母親還會把好多好多的香椿芽放在大缸里用鹽腌起來。長大后,雖吃過南北大餐,也吃遍了山珍海味,但我最愛吃的,還是母親用香椿芽和雞蛋做的香椿雞蛋手搟面,那是珍藏在記憶深處的母親味道。
母親八十歲那一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從此抱病在床。然而每次我回家去看她,她總要堅持著起身到廚房給我做一碗香椿雞蛋手搟面,然后看著我吃完。那碗面依舊是母親的味道,但母親的身體己不如從前,看著她蒼老憔悴的面龐,我總是心疼得幾乎掉下淚來。有一天,突然接到弟弟的電話,老家的香椿樹被大風刮折了一個樹枝,并且母親的病越來越重了。我放下電話便飛車往老家趕。一進縣城,便看到馬路邊上許多的大楊樹被連根拔起,樹枝樹葉灑落在路上?;氐郊抑?,弟弟和侄子正在收拾刮斷的樹枝,就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母親在病床上躺著,看到我回來,微微地睜開眼睛,輕聲說:“慶啊,娘今天不舒服,給你做不了香椿雞蛋面了,你自己弄點兒吃的吧……”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說,娘啊,你都病成這個樣子了,還惦記著我吃什么香椿雞蛋面哪……
后來,我?guī)е赣H從新樂市醫(yī)院到省二院,再到省中醫(yī)院。半年多的時間里用盡了各種治病的辦法,母親還是走了。母親走后不到兩年,父親也離開了人世,而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弟弟把香椿樹也給賣了。
父母去世以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即使清明上墳,也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從來不愿意再回到老院子里去看一眼。
我終于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思念打開了生銹的鐵柵欄門,看到的是滿院的枯枝荒草。可無意間一扭頭,在那棵大香椿樹生長的地方,長出了半院子小香椿樹。它們都長得有手指頭粗、一米來高,每一棵小樹尖上,都長著一簇一指高的綠紅色的香椿芽。香椿芽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紅中透著綠,綠中透著紅。娘啊,您知道我今天要回來,您知道我愛吃香椿苗,所以一夜間您就栽滿了半院子的香椿樹,它們不高不矮,正好是伸手可及的高度。
面對著這一院才露尖尖角的香椿苗,我仿佛又看到了母親期許的目光,又聞到了香椿雞蛋手搟面的味道……
(賈吉慶,國家一級導演?,F(xiàn)任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河北省文聯(lián)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河北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河北傳媒學院客座教授。)
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