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生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用藥的最基本準則。如果草率地使用中成藥,不僅會延誤病情,甚至還會增加新的疾病。
不安全用藥表現(xiàn)之一:不懂辨證
舉例1:在臨床用藥中,有些人往往不區(qū)分感冒的證型,不論風寒、風熱感冒,簡單地認為感冒都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治療,卻不知對于風寒感冒的病人使用此類辛涼解表劑只會加重病情。
舉例2:除了辛涼解表劑,有些人治療感冒,還喜歡用小柴胡顆粒。小柴胡顆粒只適合半表半里的少陽證,單純的表證選用小柴胡顆粒會引邪入里,導致疾病纏綿難愈。
舉例3:有些醫(yī)生在治療小兒便秘時,不辨脾胃虛實,使用治療實熱的中成藥通便,這對于因體虛而便秘的孩子反而會造成損害,使病情變得更加復雜,反復難愈。
不安全用藥表現(xiàn)之二:不懂用藥禁忌
中醫(yī)治療疾病,在使用中藥飲片和中成藥時,要考慮用藥禁忌,如配伍禁忌、妊娠用藥禁忌、服藥時的飲食禁忌等。有些人未經(jīng)過中醫(yī)理論的學習,對于用藥禁忌不甚了解,往往忽視中成藥的用藥禁忌。
◆舉例1:藥性峻烈和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藥聯(lián)合使用,會導致毒性成分的疊加,后果非常嚴重。例如,將附子理中丸和天麻丸合用,附子的含量疊加。而附子的用量有嚴格的要求,毒性藥物含量疊加使用后,可能會對患者造成更壞的結果。
◆舉例2:把含有制附子的天麻丸和含有姜半夏的半夏止咳糖漿組合,就出現(xiàn)了配伍禁忌。當出現(xiàn)配伍禁忌時,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舉例3:在孕婦用藥中,尤其需要避免使用有毒性、藥性峻烈、活血祛瘀、攻下等中藥。否則一旦誤用,對母體和胎兒極其不利。
◆舉例4:中醫(yī)在治療疾病過程中講究飲食禁忌,例如對于寒性病,在服藥過程中應忌食生冷的蔬菜瓜果,熱性病在服藥過程中應忌食辛辣油膩類食物。有些人在使用中成藥時往往忽視飲食禁忌,這將導致疾病纏綿難愈,威脅患者的健康安全。
不安全用藥表現(xiàn)之三:治標不治本
中醫(yī)根據(jù)病情治療上要做到治病求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舉例:過敏性鼻炎中醫(yī)認為本病是以臟腑虛弱為本。而有些治療只是選擇緩解鼻癢、鼻塞、流鼻涕等癥狀的中成藥,如通竅鼻炎片或蒼耳子鼻炎滴丸等,又因復發(fā)率較高,有時長時間使用此類中成藥,卻并未通過調理腸胃功能、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從本質上提高患者的體質,增強其免疫力。
不安全用藥表現(xiàn)之四:濫用補益藥
有些人在使用補益藥時,并未對患者的體質進行區(qū)分,用藥時簡單地根據(jù)說明書來確定適應證。諸如六味地黃丸是被濫用較多的中成藥之一。
舉例:補益藥分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補陽藥等,需要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疾病或體質特征進行選用。六味地黃丸主要用于滋補腎陰,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服用六味地黃丸需要辨別體質后再使用。
六味地黃丸含有滋膩的熟地,會阻礙脾的運化發(fā)揮。腎陽虛或濕氣重的病人長時間使用六味地黃丸,會影響腸胃功能,導致腸胃功能越來越弱,越吃越虛。因此濕氣重或腎陽虛的病人并不適合。
不安全用藥表現(xiàn)之五:超劑量使用
中醫(yī)治病講究“中病即止”,即不要治之太過,不要超劑量用藥。
舉例:有些人在治療婦科炎癥時,往往沒有先對體質進行辨證,不論體寒體熱,對于慢性的婦科炎癥長時間單一使用婦炎消膠囊、婦科千金片等清熱劑,這無異于長期使用抗生素,加劇婦女體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