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學院護理學院,湖南郴州,423000)
(湘南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南郴州,423000)劉 姣
隨著現(xiàn)代科學與醫(yī)學的發(fā)展,患者法律意識的加強,給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據(jù)本科護生的特點以及倫理認知方面不足的地方,針對性的加強護理倫理認知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護生處理倫理問題所需的推理和思考能力[1]。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某校279名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本科護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現(xiàn)階段本科護生實習前后對護理倫理認知水平,明確護理倫理認知的重要性,探討提高本科護生護理倫理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法。
選取某校2014級本科1~6班實習護生共279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7 名(9.7%),女生252名(90.3%);年齡21~24 歲。所有實習護生均為全日制護理專業(yè)學生,并且接受問卷調查。
1.2.1 調查內(nèi)容及方式
調查問卷采用自制的《實習護生護理倫理認知調查問卷》對實習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年齡、性別、學歷、是否獨生子女等一般資料以及臨床護理倫理認知方面的知識。具體內(nèi)容包括兩方面:護理倫理基礎知識和臨床護理倫理認知。其一包括護理倫理學的基本原則、基本規(guī)范、基本范疇等;其二包括患者知情同意原則、有利于患者原則、保密原則、生命價值原則、慎獨原則等方面。資料收集主要運用問卷星通過鏈接進行調查。護生實習前和實習10 個月后分別填寫問卷。所有調查問卷由問卷星統(tǒng)計分析。合計回收有效問卷279份。
1.2.2 訪談調查
對問卷中相關重點涉及內(nèi)容進行分析,整理出訪談提綱,并進行訪談,以便于更深入了解護生對護理倫理的現(xiàn)狀,并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本研究共訪談本科實習護生30 名,其中男生5 名,女生25名。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頻數(shù)等進行統(tǒng)計描述。
護生的臨床護理倫理認知受個人因素等多方面影響,其中有15 名認為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占50.0%;有13 名認為受到臨床實踐的影響,占43%;其余2名認為受到個人興趣的影響。
由表1顯示實習前后護生在護理倫理基礎知識方面得分比較高,實習后護生得分較實習前分數(shù)稍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為護理倫理基礎知識側重識記方面的內(nèi)容,說明本科護生識記護理倫理基礎知識的能力比較強。
表1 本科護生護理倫理基礎知識方面的理解正確率比較[n(%)]
表2 實習前后本科護生對臨床倫理認知各維度比較情況(±s)
表2 實習前后本科護生對臨床倫理認知各維度比較情況(±s)
*P0.05<0.05
由調查結果顯示:本科護生在臨床護理倫理認知知識的理解正確率較低,說明護生臨床護理倫理認知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實習后護生的臨床倫理認知理解正確率稍高于實習前,這可能跟護生已經(jīng)到臨床實習10個月,對病例感同身受有關。但是大部分護生存在臨床護理倫理認知缺失問題;深層次分析表明,護生臨床護理倫理認知觀念比較淡漠。因此,教師在學校理論授課及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多加強案列講解[2],提高臨床護理倫理認知能力,同時可設置與倫理相關的法律課程《護理倫理與法律法規(guī)》,提高護生倫理與法律法規(guī)意識。
訪談結果表明本科護生對護理倫理教育不夠重視,可能跟護理倫理課時太少造成護生對這門課程不夠重視,又是考查課程,不是很重要,考試能及格就行。另外學生認為老師講解護理倫理案例比較陳舊,學生興趣不濃,所以要多增加一些新的真實的臨床案例討論,建議授課老師到臨床一線搜集一些案例作為教學內(nèi)容,同時在課時安排方面要做一些調整,適當增加倫理案例討論的課時,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倫理觀點[3]。因此護生在臨床實習中,護理管理者應采取多種措施,如組織護理倫理查房、建立護理倫理論壇、提供倫理咨詢服務[4],同時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微信、微課等各種現(xiàn)代化信息化信息教學方式幫助護生從護理倫理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果護生在臨床實踐中遇到各種倫理問題,不能得到較好的指導,部分實習護生對于自己未來參加臨床工作后,因現(xiàn)實與所學護理倫理知識有沖突時,能否堅持護理工作沒有信心[5]。
要想提高護生的護理倫理知識,①要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如適當增加護理案例討論的教學課時,同時要使課堂教學與臨床實際密切,逐漸培養(yǎng)護理倫理理解運用能力,②要切實抓好護生實習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臨床帶教老師可采用pbl 教學法、seminar 教學法、床邊教學法、以及信息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倫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