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瑞隆
與初中數學相比,中職數學知識量加大,難度加大,向深度與廣度拓展,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要求更高。因此,中職教師可以從激勵學生信心、夯實基礎、反思學法方面來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保護學生的學習信心
對于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剛開始學習還有興趣,但隨著數學學習難度加大,解題正確率下滑,數學成績上不來,興趣逐漸降低,學習信心不足。所以,一開始保護學生的學習信心很重要。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保持對數學的熱度,以興趣促興趣。比如,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把數學中的選擇題、填空題、證明題等,由易到難,盡量做到規(guī)范、標準答題,從中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領悟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信心,還得讓學生對數學有興趣,認為數學是有用的。數學如果一味地講定理、公式,單純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那么會使部分學生覺得數學就是套公式的計算和證明,慢慢覺得枯燥而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畏懼數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只是講授知識,而且要注意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在課程教學中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社會需求。數學課堂應該適當反映數學歷史、數學應用和數學對推動社會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穿插數學史的教育,包括一些數學思想和定理是如何被發(fā)現的,數學家的創(chuàng)新、勤奮精神,數學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等,滲透數學的人文精神。在數學教材中有豐富的數學史料,教師可以在講課中進行滲透,提高學生興趣,進而喜歡上數學。
“科學技術的基礎是應用科學,而應用科學的基礎是數學”,這句話這肯定了數學在生產力中的巨大作用。數學從古至今大大推動了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財富。尤其是數學運用到計算機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譬如,2019年9月,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王小云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據介紹,王小云教授在密碼學中有開創(chuàng)性地突破,創(chuàng)新了一種全新的密碼分析方式,導致工業(yè)界中被廣泛使用的哈希函數的逐步淘汰,帶來了一場業(yè)界革命。這些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意識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而講述一些數學家孜孜不倦探索定理的故事,不僅能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更能讓學生從中學到數學家身上嚴謹、堅持、創(chuàng)新等優(yōu)良品質,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辛勤和汗水,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
在基礎教學上下功夫
數學離不開計算,中職數學要用到初中數學知識進行運算,可以說初中是基礎,中職是對初中的擴展。譬如,初中數學所學的三角函數只是0°至180°,而中職數學就擴展到任意角的度數,所以,中職教師在一開始就要做好初中和中職數學的銜接工作,幫學生補齊短板。雖然一開始會比較費時費力,但基礎打好了,對以后數學工作的展開大有裨益。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初中知識都講一遍,而是可以針對本章節(jié)的內容,提前把相關初中知識復習一下,讓學生進行回憶,鞏固舊知。比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韋達定理以及一些平面幾何知識等,這些在中職數學中運用比較多,教師可以在課前挑選重點把初中知識復習一下,而不是一上來就講授新的內容,卻把以前的基礎部分一筆帶過。由于中職生基礎差,這些基礎內容一筆帶過對他們來說是比較吃力的,就會造成基礎知識想不起來,新內容也聽不懂。因此,教師要多費一些時間在基礎上下功夫。
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良好審題習慣 相比其他學科,數學學科的邏輯更嚴密,思維更嚴謹,因此在解題時切忌盲目動手,要注重審題,不要漏掉隱含條件,審清題意,尋找到突破點再動手,從而快速解題。規(guī)范解題過程,嚴謹運用文字、數學符號、公式解題,教師根據學生書寫的解題步驟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進行優(yōu)化,刪去多余部分,使解題步驟不斷得到優(yōu)化。對于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問題,可以大屏幕投影進行集體討論,讓學生集體討論、研究,看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怎么改;解答完題目后要進行反思,題目要求是什么,已知、未知和隱含條件有什么,自己是如何找到這道題的解題突破口的;解題過程中運用了哪個公式,為什么要用這個公式或定理。這樣反思解題過程中的問題,有利于發(fā)現問題所在、關鍵所在,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反思意識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生活、學習、工作中都要反思,從而糾正錯誤,獲得經驗。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反思,并適當從旁指點。如在布置作業(yè)時,引導學生反思。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完成作業(yè)情況不一,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在作業(yè)中的題目分類整理出來,包括做錯的、不會的、一題多解的、聽了別人講解才弄懂的等。學生作業(yè)可以先在小組內相互批閱、學習,然后教師把學生互評中的不足之處作為重難點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歸納整理,反思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和解法,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針對性地將數學題進行分類,從作業(yè)中總結解題規(guī)律和技巧,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從而大大提高學習熱情。
學生通過作業(yè)的反思,可以類比和遷移到其他學習任務、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等方面,通過反思鞏固舊知,在頭腦中回憶、思索以前的內容和方法,整理現在所學并進行融合,以達到形成新的知識系統(tǒng),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