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的諸多課程中,物理、化學和生物是為數(shù)不多理論與實驗并重的科目,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實驗課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有利于同學們對單一、片面的理論知識的理解。自主學習是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同學們自發(fā)的、主動地去學習,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們應該運用一些合理的教學方式去提升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對實驗課堂中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了簡略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理化生;實驗課堂;自主學習;實踐研究
一、 引言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學校對初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課也更加重視。實驗課是將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親手應用于實驗之中,用于生活之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帶來的教學效果并能不理想,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今的教學內(nèi)容。因此,教師應該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地接受變?yōu)橹鲃拥貙W習,教師們應該在同學們上實驗課的過程中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他們,讓學生們自發(fā)、主動地聯(lián)系到之前上課學到的理論知識,并應用到當堂實驗中。在實驗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讓同學們?nèi)プ灾鲗W習探索,可以有效地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同學們的團結友愛精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同學們能夠脫離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使其主動愉快、自主地學習。
二、 了解器材,自主設計
了解和熟練地運用器材是在實驗課中自主學習探索的基礎,實驗課堂的器材多種多樣,功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們在課前必須給同學們詳細地介紹每種實驗器材的構造、功能、用途,使用原理、使用方法及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同時也應告誡同學們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珍惜器材、愛護器材。同學們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都來源于課本,不能透徹的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而上實驗課,近距離的接觸這些儀器時,可以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去了解,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們可以利用同學們這種迫切的求知欲,在給同學們講解完實驗儀器的操作、功能、用途及使用原理后,可以讓同學們先自主設計一個實驗。若同學們可以將這種方法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便可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開闊同學們的思維,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習水平。
例如:在上實驗課時,同學們都已經(jīng)學習了這節(jié)課的理論知識。當做物理的“簡單電路的連接”這節(jié)課的實驗時,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電路的連接分為兩種:串聯(lián)、并聯(lián),但不知道他們的區(qū)別在哪里,這時教師們就可以給出要求,讓同學們自己設計電路圖,自己探索。首先,教師們要求同學們設計出使兩盞燈都亮的電路圖,最后教師們在所有人的電路圖中選出幾個來做比較,讓同學們自己討論,自己發(fā)現(xiàn)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最后經(jīng)過同學們討論,得出都是“串聯(lián)”這一連接方式。其次,教師們要求同學們設計出一盞燈亮,一盞燈不亮的電路圖,最后再比較,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是因為電路圖短路了才導致一盞燈亮,一盞燈不亮,有些同學是成功做出了“并聯(lián)”電路圖。最后,教師們可以將第一種連接方式的電路圖和第二種電路方式的連接圖放在一起讓同學們進行比較、觀察,更加深入地理解串聯(lián)、并聯(lián)的區(qū)別。最后有的同學雖然失敗了,沒有連接成功,但是也找到了問題所在。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不僅理解了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區(qū)別,還親自動手設計了電路圖,使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使理論知識得到了實踐。又比如:學習“電磁鐵”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們講解電磁鐵的制作原理,并提供了制作電磁鐵的原材料,讓大家自己動手制作,做好之后可以拿到課堂上給同學們展示,大家互相比較,互相平分,看看誰做出來的更準確、質(zhì)量更好。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使同學們深刻地記住電磁鐵,還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通過了解器材,讓同學們自主設計不僅可以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將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三、 小組交流,自主探索
在實驗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同學們五五分組,當實驗過程中不會操作時,便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最后拿幾個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提倡小組之間競爭,以此來激發(fā)同學們的求知欲。小組交流這種方式為課堂引入了活力,它不僅培養(yǎng)了同學們之間的合作能力,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將傳統(tǒng)師生之間的交流變?yōu)樯g的交流,將個體之間的競爭關系變成了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給予同學們更多輕松、自主的學習空間。在教師們發(fā)布學習任務后,組內(nèi)的每個同學都可以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人人都盡所能的去完成任務,所以這也要求同學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是同學們之間互幫互助互學,彼此之間知識交流的過程。它使每個人都融入了教學任務之中,增強了集體意識,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生物實驗的課堂中,學習“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這節(jié)課時,教師們給每個同學都發(fā)一個牙簽、兩個載玻片,并講述了操作步驟:首先,同學們需要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水,然后用牙簽將自己口腔上皮輕輕地刮一下,再沾到載玻片上,最后用干凈的載玻片將其蓋上。教師們讓同學們按照要求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記錄,在做完整個實驗之后,自己先獨立思考,之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先讓同學們自己思考,使同學們打開自己的思維,只有思維打開了,合作取長補短的目的才能達到。又比如在學習“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這一章時,同學們對鼠婦沒有太多的接觸,而且不知道什么是鼠婦,教師就可以帶領同學們?nèi)ナ彝庥^察、收集鼠婦。去室外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占領一塊一平方米的土地,并記錄下這塊地的地理位置,環(huán)境狀況及鼠婦的數(shù)量,之后進行討論,提出疑惑和問題,最后回到教室進行組間討論,讓同學們自己得到結論,教師再看結果是否正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使課堂內(nèi)容變得豐富,同學們不在枯燥乏味,而且會引起同學們的探索興趣,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還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在化學實驗的課堂中也是如此,學習“水的凈化”這節(jié)課時,教師們在課前要求學生進行獨立制作一個簡易的凈水器,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在分組后,讓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互動,說出自己所制作的凈水器的結構原理和實用方法,經(jīng)過小組討論選出一個最好的,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這樣的小組教學方式不同以往的通過教師直接進行的操作演示,最后直接告訴同學該實驗的實驗原理和注意事項的傳統(tǒng)教學,通過分組教學進行小組交流,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
四、 反思總結,深化實驗
在實驗完成后,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們對自己所做的實驗結果進行反思,并加以總結。在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同學們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認真觀察每一步操作及實驗結果,引導同學們將實驗條件、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聯(lián)系到一起,思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總結出實驗的規(guī)律。這種方法可以使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此實驗,不再是單一的先聽、再做,最后得到實驗結果,開拓了同學們的思維,豐富了同學們的想象力,還可以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學生對實驗的反思和總結,不斷地加深對實驗的印象,從而深化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增加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使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做“凸透鏡成像”這一物理實驗時,大家都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是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呈現(xiàn)出倒立的實像,實像分為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nèi),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虛像越大。在實驗中,把蠟燭放在焦點以內(nèi),觀察到了正立、放大的虛像;把蠟燭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觀察到了倒立、放大的實像;把蠟燭放在2倍焦距以外,觀察到了倒立、縮小的實像。通過這個實驗,同學們在理論之外還可以總結出:1. 1倍焦距是一個轉折點,1倍焦距以內(nèi)是正立的,以外是倒立的。2. 2倍焦距也是一個縮小與放大的轉折點等等。這些都是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思考得出的額外的收獲。在探究“蚯蚓的運動方式”這一生物實驗時,同學們肯定會認為“由于玻璃表面光滑,硬紙板更有利于蚯蚓的爬行,所以蚯蚓在硬紙板上比在玻璃上的運動速度快”,可是實驗的結果讓同學們大吃一驚,與預想的結果恰恰相反,蚯蚓在光滑的玻璃上的爬行速度比在硬紙板上的爬行速度要快很多,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需要同學們進行反思總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效率,經(jīng)過不斷地討論和分析,學生會明白“硬紙板的表面對于蚯蚓的蚯蚓液來說具有吸附性”,實驗結果與預想結果不一樣的關鍵就是硬紙板所導致的,如果將硬紙板換成沒有吸附性的毛玻璃,再次進行實驗驗證,得到的結果會和預想結果一樣,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反思總結,培養(yǎng)學生生物實驗素質(zhì)的同時,還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開拓思維,增強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深化記憶所學內(nèi)容,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 總結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币虼?,在理化生三門課的實驗課堂中,讓同學們自主學習是必要的。給予同學們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可以使同學們能夠自主思考、自行動手,從實驗中獲得一些真理,從而培養(yǎng)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形成一種自主學習能力,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潘菊香.初中物理實驗課堂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4(12):211.
[2]龔孫揚.初中物理實驗課堂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2):330.
作者簡介:
康成元,河南省駐馬店市,河南省西平縣第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