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云
魯迅曾經(jīng)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笔堑模磺腥嗜酥臼慷际菄业募沽?,一切為了民族大義、百姓疾苦敢為人先、甘心奉獻的人更是祖國的脊梁、民族的脊梁。在面對困難之時,他們挺身而出,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為祖國和人民謀福祉,他們才是祖國發(fā)展中的中流砥柱!
在困難面前,民族凝聚力是促使每一個人奮力前進的動力源泉。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fā),在嚴峻的形勢下,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團結到了一起,為這場戰(zhàn)“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真正危難的時刻,民族的凝聚力震撼到了每一個人,也成為了我們彼此互助、共克時艱的滿滿信心與底氣!
很多時刻,艱難、悲傷、恐懼,也會在特定的瞬間讓人感動并心生力量。一位農(nóng)民駕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奔馳數(shù)百公里將種的新鮮蔬菜送到醫(yī)療隊,臨走時只說道:“讓醫(yī)護人員吃一份新鮮蔬菜,他們也是為了救人嘛”;男子從土耳其背回一箱口罩捐贈,當交警問其貴姓時,一句“中國人”感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武漢無名小姐姐每天為醫(yī)院做飯八百份;疑似感染的醫(yī)生依舊堅持為物資車帶路;醫(yī)療隊醫(yī)護人員為省時間穿防護服相互剃發(fā);東航包機護送醫(yī)護人員抵達武漢“送你們出征,也去接你們回來”;“一省包一市”各地醫(yī)療隊陸續(xù)馳援湖北,一位位白衣天使將生死置之度外堅守前線……無數(shù)中國人面對疫情眾志成城,團結在一起??倳心敲匆粋€時刻,讓我們相信善良,讓我們看到每一個人的勇氣。雖然一個人擁有的不多,但他們愿意傾盡所有。在疫情面前,渴望生的希望,敬畏生的偉大,恐懼生的脆弱,哀傷生的無奈……每一種真實的情感,都轉換成了無盡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支撐著我們?yōu)榇蚝眠@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拼盡全力!
民族凝聚力體現(xiàn)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就是奉獻精神。武昌醫(yī)院院長劉智明為醫(yī)院病人的收治情況操碎了心,雖然自己不幸染病,身處隔離病房內,仍然心系病人,不斷地詢問病人情況,最后他沒能逃脫病魔的手掌,不幸離去。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有太多太多的醫(yī)護人員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可一批又一批人不斷請愿爭取去一線抗疫,這些偉大的“逆行者”是最勇敢的人。民族大義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民族凝聚力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需要每一個人的無私奉獻。
我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倒在這場戰(zhàn)役中,在疫情結束后,我們或許會很快沉浸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因為有這樣一些人曾經(jīng)為了我們,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沖在前方。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每一個人,在許多困難險阻面前,一個人總是凸顯著單薄,可當我們團結起來,我們就會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民族凝聚力!
“情”之所至,金石為開,靜待光明到來!
指導老師點評:心中有情,筆下才會有愛。文章讀來讓人淚目,我們惋惜失去,我們祭奠逝去,可是我們總在拼命活下去。2020年,不可忘記,那些人、那些事,需要銘記!小作者以自己細膩的筆觸,梳理著這場災難,反思著生命境遇,滿懷責任意識,滿懷善意與溫暖,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