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琴
預(yù)習思考:
1. 這首詩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春天的綠?
2.仿照《綠》的構(gòu)思和表達寫法,學著寫一段或一首小詩。
這一講我們來學習第3單元,也就是詩歌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閱讀能力目標是:初步了解現(xiàn)代詩歌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感情。
第2課《綠》是一首現(xiàn)代詩,是著名詩人艾青的作品,詩歌寫于1979年2月,詩人艾青去我國南方訪問,在廣州、海口、三亞等地看見了春回大地一派綠色的景象。于是詩人在訪問途中寫下了一系列的詩歌,《綠》是其中的一首。
詩人借“綠”寫詩,不僅描繪了大自然的綠色之美,還熱情謳歌了生氣蓬勃的春天。
這就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詩歌的特點。因為現(xiàn)代詩更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所寫的內(nèi)容具有更豐富的含義。
各位同學在聽講中要努力完成以下兩項任務(wù):
第一,這首詩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春天的綠?
第二,仿照《綠》的構(gòu)思和表達寫法,學著寫一段或一首小詩。
好,下面我們開始學習。
《綠》這一首詩,5個小節(jié),
第1節(jié),寫到處是綠??傤I(lǐng)詩歌內(nèi)容。
第2~4節(jié),寫綠色的豐富。有三個角度的內(nèi)容。先寫綠的程度,深淺濃淡各不相同,再寫綠色充滿了自然空間,最后寫綠色的形態(tài)多樣。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詩歌主體,寫出了綠色的程度、空間和形態(tài)。
第5節(jié),寫綠色在風中飄動。和第二部分內(nèi)容形成互補,從動靜兩個狀態(tài)寫出了綠色的特點。
大概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以后,我們來品味每一節(jié)詩的內(nèi)容和含義。
先看第1節(jié)。詩人這樣寫:
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這一句詩,寫出了綠色的特點。從字面意思看,寫出綠色的范圍很廣,“到處是綠的……”而且有個省略號,好像是綠得無邊無際。但細細品讀,尤其是從“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這個比喻句的語境里,可以品出綠色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綠色來得很快,像綠墨水瓶翻倒一樣,無法阻擋,攔不住。
二是這個綠色是流動著的,像水一樣,正向四周和遠處流去。
三是這綠綠得很鮮艷,像是被綠色的墨水浸染過的,綠得遍地都是。這三種特點都來自于“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的語境,這個比喻太好了!鋪墊出了一個綠色的背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第2~4小節(jié)的內(nèi)容。
我們品讀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
到哪兒去找這么多的綠:
墨綠、淺綠、嫩綠、
翠綠、淡綠、粉綠……
綠得發(fā)黑,綠得出奇。
第一句里的“哪兒”,是指春回大地的大自然。而“這么多”到底有多少呢?往下讀——
隨著詩人的視覺,我們也看到了深深、淺淺、亮亮、暗暗的各種綠色。再憑借我們的經(jīng)驗展開聯(lián)想,就仿佛感覺到這些綠色都是各有所指??!那墨綠的是山巒吧,那淺綠的是楊柳吧,那嫩綠的是小草吧,而這翠綠的應(yīng)該是竹子,淡綠的是菜葉,這粉綠的是草芽。更有奇妙的那濃得變黑的綠,是不是某種千年古樹的綠色呢?真是令人神往呢。
第三小節(jié)寫綠的什么特點?我們一起來讀——
刮的風是綠的,
下的雨是綠的,
流的水是綠的,
陽光也是綠的。
這是一組排比句,排出來的是風中、雨中、水中、陽光下四個不同的方位空間,比來比去都是綠色,仿佛走到哪里,什么時候,都是綠,這綠似乎是流動的,是動態(tài)的。結(jié)合大自然,我們展開聯(lián)想:
微風吹拂,楊柳依依,恍若“碧玉妝成”,風也就變成綠的了;
春雨瀟瀟,草木發(fā)亮,天地綠色一籠統(tǒng),雨也變成綠的了;
流水潺潺,河邊綠柳,倒映在水中,漾起一波又一波的綠色水紋,水也變成綠的了;
陽光融融,普照之處,綠色更加鮮亮,陽光也變成綠的了。
總之,天上地下河里山脈,都充滿了生動無比的綠色。
第四小節(jié)該怎么寫綠呢?大家聽——
所有的綠集中起來,
擠在一起,
重疊在一起,
靜靜地交叉在一起。
所有的綠會集中起來嗎?顯然不是,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既然滿世界的綠色,也就可以滿眼都是綠色。似乎這大自然的綠色都集中到了詩人的眼睛里來了。
于是詩人看到的綠是濃濃的,好像擠在一起,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比如,草地上的小草,就是這樣的綠。
詩人又看到綠是一層又一層地堆積起來的,厚實而好看。比如高大茂密的樹木,像一把把偌大的綠傘,綠葉兒一片蓋著一片,像堆積起來一樣。
詩人看到的綠,相互膠著在一起,靜靜地生長著。比如那綠色的藤蔓就是相互纏繞著生長的。
這一節(jié)詩歌寫的是綠色的生長形態(tài)。
概括地說,第二部分三個小節(jié)分別寫出了綠色的程度、綠色的空間和綠色的形態(tài)。具體表現(xiàn)了綠色的豐富。使綠色之美那么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
第5節(jié),又會寫什么呢?我們來讀——
突然一陣風,
好像舞蹈教練在指揮,
所有的綠就整齊地,
按著節(jié)拍飄動在一起……
這里的“突然”出現(xiàn)的風中綠景,使綠表現(xiàn)出意外之美、奇特之美。
什么叫一陣風?一陣風就是風一陣,風力不能算小,此時詩人的眼中所見的各色之綠,各處之綠,各樣形態(tài)之綠,是怎樣的景象呢?
詩中說仿佛春風是一位出色的舞蹈教練。有教練就有學生啊,這些學生就是自然界所有的綠。風到之處,綠色的秧苗、林間的枝葉,遍地的草叢等等,便在春風拂動中,起起伏伏,富有節(jié)奏地律動起來,就像一支舞蹈隊一樣,姿態(tài)優(yōu)美奇特,該是多么奇特!
可見,這一節(jié)詩歌寫出了動態(tài)中的綠色之美。
最后,要小結(jié)一下《綠》這首詩,從綠的范圍寫起,描寫了綠的程度、綠的空間、綠的形態(tài)、綠的律動幾個角度的美,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和對綠色生命力的贊美之情。
看看這首詩的語言,有排比、有比喻、有擬人的修辭句式,我們怎么能夠?qū)W會這樣的寫法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仿照這首詩的格局和語言表達方式也來寫一寫,也可以寫自然界里的某種色彩。不要怕難。先聽聽老師試著寫下來的小詩。
紅
好像深紅的墨水瓶打翻了,
滿眼是紅……
到哪兒去找這么多的紅?
紫紅、嫩紅、淡紅,
火紅、玫紅、橙紅,
紅中鑲嵌著黃,紅得絢麗。
刮的風是紅的,
下的雨是紅的,
早晨的霧是紅的,
傍晚的露是紅的。
所有的紅都愛“化妝”,
有的變成了一團火,
有的擺出了小小手,
還有的紅排成了一列,
似乎是模特隊,
排著隊在枝條上走秀。
突然一陣風,
一團火好像飛出了火焰,
小小手便向你揮舞,
而模特隊員則是搔首弄姿,
吸引著觀眾贊美的目光。
大家可知道,張老師寫的是什么呢?其實啊,張老師用這首詩的格式,填進了我在楓樹林的觀察所得,表達了對秋天里楓葉紅的贊美之情。雖然有時候也會照著原詩寫幾句,但是寫出了秋日楓葉之美。
你也可以這樣試著寫,比如說寫黃,寫金黃的銀杏葉;寫藍,寫拉薩的天空藍;寫白,寫大雪過后粉妝玉砌的世界。當然,也可以寫“繽紛色彩”,寫春天里的多種色彩。想好了題材,又有了觀察,就可以動筆寫了。寫好以后就可以上傳到群里我們一起分享。
《綠》這首詩,我們就講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