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元前44-前31年間羅馬與喀爾基斯關系析論

      2020-05-13 11:46:54H.A.M.范韋理克

      [荷]H.A.M.范韋理克

      摘要:公元前2世紀末到前1世紀初.塞琉古王朝的崩潰使近東變成了一塊由眾多弱小王國和公國組成的“拼圖”。每一個小國的外交事務都被比其更大更強的臨近政治實體——羅馬和帕提亞操控,喀爾基斯公國即這些被操控的弱小國家中的一個。盡管在公元前1世紀60年代中期,龐培已經將喀爾基斯牢牢地納入了羅馬的勢力范圍.但公元前1世紀50年代帕提亞王國的壯大又重新動搖了喀爾基斯統治者對羅馬的忠誠.這種動搖在前44年至前31年的羅馬內戰(zhàn)期間體現得尤為明顯。關注喀爾基斯公國對羅馬搖擺不定的忠誠及其帶來負面影響,同時,描繪兩者之間的政治關系,可以闡明歷史上羅馬統治的基本特質:羅馬帝國并非像現代國家那樣擁有明確的疆域,它指的是羅馬勢力影響所及的范圍;該范圍囊括眾多與之結盟的弱小王國和公國,羅馬在其中擁有不同程度的權威。

      關鍵詞:喀爾基斯;帕提亞;羅馬共和國;附庸國統治者

      中圖分類號:K545.3;K3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634(2020)01-0134-(08)

      DOI:10.13852/J.CNKI.JSHNU.2020.01.013

      喀爾基斯,一個以喀爾基斯城為中心的小國。它脫胎于塞琉古王國的一部分,甫一出現便受到多股政治力量影響。從公元前1世紀60年代中期龐培對近東地區(qū)進行政治重組,并在敘利亞設立羅馬行省以來,這個小國雖然在名義上保持獨立,實則依附于羅馬。本文試圖通過為數不多的現存史料,縷述喀爾基斯歷代統治者對羅馬依附程度之不同,借此判斷在羅馬帝國控制之下他們權位的本質,同時闡明羅馬統治的基本特質,即羅馬共和國并非像現代國家那樣擁有明確的疆界,它指的是羅馬勢力影響所及的范圍。文章重點論述公元前44年至前31年內戰(zhàn)期間羅馬與喀爾基斯的雙邊關系。之所以選擇這段時期,是因為動蕩的格局尤其能夠凸顯雙方結盟的重要意義。

      一、歷史背景

      在“錫德人”安條克七世(前138-前129年在位)去世后數十年間,塞琉古王國的持續(xù)衰落對近東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塞琉古王國分崩離析中產生的兩個較大的王國——亞美尼亞和帕提亞,成為黎凡特地區(qū)的主要勢力。與此同時,它的崩潰還在敘利亞留下了眾多的小型王國和附屬國。塞琉古王國宗主權在這些小型政治實體內終結的確切情形,由于缺乏記錄我們并不知曉。唯有在猶太王國一例中,我們有幸擁有《馬加比一書》《馬加比二書》的現存記載,以及弗拉維烏斯·約瑟夫斯的兩部歷史作品——《猶太戰(zhàn)爭》與《猶太古史》。它們細致描述了猶太人掙脫塞琉古王朝枷鎖的武裝斗爭。而到這些小型王國掙脫塞琉古統治獲得獨立以后,史料留存狀況就沒那么糟糕了。比如,現存的文字史料側重于描寫黎凡特和小亞細亞東部的塞琉古原先統治地區(qū),以及這些地區(qū)之間的張力和沖突。許多國王和統治者都追求擴張主義,其中被記載最多的無疑是猶太王國哈斯蒙尼王朝的希爾坎努斯一世(前134-前104年在位)、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前104-前103年在位)和亞歷山大·雅尼斯(前103-前76年在位)。

      由于可使用的材料眾多,學者們自然最關注猶太王國從獨立運動到公元前1世紀60年代龐培對小亞細亞和近東進行政治重組的這段歷史。而那些同樣脫胎于塞琉古王國、熱衷于擴張領土的其他政治力量,受到的關注就要少得多,比如喀爾基斯。這個重要但鮮為人知的附屬國在龐培干涉近東事務的前夕(公元前1世紀60年代中期),領土涵括貝卡谷地和毗鄰的黎巴嫩山區(qū),位于特里波利斯和比布羅斯之間的腓尼基海岸的一些無名要塞也可能屬于它。據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記載,那里曾經被帶有伊圖萊亞人和阿拉伯人血統的強盜占據。目前尚難以確定塞琉古王朝何時失去對這些地區(qū)的控制,但為人所知的是,喀爾基斯最早的統治者叫托勒密,是梅奈奧斯之子(除了這一姓氏,我們對他的血統所知甚少)。在史料中,托勒密被塑造成一個雄心勃勃、好惹是非的統治者,他在公元前83年左右試圖占領大馬士革,當時這座城市還在塞琉古國王安條克十二世狄奧尼蘇斯手中。他的企圖以失敗告終。公元前1世紀70年代晚期或60年代早期,他再次嘗試將之納入自己的版圖,但今天并不清楚他最后是否取得了成功。

      對于托勒密的入侵行為,龐培當然一清二楚;他也知道伊圖萊亞人和阿拉伯人后裔的海盜們就居住在腓尼基海岸的堡壘里。因此,公元前64年或前63年,他決定搗毀這些沿海的海盜堡壘。但是,龐培非但沒能除掉托勒密,相反,作為對1000塔蘭特貢金的回饋,龐培不僅承認了托勒密的統治地位,還允許他享有“四分領君主”和“高級祭司”的頭銜,這些頭銜被印制在這位統治者的錢幣上。由此,喀爾基斯加入了龐培在公元前1世紀60年代建構的附屬國網絡——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了便于羅馬(雖然是間接地)控制黎凡特。但隨之而來的疑問是:羅馬對喀爾基斯是否實現了真正的掌控?喀爾基斯是否變成了羅馬的忠實追隨者?

      二、喀爾基斯對凱奇里烏斯·巴蘇斯的支持

      從公元前46年至前44年,敘利亞一直處于動亂之中。龐培的舊部之一,一個名叫昆圖斯·凱奇里烏斯·巴蘇斯的騎兵將領在法薩盧斯之戰(zhàn)后來到提爾,成為一支叛軍的首領。這支叛軍在公元前46年曾試圖行刺敘利亞總督塞克斯圖斯·尤利烏斯·愷撒。這場暴動促使愷撒派遣昆圖斯·科爾尼費奇烏斯、蓋烏斯·安提斯提烏斯·文圖斯和斯塔伊烏斯·穆爾庫斯前去平定叛亂。但他們無一獲勝,因為凱奇里烏斯·巴蘇斯得到了這一地區(qū)王公貴族的幫助。斯特拉波提到,巴蘇斯的盟友有梅奈奧斯之子托勒密,埃米塞努地區(qū)的統治者們,以及一個名叫阿凱達姆努斯的人,據說他是拉姆拜安部落的首領。遺憾的是,現存史料沒有提供更多關于托勒密與巴蘇斯結盟的細節(jié)??柣沟慕y治者或許是向巴蘇斯派出援軍,也或許是給他提供軍事裝備或者經濟物資。由于斯特拉波和其他古代作家沒有給出相應的解釋,所以托勒密與巴蘇斯合作的具體形式及其背后動機均不甚清晰。

      然而,現存的數量不多的材料似乎表明,當時的地緣政治格局在托勒密援助巴蘇斯事件(很可能真實發(fā)生過)中應該扮演了重要作用。從公元前1世紀50年代中期到公元前1世紀30年代末期,羅馬和帕提亞之間的相互猜疑乃至武裝沖突,構成了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兩股勢力的主戰(zhàn)場是近東地區(qū),雙方因此都力圖影響這一地區(qū)的王公貴族、城市和其他政治力量,以確保他們的忠誠。據狄奧記載,帕提亞人在公元前45年派出由國王奧羅德斯之子帕科魯斯率領的后備軍隊去支援巴蘇斯,但是這些隊伍沒等到冬天來臨就撤了回來。帕科魯斯或其他帕提亞將領可能對喀爾基斯、埃米塞努和拉姆拜安的統治者施加了壓力,使其與巴蘇斯結盟。盡管現存材料沒有向我們提供任何關于這些統治者受到政治壓力的直接證據,但是一些有關帕提亞政治影響力在場的跡象確實出現在該地區(qū)另外一個著名的地點:帕爾米拉。阿庇安的《內戰(zhàn)史》記載了帕提亞的影響力在這座城邦里的體現:

      當克里奧帕特拉返航回鄉(xiāng)時,安東尼派遣騎兵去劫掠離幼發(fā)拉底河不遠的帕爾米拉城邦。羅馬人此舉并無充足理由,只是說那里的居民住在羅馬人和帕提亞人的邊界上,同時向雙方示好(因為他們是商人.需要從波斯人那里運來印度和阿拉伯的物資,并在羅馬人的領土內傾銷)。但實際上安東尼是想為自己的騎兵斂財。由于帕爾米拉人提前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們先把生活必需品運到河對岸,然后準備好弓箭——他們天生擅長射箭,以防有人攻擊。騎兵們占領了一座空城,遍尋各處都沒有遇到人,只能空手而歸。

      阿庇安稱,帕爾米拉位于羅馬和帕提亞勢力范圍的交界處,因此它“同時向雙方示好”。很明顯,作者的意思是說這座城邦沒有在羅馬和帕提亞之間選擇一方站隊,兩者各自與它在一側接壤。盡管阿庇安自己認為,安東尼對帕爾米拉搖擺不定的指控并非導致這場劫掠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安東尼想為其軍隊斂財,但阿庇安并沒有否認這一指控本身。因此,帕爾米拉持著搖擺不定的政治態(tài)度可能確切無疑。由于夾在羅馬人和帕提亞人之間,它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唯有如此。也就是說,阿庇安對安東尼蓄意掠奪帕爾米拉一事的敘述表明了一種可能性,即公元前41年時帕提亞人的影響力至少已經擴展到了這座城邦。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在此之前的公元前46年或前45年這一狀況會有所不同。進一步而言,當時羅馬的統帥們在敘利亞北部深陷內戰(zhàn)泥淖,帕提亞人很有可能趁機通過外交手段向西擴展政治影響力,其范圍包括托勒密、薩普希格拉姆斯和阿卡多尼烏斯分別統治下的喀爾基斯、埃米塞努和拉姆拜安。如果帕提亞人真的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他們便不難迫使這三位統治者援助內戰(zhàn)中某個特定的羅馬派系。雖然不能完全肯定帕提亞人是否采取了上述行動,但是他們的確在公元前45年冬天之前從敘利亞撤軍了。我們也不清楚當公元前43年年初與愷撒敵對的卡西烏斯到來之際,托勒密是否仍在參加針對愷撒一派的軍事行動。

      無論如何,到了這年春天,卡西烏斯已經聯合了各派,并獲得對凱奇里烏斯·巴蘇斯、馬爾奇烏斯·克里斯普斯和斯塔伊烏斯·穆爾庫斯原有軍隊的控制權。接管了敘利亞所有軍隊后,卡西烏斯在短短數月內便確立了他在羅馬近東地區(qū)的絕對地位。多拉貝拉的無效侵襲只是阻止卡西烏斯獲得敘利亞至高權力的最后一個障礙。在鞏固其權威的過程中,卡西烏斯統治的弱點也逐漸暴露出來。為了確保軍隊的忠誠——他的地位有賴于此,大量金錢必不可少。因此,他不僅要從羅馬東部行省的城市和地方聚落攫取財源,更將手伸向了當地的一些國王和首領。例如,卡西烏斯向猶太王國征收了700塔蘭特的貢金。而他是否同樣向喀爾基斯的托勒密索要金錢,就不得而知了。從愷撒遇刺到腓力比之戰(zhàn)(公元前42年)這段時期,現存的史料沒有提供關于羅馬和喀爾基斯之間進一步政治互動的有關記載。

      三、在東方的安東尼

      腓力比之戰(zhàn)以后,屋大維回到意大利,著手為退伍士兵分配土地。而安東尼在這一年余下的日子里都留在希臘,并于公元前41年春天向小亞細亞進發(fā),從那里起他又陸續(xù)經過安納托利亞和近東地區(qū)。沿途,他在戎馬倥傯之際還處理外交事務、參與司法審判,并征收用于犒賞軍隊的貢賦。然而,作為三頭同盟之一的安東尼的目標并不止于這些羅馬行省的民眾,地中海東部區(qū)域的一些附屬國都成了他征斂財富的來源。在所有的古代作家中,阿庇安對此記載最為詳細,他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受安東尼政策影響的地區(qū)的不完整名單。其中一些地區(qū),比如加拉提亞和卡帕多奇亞,此時仍然處于本地統治者控制之下,而另一些則部分地或完全地被納入羅馬行省制度。我們尤其感興趣的是關于伊圖萊亞的敘述,阿庇安可能用這一地名來指代在公元前41年由梅奈奧斯之子托勒密統轄的一些地區(qū)。盡管沒有跡象顯示托勒密曾經公開自稱是伊圖萊亞人的領袖,但是顯然正如上述,他的領地除了喀爾基斯城和貝卡谷地以外,還包括部分黎巴嫩山區(qū),許多伊圖萊亞人定居于此。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當時并非所有伊圖萊亞人都住在喀爾基斯統治者治下的地區(qū)。其中一部分人被證實生活在黎巴嫩山脈北部,那里是由另外一位托勒密統治的全然不同的王國,可能以阿克拉為中心。據說其國王是索海木斯的兒子,曾經在愷撒卷入公元前47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王位繼承危機時幫助過他。雖然沒有關于這位國王的其他材料,但是公元前41年他可能仍然在位。當阿庇安提到安東尼向伊圖萊亞強征貢賦時,也許這兩位托勒密統治下的國家都受到了盤剝,不得不上繳財物。但我們還是不能確定現實情形是否的確如此,因為地名“IToupaia”和拉丁文同義詞“Itumea”——盡管很少被使用。

      在不同古典作家筆下可能指代不同的地區(qū)。正如阿利科指出的那樣:“定義一個嚴格或模糊地劃定的伊圖萊亞是不可能的?!币翀D萊亞人居住的土地同時還被其他人占據,這個事實可能進一步加深了分歧。導致這一地理界定困難重重的原因,還包括發(fā)生在黎巴嫩山區(qū)和浩蘭地區(qū)的多次政治歸屬變動。當然,雖然有這些不確定性,但也有可能存在下面這種情況:當阿庇安在前述段落中使用“IToupaia”這一地名時,他指的就是伊圖萊亞人棲身的地區(qū)。如果這樣的話,那么兩位同名的托勒密似乎都沒能避開安東尼強加給安納托利亞和近東的一些附屬國的貢賦。

      無論最終喀爾基斯是否被迫分擔地中海東部許多地區(qū)承受的經濟負擔,安東尼在該地區(qū)搜刮錢財、沒收物資一類的事顯然是毋庸置疑的。面對來自安納托利亞和近東很多地區(qū)的使團,他還處理了相應的司法事務。例如在經過以弗所的時候,一個使團來到他跟前,請求退還卡西烏斯統轄近東時所侵占的土地,釋放被俘的猶太人。安東尼應允了這一請求,并且寫信通知猶太王國的統治者希爾坎努斯。這封信被約瑟夫斯傳播開來。信中包括那些使者的名字,他們列于派給安東尼的使團之中。其中除了保薩尼亞斯之子呂西瑪庫斯、狄奧多魯斯之子亞歷山大以外,還提到了梅奈奧斯之子,一個名叫約瑟夫斯的人。沙利文根據相同父名這一表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說約瑟夫斯可能是喀爾基斯統治者托勒密的兄弟。但這個推論不一定符合實情。因為托勒密從公元前49年起便同哈斯蒙尼王朝的王子安提戈努斯保持良好關系,后者在公元前42年卡西烏斯為了準備與三頭同盟的戰(zhàn)爭而離開近東地區(qū)之后,欲借托勒密之外援推翻希爾坎努斯的統治。雖然托勒密控制猶太王國的企圖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在這場未遂政變中的參與已經表明了他對希爾坎努斯的敵意。因此,托勒密基本不可能允許自己的親屬懷著從安東尼處獲利的目的,成為希爾坎努斯派出的使團成員之一。出現在所謂安東尼致希爾坎努斯的信中的梅奈奧斯之子約瑟夫斯,可能是猶太王國的一位高層人士,或者是一位背叛了托勒密的兄弟,后一種可能性更小一些。

      四、帕提亞人的入侵、托勒密之死和呂薩尼亞斯繼位

      在公元前41年冬天到公元前40年春天之間的某個時候,由帕提亞國王奧羅德斯二世之子帕科魯斯和羅馬叛將昆圖斯·拉比埃努斯率領的軍隊渡過了幼發(fā)拉底河,來到敘利亞行省,他們在那里分道揚鑣。拉比埃努斯與總督盧奇烏斯·德奇狄烏斯·撒克薩交戰(zhàn),后來又穿過小亞細亞繼續(xù)向西進軍。帕科魯斯則從敘利亞往南行進,占領了除提爾之外的其他腓尼基沿海城市,并且和帕提亞總督巴扎法拉尼斯一起入侵猶太王國。據約瑟夫斯記載,當時托勒密可能因自然原因已經去世,其子呂薩尼亞斯繼承了喀爾基斯統治者之位。即位后不久,這位新王似乎就同哈斯蒙尼王朝的王子安提戈努斯締結了友誼——自從公元前49年他的兄長亞歷山大被暗殺,安提戈努斯一直和妹妹亞歷山德拉在喀爾基斯統治者們的庇護下過著流亡生活。也許是為了標志新締結的友誼,呂薩尼亞斯可能曾經許巴扎法拉尼斯以“1000塔蘭特和500名女子”,勸他“先廢黜希爾坎努斯,然后召回安提戈努斯并扶植他登位”。不過,約瑟夫斯在《猶太戰(zhàn)爭》中所講述的這一故事并不完全可信,尤其因為作者在后來的《猶太古史》里稱,是安提戈努斯自己向帕提亞人提出了以女性和財物為交換的構想。

      然而,不管最后是誰做了這些承諾,呂薩尼亞斯顯然是哈斯蒙尼王朝一方的支持者,并且站在當時已經決定立希律為王的羅馬人的對立面。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很難采信狄奧的敘述。如他所言,扶持呂薩尼亞斯為王的是安東尼。他在記敘呂薩尼亞斯被處死一事,以及其他發(fā)生在公元前36年的事件時,提到了這一背景。因此,呂薩尼亞斯所謂的繼位時間應早于公元前36年。這位喀爾基斯統治者可能在公元前38年羅馬總督普布利烏斯·文提狄烏斯·巴蘇斯將帕提亞人逐出敘利亞之后,就終止了對安提戈努斯個人的支持,以及對哈斯蒙尼王朝一方整體的支持。這種忠誠的轉移也許促使安東尼承認呂薩尼亞斯作為喀爾基斯國王的身份,允許他繼承其父親在貝卡谷地和黎巴嫩山區(qū)的遺產。但是那樣的話,我們是否會預料到呂薩尼亞斯最終沒有在錢幣上公開展示他的新名分?這可是迄今為止用以廣泛傳播公共形象的最實用、最有力的媒介。在可以被歸入其統治時期發(fā)行的有限的錢幣樣式中,無一能證明呂薩尼亞斯被授予了王位。相反,在兩種明確提到他的名字的錢幣上,所用的頭銜與其父一致:“四分領君主”和“高級祭司”。很顯然,由于這兩套錢幣的發(fā)行時間未知,不能否定它們是在所謂安東尼立呂薩尼亞斯為王之前被鑄造的。另外兩種屬于呂薩尼亞斯統治時期的錢幣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年。所以,提到他這兩個頭銜的錢幣很有可能也是在同年鑄造而成的。由此,我們無法駁倒狄奧對于安東尼授予呂薩尼亞斯王權的敘述,特別是因為波菲利也提及了作為國王的呂薩尼亞斯,雖然是在不同文本之中。

      五、被克里奧帕特拉兼并的喀爾基斯

      無論呂薩尼亞斯是否被安東尼授予國王頭銜,可以確定的是他沒能享受多久權位??赡茉诠?7年安提戈努斯被擊敗和處決之后的某一年里,安東尼處死了呂薩尼亞斯,并把他原來的土地賞給了托勒密王朝的女王克里奧帕特拉。她在喀爾基斯及周邊地區(qū)的所得僅僅是安東尼賜予她的更加廣闊領土的一小部分而已。克里奧帕特拉似乎懷揣著把她的王國擴張至近東地區(qū)的抱負,那些地方曾經是托勒密王國的領土。據約瑟夫斯記載,她“指控托勒密之子呂薩尼亞斯引入了帕提亞人,違背羅馬政府的利益”。我們尚不確定安東尼最后是否被這番說辭打動,因而把呂薩尼亞斯趕下臺。雖然有充分的跡象表明呂薩尼亞斯與安提戈努斯交情匪淺,但缺乏能夠佐證“呂薩尼亞斯引入了帕提亞人”這一說法的有力證據。根據我們所掌握的史料,這位喀爾基斯的統治者可能最多只是勸說帕提亞人支持安提戈努斯爭奪猶太王國的王權。而且,如果呂薩尼亞斯在公元前40年和安提戈努斯結盟之后,仍然被安東尼扶植上位的話,那么安東尼因他支持帕提亞入侵者和哈斯蒙尼王子而產生的任何不滿情緒一定已經平復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呂薩尼亞斯支援帕提亞人,至多不過是革除和處死他,以及隨后將喀爾基斯賜給克里奧帕特拉的借口罷了。不過,也不能排除呂薩尼亞斯積極參與同帕提亞人結盟一事的可能性,或許正因這些原因,安東尼滿足了克里奧帕特拉除去呂薩尼亞斯的愿望。

      這位埃及女王一直控制著安東尼贈予她的這些領土,直到公元前31年的亞克興之戰(zhàn)。學者已經證實,一個名叫芝諾多羅斯的人在此之后接管了喀爾基斯。目前已知他最早的三套錢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年或前30年,上面除了這位新統治者的圖像外,還有屋大維的肖像。關于芝諾多羅斯,約瑟夫斯在一段關于公元前1世紀20年代中期奧古斯都贈予希律領土的文本中告訴我們如下信息:

      有一個名叫芝諾多羅斯的人租用了呂薩尼亞斯的領土,但對收入不甚滿意,于是他通過在特拉可尼雇傭匪幫的方式來增加收入。那個地區(qū)的居民鋌而走險,搶劫大馬士革人的財物,而芝諾多羅斯不但不制止他們.自己還參與瓜分贓物。周邊地區(qū)的人們遭受這一巨大侵害,便向他們的長官瓦羅抗議,央求他寫信給奧古斯都.向后者匯報芝諾多羅斯的惡行。當這些報告?zhèn)鞯綂W古斯都耳中后,他回信說要驅逐這些匪幫,并將這塊領土賜給希律,以便通過希律的管理,使特拉可尼不再成為鄰邦的煩擾。

      芝諾多羅斯租用的領土無疑就是喀爾基斯,它在公元前1世紀30年代曾經處于呂薩尼亞斯治下。約瑟夫斯沒有說清的是,芝諾多羅斯從誰那里租用了上述土地?沙利文認為,依照這段文本和《猶太戰(zhàn)爭》中更早的類似敘述,芝諾多羅斯是從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那里租來了喀爾基斯,希律以同樣的方式向她租回了杰里科附近的香脂樹林。然而,筆者認為,約瑟夫斯《猶太戰(zhàn)爭》和《猶太古史》中的相關文本并不支持這一解釋。根據其統治時期的錢幣,芝諾多羅斯同樣享有“四分領君主”和“高級祭司”頭銜,而屋大維也出現在他的錢幣上,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從屋大維處獲得了喀爾基斯。另外,約瑟夫斯在前引段落中明確講到,芝諾多羅斯為了填補租用土地導致的財政赤字而組織搶劫行為,促使那些受到侵擾的人們向長官瓦羅申訴,后者將之匯報給奧古斯都。所以約瑟夫斯似乎已經闡明,芝諾多羅斯是在奧古斯都治下租用了原屬呂薩尼亞斯的領土。于亞克興打敗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之后,屋大維需要決定位于黎凡特和小亞細亞的領土的未來,它們原先在公元前37年或前36年被賜予這位托勒密女王。我們可以想象,當時他選擇了芝諾多羅斯擔任統治者,并以租用的方式讓他占有喀爾基斯。雖然不能排除芝諾多羅斯在托勒密王朝統治時期便已參與對喀爾基斯統治的可能性,不過更有可能的情況是,直到公元前31年為止,埃及女王和她的下屬們始終直接統治著呂薩尼亞斯曾經控制的領土。

      六、結語

      在我們現存的史料中,沒有關于羅馬和喀爾基斯之間政治互動的完整記載。正因如此,也因其地理面積較小,二者關系的許多方面并不為人所知。面對龐培派的凱奇里烏斯·巴蘇斯和愷撒派將領們之間的沖突時,喀爾基斯可能迫于來自帕提亞帝國的壓力,站到了凱奇里烏斯·巴蘇斯一邊。數年后,呂薩尼亞斯得到安東尼的扶植,成為喀爾基斯統治者。呂薩尼亞斯可能在公元前40年至前38年帕提亞人入侵時與之結盟,而他后來也可能因為被指控為支持帕提亞人而遭受了致命打擊。從公元前44年至前31年,喀爾基斯一直夾在羅馬和帕提亞中間,而且似乎站錯了隊。其統治者的不可靠性和動搖態(tài)度也許可以解釋羅馬對它的最終處置。

      惠水县| 乌拉特后旗| 工布江达县| 双牌县| 栾川县| 榆林市| 定日县| 凤阳县| 白银市| 布拖县| 漳平市| 肥城市| 丰都县| 昌平区| 青川县| 富裕县| 台南市| 定南县| 新郑市| 印江| 隆德县| 客服| 孟州市| 新闻| 石城县| 兴安县| 平乐县| 灵川县| 吉安市| 双桥区| 泗水县| 红桥区| 精河县| 吉林市| 凤阳县| 南郑县| 哈尔滨市| 仁怀市| 罗平县| 宽甸|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