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因為家里沒有井,所以燒飯澆地都得到別處井里去挑水。為此,他家專門雇了一個人。后來,他家打了一口井,再也不用雇人了,于是逢人便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得了一個人(省了一個人工)?!庇腥寺犃艘院?,以為丁家打井時挖出一個人來,所以當成怪事到處傳播。很快地,宋國人就都知道了。
最后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里,國君感到奇怪,就派人到丁
家去訪查。丁家主人說:“我是說,打井等于省出一個人的勞動力,并不是說從井里挖出一個人!”
源自《呂氏春秋》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繼位,他像秦始皇一樣大興土木。有一次,秦二世打算用漆把城墻刷一遍。伶人優(yōu)旃知道以后說:“用漆刷城墻,這很好?!鼻囟绬査骸昂迷谀睦??”他回答說:“用漆刷城墻,雖然對老百姓沒有什么好處,可是對國家卻很有利。因為城墻刷得光光的,敵人來侵犯時就爬不上去了。如果要動工的話,刷漆是很容易的,可就是很難找到那么大的陰干室呀(因為刷上漆后必須在陰干室里晾干)!”秦二世聽出優(yōu)旃是在諷刺自己,于是就打消了漆城的念頭。
源自《史記·滑稽列傳》
晉代的時候,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也特別喜歡書法。他廢寢忘食地向父親學(xué)習(xí)書法,用了成堆的紙、成缸的墨。有一天,他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字,拿給父親去看。父親端詳了一會兒,提起筆在“大”字底下加了一個點,變成了一個“太”字,王獻之把“太”字拿給母親去看。母親也擅長書法,她揣摩了很長時間,對兒子說:“你的功夫還不夠啊,整個‘太’字只有底下的一個點像你父親寫的?!闭f完,母親在“太”字的旁邊題了兩句詩:“吾兒廢盡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王獻之后來發(fā)奮練習(xí),終于也成了大書法家。
有一位長者,派人到果園去買水果。長者對被派的人說:“到了果園,千萬要把甜美的水果買回來!”被派的人到了果園,果園主人對他說:“我的果子個個好吃,沒有一個是壞的,你嘗一個就知道了?!比ベI水果的人說:“只嘗一個不行,必須一個一個地嘗;若是只嘗一個,怎么能知道其他果子是好的呢?”于是,他就把果園的果子挨個咬了一口,最后把果子買回家來。長者看到果子都是被人咬過的,就一個也沒有吃,最后把果子都扔掉了。
源自《百喻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