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要]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普遍因負擔過重,難以充分發(fā)揮自身才能,造成教師教學效能降低,因此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要注重為教師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改進教研機制,優(yōu)化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人人關愛教師的社會環(huán)境氛圍,建立有效的減負機制,使教師回歸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減負;增效;策略
近幾年來關于為教師“減負”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中小學教師承擔過重的負擔,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的提高,造成教學效能的下降,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廣大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增加了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不利于中小學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等各方面都應關注教師的減負增效問題。
一、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的表現(xiàn)形式
通過對部分中小學的調(diào)研可看出,教師負擔過重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些過重的負擔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教學任務非常重
雖然國家提倡素質(zhì)教育和實施新課改已經(jīng)很多年了,但在一些學校中應試教育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追求“分數(shù)”仍然是學校、學生、家長的主要意愿,增加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課后作業(yè)和各種考試的批改時間和勞動強度,造成教師身心疲憊。
(二)非教育教學任務較多
教師除了教學任務外,教育部門或?qū)W校還要求教師定期上交教學計劃、教學論文、教學反思、讀書體會、聽課筆記,以及各種學生信息統(tǒng)計表格、成績統(tǒng)計表格,做好迎檢評比準備工作、接待家長等眾多非教學任務。
(三)教師心理壓力比較重
很多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和教師工作期望值的提高,以及個別學校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等,給學校教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每個教師深感稍不留心,一些微小的問題就會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社會對教師期望太高,讓教師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中小學教師減負增效的對策及建議
(一)回歸教書育人本質(zhì),營造輕松工作氛圍
要為中小學教師減負,需要減少教師不必要的工作負擔,給教師較大的工作自主權(quán),讓教師在愉快氛圍下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1.回歸教書育人本職工作。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中、小學校中,幾乎每個教師都承擔著一些本職工作以外的不合理負擔,工作職責范圍不斷擴大,造成工作的時間逐漸增加。如,許多教師要經(jīng)常進行各種表格登記、完成一些評比迎檢、做一些形式化的培訓或研究等,從而造成教師負擔加重,而減少這些不必要的工作,讓教師回歸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是減輕教師負擔的重要方法。為此學校領導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教書育人以外的不必要工作,實施寬嚴結(jié)合、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給教師一定的工作自主權(quán),使教師真正把精力與心思用在教書育人上,就能較好地減輕教師負擔。
2.營造輕松愉快工作氛圍。要為中小學教師減負,還要注重為教師工作營造輕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和氛圍,讓每位教師過得既充實,又輕松,才能從心理上減少教師工作疲勞感。例如,學校可增加文體活動,要求師生共同參與,可開展歌詠比賽、節(jié)日演出、書法比賽、各種球類體育比賽、教學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每位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藝,在活動中鍛煉身體、愉悅身心,再以飽滿的工作狀態(tài)投入教學中。
(二)改進學校教研機制,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減輕中、小學教師的負擔,還要注重從“增效”上下功夫,這樣能減少工作時間,保證在工作時間內(nèi)完成當天任務,減少加班時間,有利于為教師增加業(yè)余生活時間,消除或緩解教師的身心疲勞,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1.改進教研機制,提高教學效能。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效能,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模式、方法,運用高效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教學成效,有利于減少低效或無效教學時間。如,可采用“三環(huán)六步”教學方式,即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合作、點撥、展示”三個環(huán)節(jié),采用“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當堂展示、互動探究、課堂訓練”六個步驟,就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準備過程中,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合作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共享教研成果、分享教學智慧,就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準備效率。
2.培養(yǎng)能力素質(zhì),優(yōu)化教學任務。提高教師的教學效能,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隨著教學能力的提升,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能,有利于減少教學時間,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能縮短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時間。因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掌握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為提高教學效能奠定良好基礎。每個教師還要學會優(yōu)化教學任務的策略,通過合理安排工作流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等,來實現(xiàn)教學效能的提升。
(三)優(yōu)化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人人關愛理解教師
要減輕中、小學教師的負擔,還需要教育部門和各學校從增加教師負擔的源頭抓起,認真清理不合理的負擔,才能真正地做到減少教師的負擔。
1.優(yōu)化教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對一些學校教師的負擔情況調(diào)研來看,不少學校經(jīng)常存在著“沒完沒了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經(jīng)常上報各種材料、應付不完的評比檢查”,這些任務造成很多教師“忙而無效”,既對教學無益,又增加了教師的負擔。因此減少教師負擔,需要從上級教育部門、各學校進行綜合治理,真正解決形式主義的問題,杜絕無效和不必要的檢查評比與考核,優(yōu)化學校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資源共享的信息管理機制,從而減少教師不必要的工作。
2.形成關愛教師的氛圍。教師雖然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與崇高使命,但每個教師也是社會的普通一員,在工作之余也需要愉快的生活,因此應呼吁全社會每個人,多給教師一些理解,少給教師提出一些要求,以此減少教師的一些工作壓力,這樣有助于緩解教師的心理負擔。對此,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會的作用,讓學生家長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承擔一部分對學生的課外管理與教育職責,這樣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共育的良好局面,從而提升育人質(zhì)量。
(四)完善減負配套制度,建立相關問責機制
要減輕中小學教師的負擔,既需要從人為的因素上采取措施,也需要從制度上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使教師的減負建立起管用的長效機制,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教師負擔過重的問題。
1.理清教師工作職責。造成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學校對教師的工作職責不明確,沒有嚴格理清教師的本職工作,許多與教學無關的工作,占用了教師大量的時間,使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作業(yè)批改等方面的工作只能加班完成,因而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此需要學校認真理清教師的職責范圍,特別是對班主任,更要減少一些評比、迎檢類等形式主義的工作,減少各種表格統(tǒng)計類和各種材料的上報工作,使班主任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與管理,學校要完善為教師減負的各種制度,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手段,實現(xiàn)資源共享,從而使教師減負得到保障。
2.建立相關問責機制。為了真正杜絕和減少教師的不合理負擔,需要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建立起對教師減負不利的問責機制。對造成教師負擔過重的相關人員追究責任,這樣才能使教師的減負得到有效落實。同時還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維權(quán)意識,運用法律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quán)益,對此學校應充分發(fā)揮工會的作用,工會應按照《教育法》《教師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guī)來維護教師的休息時間、勞動報酬等,以此來保證教師減負機制的真正形成。
三、結(jié)語
總之,教育作為國家強盛的基礎,教師作為教育成敗的關鍵,為教師教書育人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智慧。因此,從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到全社會,每個人都要關心、關愛教師,積極為教師減負,以此來促進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