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妙 湯麗月 李阿麗
潛艇屬于復合型強應激源,可在溫濕度較高、噪音大的環(huán)境下進行水下航行,而且潛艇內部空間狹小、封閉性較強、光線較差[1]。因此,長時間航行會給潛艇艇員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生理負荷,多數潛艇艇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睡眠質量差不僅會導致人體記憶力下降,還會降低人的注意力和警覺性,長期下去加速衰老,影響身體健康[2]。因此,對于出現睡眠障礙的潛艇艇員加強治療,對改善其睡眠質量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在此次研究中,以出現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礙的潛艇艇員為觀察對象,對其實施相應的治療措施,分析非藥物干預對潛艇艇員睡眠狀況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睡眠障礙潛艇艇員80例為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年齡22~44歲,平均年齡(36.7±4.6)歲;工作時間1~10年,平均工作時間(6.4±2.3)年;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0.8)年。觀察組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7.1±4.4)歲;工作時間1~11年,平均工作時間(6.8±2.1)年;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0.9)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可比性。研究入選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且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合并有嚴重的心、腎、肝、肺功能障礙,或未接受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患者睡前可口服阿普唑侖,初始劑量為0.2~0.4 mg/次,待患者耐受性增強時,可逐漸加至0.4~0.8 mg/次,連續(xù)治療12周。觀察組采用非藥物干預,具體的干預措施為: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如睡前1 h聽舒緩、輕松的音樂,上床后不玩游戲、不看書等。睡前0.5 h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消除疲勞,促進睡眠。潛艇艇員在日常生活中可適當加大運動量,以便睡前產生疲勞感,有助于更快進入睡眠。另外,睡前不宜做劇烈運動,以免神經亢奮,不利于睡眠。飲食方面要避免睡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影響睡眠。可適當飲用牛奶,促進睡眠。睡前進行呼吸放松訓練,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仰臥后,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進行有節(jié)律的深呼吸,放松肌肉,使自身身心達到高度放松,以促進睡眠。呼吸頻率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調整。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潛艇艇員干預前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改善狀況和治療總有效率。PSQI指數評估內容主要包括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入睡時間、催眠藥物、睡眠效率和日間功能障礙7項,每項最高分值為3分,總分值為21分,PSQI評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好。
1.4 療效判定 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PSQI評分降低<25%;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PSQI評分減少25%~49%;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PSQI評分減少≥5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各項數據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處理,潛艇艇員PSQI評分改善狀況用(±s)表述,t檢驗;治療效果用率表述,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潛艇艇員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表1)兩組潛艇艇員臨床干預前PSQ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行非藥物干預后PSQ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潛艇艇員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表2) 兩組潛艇艇員在采取不同的治療干預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潛艇艇員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1 兩組潛艇艇員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單位:分
?
表2 兩組潛艇艇員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潛艇艇員長期在水下工作,日常訓練任務又比較繁重,導致其生理和心理承受壓力巨大,部分潛艇艇員甚至出現抑郁的情緒,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4]。再加上潛艇艇員工作的環(huán)境較差,如船艙內噪音大、地方狹小、溫度高等,而且潛艇艇員工作時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導致其精神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日常休息時間又比較少,很容易造成潛艇艇員出現入睡困難、失眠等睡眠問題[5]。因此,對于已經出現睡眠障礙的潛艇艇員,還要加強對其進行治療干預,以減輕患者的失眠癥狀,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由于潛艇艇員工作期間時刻處于高應激狀態(tài),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睡眠不規(guī)律,睡眠時間不足等,導致潛艇艇員的睡眠質量明顯下降[6-7]。而在選擇相應的干預措施時,還要分析潛艇艇員出現睡眠障礙的具體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和干預。本次研究以潛艇艇員為觀察對象,對其進行臨床干預,結果顯示采用非藥物干預的觀察組潛艇艇員PSQI評分明顯低于采用藥物治療的對照組,且觀察組潛艇艇員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說明采用非藥物干預,能有效緩解潛艇艇員的失眠癥狀,改善其睡眠質量,提高治療干預效果。潛艇艇員在水下密閉的環(huán)境內,艙內噪音大,晝夜顛倒,光照條件差,精神壓力又大,很容易出現失眠,情緒抑郁等問題,導致其睡眠質量變差[8]。長時間睡眠不足,又會導致其免疫功能和記憶力下降,學習、工作效率低下。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影響潛艇艇員的心理健康,又進一步影響潛艇艇員的睡眠[9-10]。而采用西藥進行治療,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潛艇艇員失眠的現象,但長期服用西藥會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相對較低。非藥物干預通過培養(yǎng)潛艇艇員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作息習慣,加強飲食營養(yǎng),重視運動等措施,能增強潛艇艇員自身免疫力,同時對其進行呼吸訓練,幫助潛艇艇員放松身心,能有效減輕潛艇艇員的精神壓力,有助于改善潛艇艇員的睡眠質量,起到良好的助眠作用。
綜上所述,潛艇艇員采用非藥物干預的方式,可明顯緩解潛艇艇員失眠的癥狀,改善潛艇艇員睡眠障礙,提升潛艇艇員的睡眠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