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啟智
有些時候,我們很想達成一樁心愿,當今天、這個月甚至今年都沒能實現(xiàn),為了淡化惋惜遺憾,很有可能哈哈一笑說:“來日方長!”
親鸞上人是日本著名禪師。九歲那年,他下定出家決心,請慈鎮(zhèn)禪師為他剃度。慈鎮(zhèn)禪師問他:“你這么小,為什么要出家呢?”親鸞說:“我雖然只有九歲,父母卻已雙亡。我不知道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為什么我一定非要與父母分離?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這些道理?!?/p>
慈鎮(zhèn)禪師說:“好!我愿意收你為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為你剃度吧!”
親鸞卻說:“師父!雖然你說明早為我剃度,但我終究是年幼無知,我不能保證自己出家決心是否可以持續(xù)到明天。而且,師父年紀這么大了,你也不能保證是否明早起床時還能活著吧?”
慈鎮(zhèn)禪師聽完,不禁拍手叫好,滿心歡喜道:“對!你說的話完全沒錯,現(xiàn)在我就為你剃度!”
親鸞之語從表面上看,流露世事無常、不幸與明天不知哪一個先到的悲觀情緒,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其實從骨子里洋溢活在當下、立足現(xiàn)在、珍惜今天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難怪親鸞后來成為著名禪師,小小年紀便有極深的慧根。
某位老師、長輩或者朋友對你有恩,那就要從現(xiàn)在開始感恩。不一定“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果你還沒有“涌泉”的能力。但感恩之心可以讓對方感受到,哪怕事隔多年僅有只言片語的問候。
我上初中時,家境貧寒,教語文的石老師借給我4元錢交學費。后來我拿著母親賣雞蛋的錢去還他,但他堅決不收,叮囑我別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要專心讀書,爭取“跳農門”。他當時月工資也就是五六十元,而且是“半邊戶”,家里條件并不好。后來,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如愿以償考上師范。參加工作后,我時不時想起恩師,幾次打算去看他,卻始終未成行。參加工作十年后,我被調到鎮(zhèn)政府寫材料。有一年的五一前后,我去一個村茶場調查春茶上市情況,突然就看到了石老師——因為勤工儉學緣故,他帶學生從另外一個鄉(xiāng)鎮(zhèn)趕過來采茶——老師依然目光炯炯有神,只是頭發(fā)掉了不少,已經(jīng)謝頂。久別意外重逢,師生都十分激動。第二天晚上,我在鎮(zhèn)上環(huán)境最清靜的餐館宴請恩師,陪他喝了兩杯酒。臨別,我又送他兩斤剛上市的春茶,還說過段時間再去登門拜訪。沒想到這一面,竟是我畢業(yè)十多年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與石老師見面——不到半年,石老師就因病駕鶴西去。
小時候,舅舅常年為我家草房檢修漏子、幫我家犁田耖田,對我有撫養(yǎng)之恩。當我長大成人,尤其是十多年前來到深圳闖蕩后,越發(fā)感到舅舅對我恩深似海。盡管不?;丶遥扛粢粌蓚€月總要打個電話,向舅舅問安。逢年過節(jié),也會寄幾百元錢給舅舅。去年十一休假回到老家,第二天我就去看舅舅。聽說他生病住院剛出院,我不禁打了個冷顫,我怕“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又在我們舅甥身上應驗。當時沒有多少現(xiàn)金,我只掏了200元塞到舅舅手里。返回深圳后,大概在去年十二月上旬,我又微信轉賬1000元給表弟媳,托她取現(xiàn)給舅舅送去,讓舅舅買點肉菜改善生活。又過了一個星期,打電話詢問舅舅身體狀況,舅舅第一句話就問:“你咋寄這么多錢給我?”電話中,舅舅聲音洪亮清晰,我根本感覺不到他已重病在身。半個月后,舅舅因肺癌晚期不幸撒手人寰。此時,距離過年只有二十天。當妹妹微信告知噩耗,我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所幸,在舅舅生命的最后時光,作為他唯一的外甥,我給了他最后的溫暖、最后的安慰……
很多事情一旦決定去做,或者覺得應該去做,那就要盡快將想法化為行動。如果你喜歡唱歌,那么從今天起,就要抽空練習;假如你想成為作家,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把閱讀與寫作化為生活習慣;如果你要對父母表達孝敬之意,切莫把孝心推到明天……若總是“按兵不動”,寄希望于來日,恐怕很多夢想目標都將遙遙無期。
因為,人世間沒有那么多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