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寅
【摘 要】初中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科學教育對初中生的發(fā)展起到關鍵作用,如何有效地進行初中科學教學,在教育領域已經引起了關注。我國科學教育起步比較晚,很多問題的探討還不夠成熟。因此,提升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效性是近年來我國教育關注的重點問題,而生本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用,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科學教學;生本理念;應用
初中科學教學中結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知識,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科學知識基礎。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結合生本理念,有助于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在生本理念下,教師在科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生活經驗角度出發(fā),在教學模式上革新。
一、生本理念下初中科學教學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生本理念下,教師在科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在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下,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二)發(fā)展性原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科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升。通過科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活動性原則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居于主體地位,科學學習需要在探究中進行,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探究氛圍,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在學習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探究中的體驗。
二、生本理念下初中科學教學構建
(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其中。這個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將被動灌輸改變?yōu)橹鲃犹骄?。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讓學生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探究。教師掌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后,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例如在講解《測量水的溫度》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不急于講解,讓學生拿到溫度計后,觀察溫度計。
教師:同學們,你們觀察溫度計,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學生A:老師,溫度計表面有很多刻度都是一樣的刻度。我把手指按在溫度計的液泡上,紅色液體上升了,我松開手后,紅色液體又下降了。
學生B:老師,我用溫度計測量了自己的體溫。
在這樣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溫度計是結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制作的,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科學使用的方式,同時在溫度計使用中,要愛護溫度計。
(二)單元起始課教學
在單元起始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向學生交代本單元主要學習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后續(xù)的學習產生興趣。通過這一課程的開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地球表面的地形》這一單元起始課程開展中,教師就可以按照教材內容,介紹地球上常見的地形與特征,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地形圖的觀察,掌握信心,對世界地形有大致的了解。教師在本單元學習中,使學生對地表物質有基本了解,激發(fā)學生的討論與思考。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播放山地、盆地、沙漠、高原等地形的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
教師:同學們,你們認真觀看視頻,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各類地形的特征。
然后教師讓學生上臺陳述他們的觀點,教師將學生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通過視頻觀看的方式,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特征,那么我們下一步通過地形圖的閱讀,更加細節(jié)化的分析地形。
學生通過地形圖的觀察,掌握地球上地形的分布特征。教師在科學課堂上,讓學生自己觀察地形圖,通過指導和評價的方式,使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交流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活動中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技能,實現(xiàn)生本理念的應用。
(三)實驗探究課的教學
實驗探究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在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獲取知識,形成積極的思維方式。實驗探究結合實驗過程,也涉及到問題的提出和結果的假設。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實驗探究課程教學,可以挖掘學生的科學潛質。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實驗探究的能力。重視實驗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初中生在實驗探究中會產生個體差異性,將實驗過程交給學生,教師加以指導,可以幫助學生。例如在講解《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這部分內容中,學生掌握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作用。教師可以結合交流和探究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程。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將方案寫在紙上。
教師:同學們,你們將方案貼在黑板上,分別將坡度因素、雨水因素、植被因素等粘貼。我們在進行侵蝕的對比試驗,將塑料盒、土、蔥和噴水器等作為工具。
學生通過對土地坡度、雨水量和植被覆蓋率因素探究中,獲得結論。
教師:同學們,我們剛才的實驗存在一定不合理的地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么?
學生A:老師,我們小組主要是探究坡度因素,分析到坡度越大,那么土地受到侵蝕的程度也就越大。我們借助對比的實驗分析,設計了三個坡度,分析降水的形成。我們的實驗變量是坡度,不變的條件是降水量,但是如果土地比較松,也會導致沖垮。
學生B:老師,說到土地疏松問題,我認為也非常有道理。
教師:你們是怎么想到土地疏松問題的呢?
學生C:我經??吹诫娨暲飳⒛嗍鳎褪且驗橥恋胤浅J杷蓪е律襟w滑坡。
在本次的實驗課程開展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使得探究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結合學生的情況,確定教學內容,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融入到實驗探究中。
(四)設計與制作課的教學
在對《減少土地侵蝕》這節(jié)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講述設計和建造家園,暴雨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產生什么影響。這兩個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大自然的活動,使得學生了解人類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在制作課程中,教師要講授技巧,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明確教學的目的和方向。
教師:同學們,你們建造什么樣的地形,采用什么材料呢?教師通過問題的提出,是設計與制作變得更加有趣。與傳統(tǒng)的課程相比,制作課程的時間有限,學生的參與度不足。新的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參與。學生在設計制作中,設計了家園模型,并且模擬大雨發(fā)生的情況。
(五)單元復習課的教學
在單元復習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對整個單元中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在傳統(tǒng)的單元復習中,一般都是教師講課,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這樣的復習效果不好,教師也比較累。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復習。思維導圖是一類形象的思維工具,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各級的主題關系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記憶。采用思維導圖進行單元復習,使學生對學習思路進行整理。在思維導圖制作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學習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性東西。
三、結語
生本理念符合新形勢下教育理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習和思考能力。生本教學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用,通過具體的學科結合,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并且順應深化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實施。生本理念非常適合初中科學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提升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態(tài)度。在初中科學教學中,通過生本理念教學,使得對比試驗和模擬試驗更加直觀,使得教學更加生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1]陳連松.以生本理念為引導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09.
[2]高海霞.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7):111~112.
[3]周宏偉.淺議立足生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36,138.
[4]王全樺.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課教學探究[J].甘肅教育,2019(17):183.
[5]葛曉偉.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管理體系轉型發(fā)展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3):89~90.
[6]布光達.生本理念指導下當代教育管理體系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