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燦峰
【摘?要】初中學生經(jīng)過小學系統(tǒng)教學,積累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具備學習自主能力和自制能力,能夠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學習是一項主觀行為,只有學生具備學習資源,進行良好的自我學習管理,方可取得良好實效。初中學生正值世界觀和學習習慣形成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和學生發(fā)展的引路人,有必要輔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自我管理意識,重視學習的意義,才能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奮發(fā)向上地參與教學活動。層級管理是目前有效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教學模式,其良好的運作對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和學生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班主任;層級管理;自我管理
班級層級管理是在班級范圍內(nèi)制定管理層級制度,各層級之間相互明確權(quán)利和職責,通過各自分工明確自身的責任,以此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層級管理制度在班級中的落實,有利于讓學生在集體管理過程中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通過以身作則來形成自我管理意識。自我管理意識的形成對學生短期成績的提升和未來開展深入的學習有重要作用,班干部作為層級管理的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曾任班干部的學生具備服務理念和溝通能力,具備自我管理能力,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行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習的提升。學生具備自我管理意識,能夠緩解班主任的管理壓力,減少管理負擔和精力投入,營造和諧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過程中,層級管理問題所在
(一)分層溝通造成溝通障礙,導致教師對本班學生缺乏了解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視師尊生卑,教師地位崇高,強調(diào)教師的絕對權(quán)威,導致學生遇到問題害怕尋求教師幫助,教師也難以與學生開展高質(zhì)量的交談。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前提是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難題,但是分層管理形式的實行,等同于在原本師生溝通困難的基礎上增加管理障礙,教師缺乏對學生一手資料了解,層層傳話式的意見收集容易造成溝通誤會,導致教師的輔導政策出現(xiàn)偏差。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要求師生相互平等交流,營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層級管理的開展容易加大師生溝通矛盾,脫離新時期教育對本班學生的要求。教師對學生交流不足,必然影響期末對學生的評估,缺乏中肯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抗拒感。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矛盾影響班級和諧,甚至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
(二)實行雙線管理,容易出現(xiàn)班級管理松散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在學生集體中開展分層管理,實際上是實行雙線管理模式。班主任和學生領導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班級管理松散問題,例如班主任下達的命令與學生領導的命令相違背,讓被管理學生難以適從。雙線管理的弊端還在于班級管理資源重復投入,增加溝通時間成本。班級的高校運作需要進行統(tǒng)一的引導指揮,相反班級松散不利于為學生提供穩(wěn)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不但不能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意識,還會影響班級的總體成績。
(三)學生管理能力有限,層次過多管理臃腫
管理不但是統(tǒng)籌能力的體現(xiàn),還需要管理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但由于初中學生缺乏必要的經(jīng)驗,在管理過程中容易造成學生關系矛盾。特別初中正值青春期,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厭倦被約束。班主任所選擇的管理層容易出現(xiàn)自負心理,與被管理學生進行不對等交流,讓被管理學生抵觸,甚至對抗執(zhí)行。學生之間的管理矛盾容易造成班級混亂,不利于構(gòu)建和諧班級。學生管理能力不足還體現(xiàn)在學生管理層錯誤傳達教師的要求,降低管理效率。班內(nèi)管理層過多,造成管理層臃腫,信息交流和傳遞喪失時效性,不利于課班順利流暢地運作。
(四)學生管理層固定,能力鍛煉機會不對等
成為學生管理層能夠鍛煉學生的理解力、執(zhí)行力和溝通力,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樹立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但一般情況下,教師為節(jié)省管理成本,提升課班管理效益,常年指定固定學生成為管理層,其他學生缺乏鍛煉機會,導致班級自我管理意識差異化明顯。在管理層的選擇上,唯成績論是班主任的重要指導思想,成績與管理能力掛鉤導致后進生對成為管理層喪失興趣,連帶嚴重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甚至故意違反課堂紀律。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能使學生不斷突破學習瓶頸,獲得教學進步,優(yōu)生成為管理層是對學生自信的體現(xiàn),而對后進生也是自信的打擊,因而班級學生成績分層日益嚴重。
二、層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端正管理學生的態(tài)度,倡導平等和諧班級環(huán)境
開展層級管理活動,班主任要先端正管理層的管理觀念,明確管理層的管理意義是服務班級,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打造高效和諧的課班環(huán)境。讓管理層學生明確自身的責任,能夠共同朝著統(tǒng)一目標邁進,減少班級學生之間的矛盾。教師同時要明確管理層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要求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前進行自身管理,起良好的帶頭作用才能令其他學生信服,以責任意識規(guī)范管理層學生的行為,以此為起點逐步全面提升所有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二)實行輪換管理,讓每個學生有管理機會
實行輪換管理,讓每個學生都具備能力提升的機會,能夠在層級管理中提升自我管理意識。優(yōu)生在管理過程中可以提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理論與管理能力并存的全面型人才。后進生在參與管理活動過程中能夠樹立責任意識,約束自身的不良行為,同時提升自我管理意識,有利于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輪換管理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不同的管理崗位,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不同管理崗位對學生的管理要求不同,班長主要處理班內(nèi)綜合事項,而科代表則要求管理學生該科目的學習情況,崗位的互換讓學生既能提升自我紀律管理能力,又可以促進自我學習管理水平。在輪換過程中,讓學生同時感受管理與被管理的責任感和心理變化,讓被管理的學生體諒管理層學生的工作,主動進行自我管理,約束自身行為,也讓管理層學生真正知道被管理者所需,為被管理者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三)監(jiān)督管理活動,確保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班主任要監(jiān)督學生的管理行為,發(fā)展不良情況應該馬上制止,例如小組長利用職務便利為組內(nèi)學生提供抄襲作業(yè)的機會等。不但要定期監(jiān)測班級的管理情況,還需要檢測管理層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升水平,對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的領導層,班主任應該及時進行針對性教學,必要時更換領導層,避免對班級管理造成嚴重影響。要求領導層學生自覺接受本班學生的監(jiān)督,正確對待他人意見和善意批評,進行自我管理提升。行之有效的監(jiān)督可以閱讀管理層學生的日常行為,讓管理層學生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成為班級榜樣,帶動學生集體的共同提升。
(四)重視學生評價機制和期末總結(jié),對學生不足行為及時反映
重視學生的評價機制,教師定期廣泛收集學生反饋意見,根據(jù)客觀的意見組合成對管理層學生的客觀評價。期末對學生的集體管理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作綜合評價,針對學生不足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幫助學生進行提升。發(fā)展學生因為未適應管理工作而導致成績出現(xiàn)下滑的情況,教師需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暫停學生的領導層工作或減少其工作量,讓學生逐步適應。家庭意見反饋是班主任的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綜合評價的因素之一,通過了解學生在家的自我管理情況,能夠充分衡量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升水平。教師應該保持與學生家庭的溝通,吸納家長意見改善層級管理方法。
三、結(jié)語
班主任運用層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關鍵在于班主任要保證班級管理質(zhì)量,避免因為重視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班級的教學利益。班主任要循序漸進開展活動,制定長期的教學規(guī)劃,幫助學生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革英.如何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J].赤子(中旬),2013(11):223.
[2]段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46,65.
[3]王有宏.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探微[J].考試周刊,2018(34):185.
[4]劉愛民.基于學生自主管理的初中班級管理策略思考[J].創(chuàng)新時代,2017(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