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微,劉文梅,李舉芝
(煙臺職業(yè)學院 會計系,山東 煙臺 264670)
企業(yè)(公司)需要資金,可以向銀行借款,也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以對外發(fā)行債券的形式籌集資金,從而形成了企業(yè)的一項非流動負債。債券發(fā)行有面值發(fā)行、溢價發(fā)行和折價發(fā)行三種情況。債券溢價或折價發(fā)行不是債券發(fā)行企業(yè)的收益或損失,而是發(fā)行債券企業(yè)在債券存續(xù)期內對利息費用的一種調整。
對折溢價發(fā)行債券時對利息費用進行調整的方式有兩種: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直線法就是對折溢價發(fā)行債券利息費用調整總額在債券存續(xù)期內平均分攤到各個會計期間。此法雖然簡單,但存在理論缺陷,所以實踐工作中已經不采用了。
實際利率法要求期末應付債券按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量,計算現值要以債券發(fā)行時的實際利率作為折現率。由于現行會計準則要求采用實際利率法確定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用這種方法確定的各期利息費用會隨著債券賬面價值的變動而變動,并與債券的賬面價值保持同方向的固定比例關系。
關于應付債券溢價(折價)發(fā)行時,涉及到“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個明細賬戶的計算與核算,目前很多教材和參考書都是通過“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表”來計算,如表1、表2所示,方法如下:
表1 “利息調整借差攤銷表”(分期付息)[1]210
注:*含有尾數調整。
表2 “利息調整借差攤銷表”(到期一次還本付息)[1]212
注:*含有尾數調整。
該方法計算過程中非常容易出錯,最主要的是還不好理解。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表”的計算方法,對于初學者來說不是最好的辦法,只有死記硬背,而且還不敢保證計算結果完全正確。導致很多初學者茫然不知所措,覺得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法很難,往往產生抵觸和害怕心理。
折溢價發(fā)行債券時,對實際利率法攤銷金額的簡易計算設計:鑒于“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表”不好理解、格式麻煩、項目繁多、計算復雜、容易出錯,通過仔細研究分析,總結了一個簡易快捷、不易出錯的學習方法。根據實踐經驗,通過“應付債券”的“T”字賬戶來分析、計算,簡單明了,一目了然,易學易懂,下面通過兩個具體案例,詳細說明如何通過“應付債券”的“T”字賬戶,簡單快速準確地計算出“應付債券”溢價(折價)發(fā)行債券時,實付利息、利息費用、利息調整的金額。
2.2.1 折價發(fā)行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應付債券
銀利來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以781 302元的價格發(fā)行總面值為800 000元,票面利率為5%,5年期的債券,用于公司的經營周轉。債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發(fā)行時的交易費用為15 000元,從發(fā)行債券所收到的款項中扣除。該債券的實際利率為6%[1]207。
(1)發(fā)行時:
借:銀行存款 766 30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33 698
貸:應付債券——面值 800 000
發(fā)行債券后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面值)766 302(第1年年初賬面價值)
(2)每年計息和利息調整時:
①第1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5 978.12(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766 302 × 6%)
貸:應付利息40 000(用應付債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5 978.12(借貸之差,即45 978.12-40 000)
第1年年末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第1年計息后,第1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1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面值) 5 978.12 (第1年利息調整)772 280.12(第1年年末賬面價值)
②第2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6 336.81(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772 280.12×6%)
貸:應付利息40 000(用應付債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6 336.81(借貸之差,即46 336.81-40 000)
第2年年末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第2年計息后,第2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2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 (面值)5 978.12(第1年利息調整)6 336.81(第2年利息調整)778 616.93(第2年年末賬面價值)
③第3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6 717.02(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778 616.93×6%)
貸:應付利息40 000(用應付債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6 717.02(借貸之差,即46 717.02-40 000)
第3年年末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第3年計息后,第3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3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面值)5 978.12(第1年利息調整)6 336.81(第2年利息調整)6 717.02(第3年利息調整)785 333.95(第3年年末賬面價值)
④第4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7 120.04(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785 333.95×6%)
貸:應付利息40 000(用應付債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7 120.04(借貸之差,即47 120.04-40 000)
第4年年末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第4年計息后,第4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4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 (面值)5 978.12(第1年利息調整)6 336.81(第2年利息調整)6 717.02(第3年利息調整)7 120.04(第4年利息調整)792 453.99 (第4年年末賬面價值)
⑤第5年年末計息時:
因為是計算最后1年的利息,“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個明細賬也需要調整為零,所以要先計算還沒有調整完的“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即“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個明細賬此時的余額應為:33 698-5 978.12-6 336.81-6 717.02-7 120.04=7 546.01元,因此,第5年“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金額即為7 546.01元,第5年的應付利息仍為800 000×5%=40 000元,所以,可以倒推出第5年的財務費用為7 546.01+40 000=47 546.01元。
第5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7 546.01(用倒推法,本分錄的兩個貸方之和,即7 546.01+40 000)
貸:應付利息 40 000(800 0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7 546.01
(用發(fā)行時“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借方金額,減去前4年已調整數,即用33 698-5 978.12-
6 336.81-6 717.02-7 120.04 = 7 546.01)。
第5年年末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第5年計息后,第5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5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33 698800 000(面值)5 978.12(第1年利息調整)6 336.81(第2年利息調整)6 717.02(第3年利息調整)7 120.04(第4年利息調整)7 546.01(第5年利息調整)üty?????? 33 698(等于利息調整借方數)800 000(第5年年末賬面價值)
由此“T”字賬戶可以看出,折價發(fā)行債券時的利息調整借方金額為33 698元,5年后已全部從貸方調整完,此時,“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個明細賬的余額為零了,只剩下債券的票面價值800 000元。由于該債券是5年期限,所以第5年年末還本時的分錄為:
借:應付債券——面值 800 000
貸:銀行存款 800 000
如果該債券為溢價發(fā)行,則發(fā)行時“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在貸方,每年攤銷利息調整時在借方,期滿時,利息調整明細賬借貸抵銷后為零。
2.2.2 折價發(fā)行一次還本付息的應付債券
如果該債券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每年的利息是計入“應付債券——應計利息”這個明細賬,此時,每年“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中,還需要增加“應付債券——應計利息”金額,根據分錄,每年應付未付利息記入相應的“T”字賬戶貸方即可。
好娃娃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以757 260元的價格發(fā)行總面值為800 000元,票面利率為5%,實際利率為6%,5年期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用于公司經營周轉單利計算。發(fā)行時的交易費用10 000元,從發(fā)行債券所收到的款項中扣除[1]208。
(1)發(fā)行時:
借:銀行存款 747 26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52 740
貸:應付債券——面值 800 000
此時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面值)747 260(第1年年初賬面價值)
(2)每年計息和利息調整時:
①第1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4 835.60(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747 260×6%)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利率,800 000×5%)
——利息調整4 835.60(借貸分錄之差即44 835.6-40 000)
第1年計息后,第1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1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 (面值)40 000(第1年應計利息)4 835.60(第1年利息調整)792 095.60(第1年年末賬面價值)
②第2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47 525.74(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792 095.6×6%)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利息調整7 525.74(本分錄借貸之差,即47 525.74-40 000)
第2年計息后,第2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2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 (面值)40 000(第1年應計利息)4 835.60(第1年利息調整)40 000 (第2年應計利息)7 525.74(第2年利息調整)839 621.34(第2年年末賬面價值)
③第3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50 377.28(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839 621.34×6%)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利息調整10 377.28(本分錄借貸之差,即50 377.28-40 000)
第3年計息后,第3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3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 (面值)40 000(第1年應計利息)4 835.60(第1年利息調整)40 000(第2年應計利息)7 525.74(第2年利息調整)40 000(第3年應計利息)10 377.28(第3年利息調整)889 998.62(第3年年末賬面價值)
④第4年年末計息時:
借:財務費用53 399.92(應付債券期初賬面價值×實際利率,即889 998.62×6%)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即800 000×5%)
——利息調整13 399.92(本分錄借貸之差,即53 399.92-40 000)
第4年計息后,第4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4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 (面值)40 000(第1年應計利息)4 835.60(第1年利息調整)40 000(第2年應計利息)7 525.74(第2年利息調整)40 000(第3年應計利息)10 377.28(第3年利息調整)40 000(第4年應計利息)13 399.92(第4年利息調整)943 398.54(第4年年末賬面價值)
⑤第5年年末計息時:
由于是計算債券存續(xù)期內最后1年的利息費用,需要將折價發(fā)行債券的“利息調整”明細賬52 740元攤銷完,因為前4年已經攤銷36 138.54元,即4 835.60+7 525.74+10 377.28+13 399.92=36 138.54元,剩余16 601.46元,即52 740-36 138.54=16 601.46元,應全部由第5年攤完,所以第5年年末計息時,要先計算“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數,即金額為16 601.46元,再計算“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元,即800 000×5%,這兩者之和就是財務費用的金額,即為56 601.46元(16 601.46+40 000)。
第5年年末計息時的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56 601.46(兩個貸方明細賬之和,即40 000+16 601.46=56 601.46)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40 000(800 000×5%)
——利息調整16 601.46(52 740-4 835.60-7 525.74-10 377.28-13 399.92=16 601.46)
第5年計息后,第5年年末應付債券賬面價值的“T”字賬戶為:
第5年年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52 740800 000 (面值)40 000(第1年應計利息)40 000(第2年應計利息)40 000(第3年應計利息)40 000(第4年應計利息)40 000(第5年應計利息)4 835.60 (第1年利息調整)7 525.74(第2年利息調整)10 377.28(第3年利息調整)13 399.92(第4年利息調整)16 601.46(第5年利息調整)üty??????52 740(等于利息調整借方數)800 000(面值)+200 000(5年應計利息之和)(第5年年末賬面價值)
由于5年期限已到,所以,期滿時要償還債券的本金800 000元和5年的利息200 000元(因為該債券是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償還債券本金和利息時的分錄如下:
借:應付債券——面值 800 000
——應計利息 200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000
如果是溢價發(fā)行債券,參照上述處理,即仍然用上述“T”字賬戶來簡化核算,根據分錄,將借方發(fā)生的應付債券金額登記在“T”字賬戶的借方,將貸方發(fā)生的應付債券金額登記在“T”字賬戶的貸方,然后利用應付債券“T”字賬戶的變化情況隨時計算利息調整金額。
通過“應付債券”每年年末“T”字賬戶的變化,來計算應付債券折溢價攤銷的簡易方法,與目前常用的“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表”相比較,使初學者易學、易懂、易算、易理解、易掌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為會計核算本身就離不開“T”字賬戶的增減變動及其余額計算。用最原始也是最直觀的“T”字賬戶來學習“應付債券”的實際利率法,通俗易懂、簡便快捷。理論通過實踐的檢驗和積累,會產生更加有效的方法,反過來又為理論知識服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