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陽
游記是對旅游進行記錄的一種文體,現(xiàn)在也多指記錄游覽經(jīng)歷的文章,以空間為結(jié)構(gòu),寫出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并抒情議論。內(nèi)容包括自然、人文名勝,游覽經(jīng)歷,審美、認知、道德。寫前思考要去了哪里、有何見聞、想到什么。
游記寫作三要求是一要清楚(空間順序、條理清楚、詳略得當(dāng)),二要動人(細節(jié)描寫、情感真摯),三要淵博(人文素養(yǎng)、哲理思辨)。
寫好游記有四大絕招:一是按序?qū)懽鹘Y(jié)構(gòu)清,二是抓住特征特色明,三是詳略分明寫生動,四是突出感受我融入。
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己的作品和學(xué)生的游記寫作實際加以展開論述。
一、按序?qū)懽鹘Y(jié)構(gòu)清
游記寫作最講究寫作順序。寫作順序有空間(游覽)順序、時間順序、景色順序三大類?!翱臻g(游覽)順序即地點轉(zhuǎn)換的順序,例如:“來到山腳……爬上山腰……終于來到山頂……”時間順序也很常用,例如早晨、中午、夜晚,還有春夏秋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這樣寫作思路很清晰。景色順序例如:“千島湖的水是那樣的綠,又是那樣的清。千島湖的山巍然挺秀,翠嶂青峰。千島湖還是一個動物的大千世界?!?/p>
一篇游記質(zhì)量的高低,通常取決于作者在寫作前的謀篇布局。好的結(jié)構(gòu)是文章的脈絡(luò)及骨架,是支撐一段旅程見聞的導(dǎo)示圖。那么如何在游記創(chuàng)作前有效合理地規(guī)劃自己的寫作思路呢?我認為有以下方法可以借鑒:
1.先按瀏覽先后順序排一張“旅游路線圖”。
2.再從中選擇若干個有代表性的地點,每個地點再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作為重點進行詳寫。其他地點和景物進行略寫。
3.針對同學(xué)們在寫游記時地點轉(zhuǎn)化的千篇一律或形式單一,我建議大家要善用過渡句來巧妙進行景點之間的相互切換。
寫好此類游記的常用結(jié)構(gòu)模式是:
1.開頭:介紹優(yōu)美風(fēng)景的地點、環(huán)境情況以及大致特征。(總寫)
2.中間:可以分為幾個自然段。(分寫)可以按照四季的變化情況來描寫,也可以按照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來描寫。
3.結(jié)尾:總結(jié)自己對優(yōu)美景色的內(nèi)心感受。(總寫)
二、抓住特征特色明
游覽一個地方,抓住特征很重要,寫好游記,抓住特征更重要。例如,寫廬山抓住“醉”—山是醉的、溪流是醉的、天氣是醉的、人也是醉的;寫黃山抓住“奇”—石頭奇、松樹奇、云海奇;寫西藏抓住“怪”—服裝真怪、食物真怪、風(fēng)俗更怪……
我們?nèi)ヒ粋€地方游玩,首先是被這個地方的特色吸引,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杭州最美在西湖”,此語告訴我們杭州西湖美,值得一游。
杭州西湖什么時候最美呢?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雪湖不如夜湖,因此張岱寫下了《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成了千古名篇。
三、詳略分明寫生動
如何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傳遞給他人呢?要把語言寫美,方法多種多樣??梢圆捎帽扔鳌M人等多種修辭方法,可以采用視、聽、觸、味、嗅多感官描寫,可以使用色彩詞,可以動靜結(jié)合,可以利用聯(lián)想、想象等手法,可以定格瞬間,使用慢鏡頭場景寫作法……例如《日出即景》習(xí)作片段,基本符合以上要點:
清晨,晨光微弱,我倚窗而觀,靜待日出。
天灰蒙蒙的,人們沉浸在睡夢中,窗外偶爾傳來幾聲低沉的喇叭聲。
等了一會兒,外面?zhèn)鱽砉u的啼叫聲,幾只小鳥已飛出鳥巢找食。東方隱隱約約露出魚肚白,云彩淡淡的,一片片,從空中飄過。
四周還是霧蒙蒙一片,只有幾顆晨星點綴在天空中,朦朧中可見一輪明月掛空中。慢慢地,天空染上了微微的紅暈,在遙遠的天際中顯露,在淡淡的云層間涂抹。霧靄浸著群山,沒了山林,從遠處向我飄來。
等著,等著,紅暈漸漸在遙遠天際里顯露,仿佛少女款款步上舞臺,她從天那邊走來,準備帶給人們黎明的問候。過了一會兒,紅暈慢慢散開,似一匹紅緞被徐徐抖開,像凝固的染料一點點化開,將天浸紅了。于是散成一條長長的紅帶,愈來愈細地伸向南北天際。星星月亮不知何時悄然隱去,天微微亮了。云朵也開始“變魔術(shù)”了。它們一會兒變得粉紅,一會兒變得淡紫。
紅點移動著,移動著,每移動一步,都帶給人多少奇美的幻想……終于,它緩緩探出頭來,一點一點,如新娘輕輕揭開蓋頭。終于,它拋開了遮擋,袒露在天空中,帶著嫣嫣的笑容,帶著白霧的晶瑩,柔和地,輕盈地上升,在它渾圓圓的圈圈里盡情裝點著自己,用那純美的紅色和著霧的朦朧。整個天空換上了橘紅色的衣裙,系上了一條鮮艷的云腰帶……
游記,是要以文字來傳達人物的喜怒哀樂、景物的新奇秀麗,它不同于照片,有那么直觀的視角沖擊,記述者只能以文字為媒介,通過無聲的語言來傳遞,這就要求游記文章一定要文字美,讓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另外,要將游記寫生動,很重要的一招就是寫出人文之美。如何寫出有分量感、厚重感、歷史感的文章呢?建議在游記散文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蘊的東西,如神話傳說,前人詩文,名人逸事等。
例如,我的游記《石浦漁港古城,與漁文化有約》片段,插入了景區(qū)的幾副對聯(lián):
作家方哥不時地用手機取景拍照,碰到感興趣的問題還不時問導(dǎo)游小包,小包一一解答。我則關(guān)注石浦古鎮(zhèn)各處景點的對聯(lián),喜歡對聯(lián)中的語文味、文化味。古城茶樓對聯(lián):“茶煙琴聲書聲,竹雨松風(fēng)梧月?!贝藢β?lián)仿佛告訴我們,生活中不僅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雅俗共賞,如詩如畫。
在《觀正堂》,我讀到這樣一副對聯(lián):“兩袖清風(fēng)靜懷此生官況,一庭明月朗同吾輩心得?!弊x到此對聯(lián),導(dǎo)游小包介紹的石浦的文化名人,一一浮現(xiàn)在腦海中:戚繼光、文天祥、蔡元培,還有本土慈善家……
寫游記散文時總要涉及某一個地方,而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定的歷史積淀。游記散文不能純粹是寫這個地方有哪些事物,還牽涉到這個地方的歷史掌故、神話傳說、英雄人物、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東西,要了解這個地方的一些人文知識、風(fēng)俗習(xí)慣等,然后巧妙地根據(jù)文章表達的需要,選擇插入的內(nèi)容。
四、突出感受我融入
游記最難的,也是最關(guān)鍵的,是要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寫清楚。
游記散文不能寫成流水賬,要寫出自己獨到的感受,要寫出游時的“味”來。同一個景點,在不同人的心中、眼中、筆下,所看到和感覺到的韻味絕對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的生活閱歷、知識水平、個人愛好都不一樣,游記散文就是要把這不一樣的體驗生動地寫出來。
例如我在《暑期寧波旅游日記》中寫下如下感悟:
上午時分,涼風(fēng)習(xí)習(xí)。我們以慢節(jié)奏開啟寧波溪口之旅,遠處山影朦朧,近處綠樹成蔭,溪水潺潺,兒童戲水,歡笑聲聲。
以往游山玩水,皆若走馬觀花,眼中了了,心下匆匆,長驅(qū)快馬,應(yīng)接不暇。今年暑期療養(yǎng),用慢節(jié)奏尋找快樂時光,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
游完千丈巖瀑布,我們來到妙高臺。妙高臺位于溪口雪竇山頂,尋找人生妙高臺,妙不可言。
將軍幽禁處思自由,彌勒道場里悟歡樂。心寬體胖高不可攀,笑口常開妙不可言。
人生也是一場長長的旅行,是養(yǎng)心的過程,是修行尋樂的過程,高不可攀,妙不可言。
總之,旅途中美好新奇的東西肯定不少,那么我們能不能把所有新奇的感受都逐一呈現(xiàn)在同一篇游記中?顯然不能!這就要求我們捕捉那些撼動我們心靈的東西,捕捉那些剎那間產(chǎn)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特色的文章。
參考文獻:
[1] 余映潮《余映潮談寫作藝術(shù)》,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袁源《袁源的家常作文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
[3] 肖家蕓《肖家蕓的思辨作文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
[4] 聞鐘《一學(xué)就增的初中記敘文》,朝華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