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洪,鄭繼龍,陳立群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天津 300452
隨著渤海油田的不斷開發(fā),油藏的地層壓力不斷降低,部分油井出現了嚴重的虧空問題,給渤海油田穩(wěn)產帶來困擾,目前常規(guī)酸化措施已經無法滿足現場增產需求,結合現場油井開發(fā)的現狀,采用常規(guī)酸化存在如下問題[1]:1)儲層非均質性強,酸液進入地層后主要沿高滲透層帶發(fā)生竄流,低滲儲層無法得到有效改善;2)油水同層的油藏,酸化體系首先進入水層,造成油井酸化后含水大幅增加,油井產量降低等問題;3)低產低效井酸化作業(yè)后的殘酸體系無法得到及時返排,造成儲層二次污染,嚴重影響酸化作業(yè)效果。
氮氣泡沫酸化技術主要是采用起泡及穩(wěn)泡性能好的起泡劑與不同的酸液混合,與氮氣作用后形成的泡沫體系能有效封堵高含水儲層,提高流體在高滲透層的滲流阻力,在氣阻作用下泡沫酸液進入低滲透層與巖石進行酸化反應,從而開發(fā)低滲透儲層。泡沫酸體系具有酸化選擇性,泡沫酸體系中的H+主要沿泡沫壁面運動和擴散,能有效延長酸液體系與儲層的反應時間,擴大酸液酸化半徑,最終實現深層酸化[2]。泡沫酸化工藝技術對低滲透儲層、水敏儲層、低壓儲層非常有效,與常規(guī)酸化技術相比,具有黏度高、返排能力強、濾失小、酸化距離長、液柱壓力低、施工簡單、成本低等優(yōu)勢[3]。筆者通過室內試驗為目標油藏篩選適宜的泡沫體系,并對該體系的耐溫、耐礦化度性能及驅油效果等進行評價,為渤海油田氮氣泡沫酸化技術的應用提供技術指導。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QP-4、QP-6、QP-7、QP-10、QP-11、QP-12,天津市雄冠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陽離子表面活性劑QP-1、QP-2、QP-3、QP-5,比爾化工有限公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QP-8和QP-9,天津市順隆達科技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渤海J油田低滲儲層注入水,礦化度為6 556 mg/L。實驗用油為渤海J油田低滲儲層脫水原油,原油黏度(135 ℃)為6 mPa·s。
泡沫動態(tài)性能評價裝置,江蘇拓創(chuàng)科研儀器有限公司;Waring-Blender攪拌器,北京中科科爾儀器有限公司;TX500C 旋轉滴界面張力儀,天津市順隆達科技有限公司。
1.2.1 泡沫體系篩選及性能評價
采用Waring-Blender攪拌法對泡沫的起泡高度、穩(wěn)泡時間、泡沫綜合值等參數進行測定[4],泡沫綜合值是表征泡沫起泡高度和穩(wěn)泡能力的參數,重點觀察泡沫起泡過程和消泡過程中泡沫起泡高度隨時間的變化,泡沫綜合值的計算公式如下[5]:
式中,FCI為泡沫綜合值,mL·s;hmax為泡沫起泡高度,mL;t1/2為泡沫半衰期,s。
1.2.2 泡沫體系驅替試驗
泡沫驅替試驗包括水驅、泡沫驅和后續(xù)水驅,具體試驗步驟如下[6]:1)連接實驗流程并檢測流程氣密性,巖心抽真空后飽和地層水,計算巖心滲透率和孔隙體積;2)巖心飽和油,計算巖心含油飽和度,以0.2 mL/min的注入速度水驅油至巖心出口含水98%,計算巖心水驅采收率;3)以0.2 mL/min的注入速度轉注泡沫驅,氣液體積比1∶1,注入量0.3 PV,計算泡沫驅采收率;4)以0.2 mL/min的注入速度轉注后續(xù)水驅至巖心出口含水98%,計算后續(xù)水驅采收率。
2.1.1 起泡劑體系篩選
對起泡劑體系的起泡高度、穩(wěn)泡時間和泡沫綜合值等性能進行評價,以目標油藏地層水配制質量分數為0.3%的起泡劑溶液,篩選適合目標油藏的起泡劑體系,結果見表1。
表1 起泡劑體系篩選試驗結果
從表1可知,QP-12的泡沫起泡高度和穩(wěn)泡時間優(yōu)于其他種類的起泡劑,因此選用QP-12起泡劑開展后續(xù)的泡沫濃度優(yōu)選試驗。
2.1.2 起泡劑使用濃度優(yōu)選
實驗方法同2.1.1,配制不同濃度的QP-12起泡劑溶液,測定泡沫的起泡高度和穩(wěn)泡時間,實驗用水的礦化度為6 556 mg/L,實驗溫度為80 ℃,結果如圖1所示。隨著QP-12濃度的增加,起泡高度呈先大幅上升后緩慢增加最后趨于平緩的趨勢,泡沫穩(wěn)泡性則呈先大幅增加后緩慢降低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隨著起泡劑濃度的增加,泡沫液膜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劑分子的數量不斷增加,降低了泡沫的界面張力,從而提高了泡沫的性能,當表面活性劑溶液的濃度達到臨界膠束濃度時,增加起泡劑濃度對泡沫性能的影響變小。從泡沫綜合值及經濟性考慮,確定起泡劑的質量分數為0.5%。
圖1 不同濃度的起泡劑體系的起泡高度和穩(wěn)泡時間
2.2.1 耐溫性能
對質量分數為0.5%的QP-12泡沫體系的耐溫性能進行評價,結果見表2。隨著溫度的增加,起泡劑體系的起泡高度和穩(wěn)泡時間均呈先增加后緩慢降低的趨勢,其中起泡高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7]。這主要是由于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增加,起泡劑溶液膨脹,使泡沫分子間距拉長,提高了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導致泡沫界面張力降低,最終提高了泡沫的性能。當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達到臨界膠束濃度時,泡沫的性能不再提升,但后期隨著溫度的繼續(xù)上升,泡沫溶液中基液的蒸發(fā)量增加,造成泡沫液膜變脆,使泡沫穩(wěn)定性降低[8]。結合考慮泡沫綜合值及經濟性,確定起泡劑的使用溫度為60~80 ℃。
表2 泡沫體系的起泡高度及穩(wěn)泡時間隨溫度的變化
2.2.2 耐鹽性能
對篩選出的泡沫體系的耐鹽性能進行評價,結果見表3。隨著礦化度的增加,泡沫高度和穩(wěn)泡時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由泡沫綜合值可知,該體系的耐鹽性能較強,適宜的礦化度范圍為1.0×104~ 2.0×104mg/L。
表3 泡沫體系的起泡高度及穩(wěn)泡時間隨礦化度的變化
參照1.2.2泡沫體系驅替試驗方法采用非均質巖心開展試驗,重點對水驅和泡沫驅的驅油效果進行評價研究[9],結果見表4。在驅替過程中,注入水后會在高滲透層發(fā)生竄流,導致高滲透層出口見水提早,降低了水驅有效期,從而降低了采收率。泡沫驅能夠有效提高注入流體的黏度[10],改善儲層流度比,提高流體的滲流阻力,同時泡沫具有“堵水不堵油、堵大不堵小”的特點,在儲層中具有一定的封堵性,能夠有效抑制儲層流體的竄流和水淹,同時氣液分離后的氣體具有補充能量的優(yōu)勢和特點,因此對非均質油藏具有較強的驅油效果,與水驅相比,采收率提高30.25%。
表4 不同驅替方式下的驅替采收率
1)在質量分數為0.5%,使用溫度為60~80 ℃,礦化度為1.0×104~ 2.0×104mg/L的條件下,氮氣泡沫酸化高效起泡劑QP-12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起泡性。
2)非均質巖心驅替試驗結果表明,QP-12具有一定的暫堵能力,能有效封堵高滲透層,抑制儲層流體的竄流和水淹,對非均質油藏具有較強的驅油效果,與水驅相比采收率提高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