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婕
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華文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軍旅作家李伶的新著《西藏之水救中國——地下水篇》,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了隆重的新書發(fā)布會。
該書鄭重宣布:我國水資源安全的兩大優(yōu)勢皆集中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兩座中華水塔:一是地表水水塔,二是地下水水塔”??偭砍^6000億噸的中華地表水水塔已經廣為人知(李伶的前著《西藏之水救中國》就寫此水塔),而總量超過一條黃河水量的來自青藏高原的地下水塔仍靜靜躺在華北平原地下和北方大沙漠底下等待國人去開發(fā),這一點還鮮為人知。陳建生的“地下水深循環(huán)理論”以科學手段,逐步揭示了這一秘密。這無疑是當今中國極其重大的地理發(fā)現!著名作家李伶的這部新著就全面介紹了我國這個新的地理大發(fā)現,并首次公布了他長期追蹤這一發(fā)現的全過程,并詳盡地說明了這個地下水塔為什么也能救中國強中國。
2014年,南京河海大學教授陳建生和他的團隊依據“地下水深循環(huán)理論”成功預測水源地,在內蒙古阿拉善右旗茫茫的沙漠里找到了大量優(yōu)質地下水源;2015年他們又在二連浩特打出了自流井,并在庫布齊沙漠找到了飲用水,使黃河沿河三鎮(zhèn)人民都喝上了干干凈凈的深循環(huán)地下水;為江蘇漣水找到了優(yōu)質的礦泉水資源,漣水已被授予“中國礦泉水之鄉(xiāng)”稱號。陳建生首次提出的地下水深循環(huán)理論,指出深部巖石圈中巖漿的冷卻收縮縫已演變成為可長距離輸水的熔巖隧道,西藏與云貴高原的滲漏水通過玄武巖熔巖隧道與孔洞向低海拔的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鄂爾多斯、內蒙高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蘇北平原、貝加爾湖、沖神海溝、南海等地區(qū)排泄,自西向東逐漸增大;西藏內流區(qū)的年滲漏量超過一條黃河的流量。
在1月10日舉行的新書發(fā)布會上,陳建生教授強調指出,北京地下來自青藏高原的地下水,總量遠遠超過了外地調來的地表水,只要科學地實施規(guī)?;_發(fā),全北京人不僅都能喝上高品質的地下水,北京人的長壽系數還能增高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