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琴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低年級學生從寫話順利向中高段命題作文過渡的基礎。為了激發(fā)小學低段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提高看圖寫話的質量,通過有趣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注重看圖寫話方法的指導、循序漸進地訓練寫話這三個方面著手進行策略探究。
一、通過有趣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
在看圖寫話的教學中,寫話是圍繞圖片展開,圖片的選擇非常重要。但是,在實際的看圖寫話教學中,圖片資料大部分來源于教材、試卷和練習中的圖片,一方面圖片選擇的空間受到局限,另一方面這些圖片很多都具有時代的滯后性,審美成人化,不貼近現在學生的實際生活,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當前是網絡信息社會,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捜集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圖片,增強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刺激學生對看圖寫話的熱情。當一些有趣的圖片展示在PPT上時,學生會被可愛的動物形象以及生動的畫面所吸引。
(二)從學校生活中發(fā)掘圖片資源
學生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包括學?;顒?、課堂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此過程當中,學生獲得了真切的感受,有傾吐的需求和欲望。老師選擇一些有趣的或難忘的活動圖片,引導他們再現出活動的場景并表達出內心的感受,這樣不僅活躍了他們的思維,抒發(fā)了感情,又訓練了看圖寫話,讓學生真正有話可說。
(三)從學生的課外讀物中發(fā)掘圖片資源
學校圖書室、班級的圖書角、家里的書柜、外面的圖書館等,都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量,當教師展示出書籍中出現過的人物形象時,學生的已有積累就會被調動起來,具有傾訴的欲望。學生們想象的思維立刻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或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續(xù)寫、改編,或是自己想象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并且將書中出現過的人物形象放在故事當中。這樣,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了,相伴而來想象力也被激發(fā)出來了。
二、注重看圖寫話方法的指導
看圖寫話的基礎是圖片,只有在有效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才能將看圖寫話寫好。
(一)整體、詳細地觀察圖片
看圖寫話的圖片一般分為單幅圖和多幅圖,無論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的觀察,老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圖片,然后再從細節(jié)入手,觀察人物的外在特點以及他們的活動,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等。這樣,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才能具體、完整。
(二)觀察要有序
觀察看圖寫話的圖片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樣才不容易遺漏掉細節(jié)。這個順序可以根據圖片的具體情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等來觀察,培養(yǎng)了學生按順序觀察圖片的習慣。
(三)抓要素,找細節(jié)
看圖寫話的圖片一般都包含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這四個要素,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學會抓住這些要素,同時關注圖片的細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的外貌、動作等)。
(四)對比觀察,找不同
這是針對多幅圖而言,多幅圖當中的上一幅圖和下一幅圖之間會有變化,這個變化是幾幅圖能串成一個故事的線索。學生在對多幅圖仔細觀察,對比觀察后,了解每一幅圖和上一幅圖相比多了什么細節(jié)之后,就可將這個故事生動地寫下來。
三、循序漸進地訓練寫話
有了前面的這些準備工作,那么如何將學生引入看圖寫話的世界呢?
(一)看圖說話
在寫話之前,教師指導學生先用口頭語言對書面語言進行整理,會加強書面語言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1、仔細看圖:聽一聽:首先,教師自己描述一幅圖片讓學生聽,同時對說話內容進行分析。然后,教師可以從引導學生的表達中提煉總結。最后,還可以順勢引導學生說說還應該包含哪些方面。這樣,就不會造成全班的看圖寫話內容雷同的情況。
2、詞語架橋:說一說: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的第一步是進行詞語的訓練,加強說詞的訓練到說句子之間的聯系。如:一幅關于春天的美景圖,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事物,學生說出事物的名稱,老師就出示事物的詞語。
天空中:藍天、白云、燕子、風箏
山坡上:樹木、小草、鮮花
小河邊:垂柳、河水、鴨子
有了這些詞語串聯起整幅圖,學生再按照觀察順序進行看圖寫話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3、連詞成句:說一說:教師指導學生確定了看圖寫話的關鍵詞,接下來,學生圍繞關鍵詞,結合自己的積累,說幾句話。如針對“風箏”這個詞語,學生描述如下:天空中的風箏各式各樣,漂亮極啦,有五顏六色的蝴蝶,有像小飛機一樣活潑可愛的蜻蜓,還有翅膀巨大無比的老鷹……它們和身邊的小燕子一起比賽著,看誰飛得高,看誰飛得遠。
(二)從說話到寫話
那么,學生說話之后,怎樣進行寫話呢?
1、整體觀察,寫出圖片大意
看圖寫話是以觀察圖片為基礎進行寫話。學生進行看圖寫話,首先要觀察圖片,觀察圖片講究方法,要以整體觀察為先。比如:寫事的圖片學生要觀察圖片的時間、地點、誰、干什么;寫物的圖片,學生要觀察圖片里有什么東西、誰的、顏色等;寫景的圖片,要觀察時間、地點、有什么景物。學生在觀察完圖片的要素之后,對圖片有整體的印象,根據整體的印象,寫出圖片的大意。
2、關注細節(jié),拉長句子
學生把握圖片的大意還不夠,一幅圖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比如:寫事的圖片,還包括環(huán)境、動作、外形、表情;寫物的圖片,還包括外形、用處、評價;寫景的圖片,還包括遠景、近景、畫面。學生用一句話表述圖片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進圖片細節(jié)的描述。
3、發(fā)揮想象,讓句子變胖
看圖寫話的圖片是靜止的,教師在指導看圖寫話時,要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想象,讓圖片動起來。學生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想象,原本貧乏的句子變得生動又具體。
(三)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的良好習慣
1、注重對生活中素材的積累
(1)善觀察
觀察生活,不僅僅是用眼睛看,要結合自身的經歷去感受生活。首先,要讓學生在觀察生活時,根據觀察到的事物抒發(fā)自己的感想,不斷加入個人感受。其次,要深入了解所觀察的事物,不僅僅只是關注以前所見。最后,針對觀察的事物,還可以發(fā)揮想象。
(2)會記錄
寫日記,用筆將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學生及時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在日記當中,捕捉到靈感閃過的一瞬間。在長此以往的訓練之下,無論是觀察的敏感度,還是語文文字的敏感度都會得到長足有效的提高。
2、在閱讀中積累詞匯和句子
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是一個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圈點勾畫,是一個思考和抓住靈感的過程,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憤。在實際的閱讀中,要求學生用修改符號圈點勾畫出好的詞匯和句子的習慣。
通過對小學低段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策略探究,相信會引發(fā)學生相關的情感共鳴,點燃學生說寫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看圖說寫的興趣。
(作者單位:成都市華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