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劉老根3》再續(xù)前緣。盡管范偉只是作為客串短暫出鏡,但他與趙本山在劇中的擁抱讓人很難不為之動容。這場相聚是觀眾十幾年沒見到的光景,它牽扯出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消逝。
很長一段時間,范偉的名字前面總會加上一個前綴“趙本山搭檔”,他們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小品時代。
從1995年開始,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趙本山和范偉一共有過9次合作,留下《牛大叔提干》《紅高粱模特隊》等系列作品,每部小品在當年的春晚中都可謂是萬眾期待的壓軸之作。
《賣拐》和《賣車》幾乎成了范偉演藝生涯的分水嶺。范偉告別了過去小品里中規(guī)中矩的官僚形象的設定,轉而切換到一個憨厚、笨拙的小人物,讓入耳目一新。此時,范偉與趙本山無論是在角色上的互補設定,還是表演上天衣無縫的合作默契,都已堪稱登峰造極。
小品之外,二人還合作了《劉老根》《鄉(xiāng)村愛情》等一系列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如果說趙本山的表演渾然天成,那么范偉的表演則真實風趣,不落下風。
在把握人物個性這一點上,范偉很精準。比如《劉老根》中的“藥匣子”。過去東北農村有一類自詡“文化人”的村民,好學好說,膽小算計。明明一知半解,卻把什么事都能說出一番道理來,又都弄得特別玄,俗稱“大明白”。范偉便有這樣的親戚,他把這些特質和游醫(yī)出身的“藥匣子”融合在了一起,有意往角色厚度上加碼,把狡黠算計、自作聰明的“農村知識分子”的形象表現(xiàn)得更有戲劇性卻又不失真實。
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第一次讓范偉嘗到大紅的味道。網(wǎng)上出了個“李寶庫(藥匣子)語錄”,現(xiàn)實生活里,東北人也都能拿捏節(jié)奏、顫顫悠悠地模仿出兩句“藥匣子”的經(jīng)典臺詞,如同今天人們熱情地給予彪哥“弗洛伊德-康斯坦丁諾維奇·德彪斯基”的稱號。
范偉的喜劇角色似乎沒過時過。
雖說在前期,范偉主要是通過造型、動作、語言的設計來使得小人物更出彩,但從趙本山的一段話里,我們仍可窺探出范偉作為演員的跨越式成長:“1993年,剛合作時,范偉在我面前是個觀眾,看我表演,后來算個幫忙者,我說一句他幫墊一句,后來《賣拐》《賣車》‘藥匣子‘彪哥,他和我是競爭,氣勢開始壓過我?!?/p>
范偉熱愛東北這片熱土,但他也想要離開這里,去更遠的地方,探更多的風景。2003年,為了兒子的教育,范偉下了決定——舉家從沈陽搬至北京,而趙本山在其中也起到了助力作用,他幫助范偉順利轉到煤礦文工團。
02
2005年,趙本山和范偉一同出演了春晚小品《功夫》,此后便再無小品合作作品出現(xiàn)。外界一度孜孜不倦地挖掘范偉和趙本山“各奔東西”背后的貓膩,試圖捕捉二人不和的蛛絲馬跡。但事實恐怕是要叫人失望的——與其說這是昔日好搭檔在合作上的一場決裂,不如說這是范偉對自己的一次反叛。
范偉對電影大熒幕的追求不是一時興起,“你可千萬別等到觀眾煩了你了,要煩了你的話,你往回找補,就像身體傷了元氣,往回補可不好補。趁大家還沒太煩的時候,咱們先轉轉,轉轉向?!?/p>
2003年,一部小成本文藝電影《看車人的七月》在尋主演。范偉讀過劇本,非常喜歡,于是向導演安戰(zhàn)軍自薦。但導演猶豫了。
范偉自知身上帶有濃厚的喜劇標簽,他不急著去說服對方,而是用周到的創(chuàng)意和行動去證明自己。導演要求試一段拍婚紗照被摔,新郎往屋里走的戲。范偉把步子調小,一步一步地走,每步又似千斤重,像是在挪動。他的神態(tài)表情也盡是悵然若失,當中不乏無力反擊的委屈與被動,就是這幾步徹底征服了導演。“你能演,這幾步就不是喜劇的走法,是正劇的節(jié)奏,全對?!?/p>
當往日的表演痕跡被去掉,范偉由扮演人物變?yōu)檎嬲蔀槿宋铩?/p>
這部電影讓范偉獲得了第一個具有含金量的國際表演獎項——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這一年,他41歲。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戰(zhàn)場,卻也選擇了一條遠離名利場的歸途。
2004年,中國共生產了212部電影,《十面埋伏》《功夫》《天下無賊》都擠進了億元俱樂部,中國電影商業(yè)化大幕緩緩拉開,票房成為影視行業(yè)所有參與者的那根胡蘿卜。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范偉的選擇顯得不合時宜。
自出演《看車人的七月》開始,在此后的七年里,他主演的影片絕大部分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小成本文藝片。他們當中有受盡窩囊氣的平凡父親,有守地愛財?shù)霓r民,也有懦弱又悲情的翻譯官。
導演黃建新曾說,“其實誰都知道,這種人物是最困難的。普通人的狀態(tài)不是戲劇狀態(tài)?!睋Q言之,戲劇狀態(tài)強調以情節(jié)和張力構成沖突,人物塑造依賴跌宕起伏的波折,而小人物不同,他更依靠無數(shù)個微乎其微的細節(jié)去塑造,更接近一點一點、絲絲相扣的感受。
這需要演員對外界和自己保持著高度敏感。
2008年,范偉在電影《耳朵大有?!防镲椦菀粋€趕上東北下崗潮的鐵路退休工人王抗美——一個從時代的中心走向角落的邊緣者。
王抗美的尷尬身份讓他處于非常被動的窘境,他貧窮困頓,卻又護著面子。一組鏡頭足以見得范偉的表演功底:王抗美在小賣鋪單點一份面,指著自己的飯盒說“這里什么都有”。實際上他把一根魚刺撈出來顛過來倒過去嚕唆兩遍,還要再調過來重新嚕唆一遍,最后吐出來還要盯著看,確認沒錯過一絲魚肉,才把頭埋下去繼續(xù)開墾下一塊骨頭。
范偉在聊戲時說過,“不管怎么把握,都不如你熟悉,一旦熟悉了這個人物,表情、動作、手勢都是這個人?!币坏┏蔀榱私巧?,范偉的表演也靈活自如得多。
這部電影,讓范偉成功提名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還攬下了“華語電影傳媒”的影帝桂冠,但他的境遇并未因此改善。
這段時間,范偉感受到了聚光燈之外的冷落?,F(xiàn)實向他展現(xiàn)了有別于鮮花和掌聲的另一面:宣傳這部電影期間,院校給安排的經(jīng)常是百十來人的小播放廳,觀眾數(shù)量也并不多,范偉心里涌上一股說不出的涼意。
03
范偉顯然不是一個天才型演員。在影視創(chuàng)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都用盡十分力氣。而范偉的臉,是他得以把小人物演得出神入化的獨特優(yōu)勢。范偉眼睛不大,頭大臉圓,皮膚粗糙,個子也不出挑。這種長相的中年男人,在人群中并不少見。
也正是這種不起眼的外貌條件,為他塑造各式角色擴展了空間。留著胡茬,頭發(fā)油膩不做打理,搭配灰頭土臉的造型,一打眼就是一個退休鐵路工人;穿上跨欄背心,梳著圓寸,低眉順眼又佝僂著背,又是一個經(jīng)濟困難的單親爸爸;剃去胡須,頭發(fā)留長做三七分,再戴上眼鏡,又是一個公職人員……
范偉不僅在外形上與小人物相似,他還自帶一種不安與局促,局促會伴隨小市民的精心算計,也會激發(fā)出一些不合時宜的幽默,簡而言之,觀眾會相信,這是一張被生活碾壓過的臉。
頂著一張如此生動的故事臉,范偉的氣質、戲路都和小人物身上的特質十分貼合。而在生活里,范偉同樣是一個非常平民化的“小人物”,他不愿意成為焦點,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癥;為了顧及周全,做事也難免瞻前顧后。
酒場和綜藝是范偉難以踏入的兩個地方。外界對他很能喝的誤解一度給他帶來困擾,他不僅酒量不佳,還容易酒精過敏。
綜藝帶給范偉的是同喝酒一樣的尷尬。外界對其喜劇的形象定位和他本身內斂低調的性格相悖,他也很難放開,因此,范偉幾乎不參加綜藝類節(jié)目。
于是,范偉便執(zhí)拗地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不緊不慢地在人生道路上行走,不為他人或外界左右。與此同時,他也完成了理想的投擲,享受電影獨特的美感——“電影允許微妙”。
范偉或許從未想過,在小人物世界里求索的自己一朝能贏得萬眾矚目的榮譽?!恫怀蓡栴}的問題》又一次成就了范偉——這部改自老舍同名作品的電影,讓他一舉拿下金馬影帝。
電影里,范偉飾演的角色丁務源主任精通人情世故。他猶如“多面人”一般八面玲瓏,處事波瀾不驚。而人物背后觸及的是尷尬的中國式問題——深諳人情世故比務實工作更得人心。
范偉在接觸導演之前不無擔憂。如何把這樣一個慢節(jié)奏的東西表現(xiàn)好、需要用怎樣的方式……這些都是他在思考的問題。但與導演見面后,這些顧慮都消散了。
——“梅老師,我覺得,這得是個靜水深流的東西?!?/p>
——“我想把它拍成黑白的。”
一方暗示,一方接招,二人心有靈犀,一拍即合。在創(chuàng)作中,范偉喜歡這種無需多少言語的默契。
事實上,在接下《不成問題的問題》時,另一部商業(yè)電影也同時找到范偉。檔期撞車之下,他毫無猶豫地選擇了前者。范偉曾說過,“《不成問題的問題》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電影。生活中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事,但你不能不做?!?/p>
不過,從以往的商業(yè)成績來看,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小人物的平凡故事:2006年《芳香之旅》票房100萬、2008年《耳朵大有?!菲狈?00萬、2017年《不成問題的問題》票房700萬……
而2014年,范偉作為配角出演的商業(yè)電影《道士下山》票房4.01個億,2017年《絕世高手》票房1.01個億。差距之大,難以逾越。
如今,58歲的范偉仍困惑著、掙扎著。
礙于年齡和戲路,他已經(jīng)愈發(fā)感受到作為演員的被動性,尋找合適的、歡喜的角色也越來越難。但他的內心并未停止躁動,他似乎是一個孤獨的求索者,勇敢又決絕。
小人物題材電影的春天不知何時能真正到來,但我們總該抱有期許,因為這不僅關乎著一個演員的演藝生命,更關乎角色背后的千萬個孤獨的個體能否被看見、被尊重,繼而被擁抱。
無論何時,這,都不該是一個消失的命題。
摘自微信公眾號“首席人物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