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黃霸是西漢名臣,在地方為政時政績突出。他關(guān)心百姓生活,親自制定安民條款,規(guī)勸黎民遵章守法,就連家?,嵤乱部紤]得周到得體?!凹毿≈?,起初極為繁多”,而黃霸正是一個善做具體工作的人。一番治理之下,工作很快見了成效,當?shù)亍奥凡皇斑z,夜不閉戶”。
漢宣帝見黃霸將地方治理得如此之好,認為讓他只在地方任職實在大材小用,便動了提拔之念。于是,他先征召黃霸擔任太子太傅,后遷升他為御史大夫,直到丞相、封建成侯。那么,黃霸受提拔后政績?nèi)绾危克斏县┫嗪?,依然像在地方任職一樣,關(guān)注瑣碎事務(wù),比如男女不同路、子弟當盡孝等等。一個丞相理當掌管國家大事,而非時時為小事操心。如此思路之下,他在丞相任上自然政績平平?!顿Y治通鑒》評價他:“霸材長于治民,及為丞相,功名損于治郡?!?/p>
清代有位學子叫惠士奇,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考取舉人、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廣東學政。這個職位很容易腐敗,但惠士奇“校士公明,一文不取”。時任兩廣總督楊琳對他特別欣賞,上奏雍正皇帝:“臣遍歷各省,所遇學臣中,僅見者有此清操特出之員。”雍正深感清廉人才難得,試圖讓惠士奇擔任更重要的行政官職。
但他沒有立即這么做,而是向楊琳進一步了解:“惠士奇觀其人,吏治可以用得否?”楊琳如實回奏:“惠士奇未做過臨民之官,臣與之共事三年,觀其作用,惟有衡文乃其所長,恐非吏治之長材也?!庇赫宦?,就讓他繼續(xù)做廣東學政,將其調(diào)回京師后,也是繼續(xù)用其所長,任命他為專管文史方面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后來又任命他擔任侍讀學士?;菔科嬖谶@個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頗有建樹。
領(lǐng)導在選人用人上有一種弊病:就是以為某人的一方面能力突出,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定能勝任,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將他提拔到更重要的崗位之上,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人各有所長,崗位各有特點,必須講究人才與崗位的匹配度,再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及長處加以任用。
(元 月摘自《北京日報》2020年3月31日,喻 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