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紅
我16歲的時候,和我的朋友安斯艾爾、勞倫斯一起離開黑人貧民窟,來到曼哈頓謀生。
我們給有錢人修整園林。我們買了工具,第二天就各自去找業(yè)務。整整一個上午,我被拒絕了12次,當我問到第13戶人家的時候,終于有個中年男人把我迎了進去。他告訴我他的園林需要割草,還有一片花壇需要拔草,屋子邊的一排柏樹需要修剪,還需要清理水池。
我在天黑前完成了所有的工作,離開時要了他的電話號碼,并告訴中年男人我或許會經常打電話問一問他需不需要修整園林。他很高興地給了我一張名片。
晚上,我用公用電話撥打了他家里的電話。我捏著嗓子說:“你好,歐哲先生,我叫安德森。剛才有個年輕人問我需不需要修整園林,他說他今天剛剛為你服務過。我的園林確實需要修整,便想向你打聽他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如果他的工作令人滿意,我也請他來幫我修整園林?!?/p>
“安德森先生,我很高興對你分享我的感受。”歐哲先生說,“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他的工作非常出色。他拔光了花壇的雜草,卻沒有傷害到任何一朵花。他剪的樹非常整齊,水池清洗得非常干凈,連一片樹葉也沒有。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年輕人,甚至不需要你監(jiān)督他?!?/p>
“太感謝你了,我也請他工作?!?/p>
掛掉電話以后,我的朋友都不解地看著我:“你在干什么?”“我想知道雇主對我的工作有什么評價?!蔽艺f。
“真是多此一舉。你完成工作收了錢就行了,還管那些做什么呢?”安斯艾爾說。勞倫斯也跟著說:“即使你想知道雇主的評價,你問他們就行了,為什么要假裝別人去打聽呢?”
我笑笑,沒有再解釋。我只是覺得,如果我的工作讓他們失望,他們當著我的面未必會說真話,頂多是下次不再請我,而用另一個身份去打聽,往往能聽到更加客觀的評價。
此后,我一直保持著這個做法。有時,我會讓我的雇主給別的雇主打電話,被我服務過的人都成了我的老雇主甚至是好朋友。
19歲的時候,我擁有了一家園林設計公司。我有20個員工,當然也包括安斯艾爾和勞倫斯。當我擁有第一輛汽車的時候,我?guī)е麄z回貧民窟過圣誕節(jié)。他們問我:“我們同時從貧民窟里出來,為什么我們什么成就也沒有,你卻成了大老板呢?”
我的手放在方向盤上,眼睛看著前面的路,想了很久,最后說:“因為我每天都會做一件在你們看來是多此一舉的事情?!?/p>
涼城古巷?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