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管混凝土拱肋由于核心混凝土收縮和日照產(chǎn)生溫差都會引起鋼管與混凝土不密貼現(xiàn)象,鋼拱橋成型后一般設計計算中不考慮鋼管對核心混凝土緊箍力,只按鋼筋混凝土驗算?;炷恋拿軐嵍戎苯佑绊懗蓸蚝蠊袄邤嗝娴膭偠热≈?。頂升灌注利用高壓輸送泵從兩側拱腳向拱頂推進澆筑,有效提高核心混凝土密實度。結合跨徑109m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提籃式系桿拱橋頂升灌注施工案例,詳細介紹了頂升灌注工藝、混凝土質量控制、機械設備配置及同步施工等要點,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鋼管拱肋;頂升;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TU997
1前言
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有效解決了拱橋材料和施工的兩大難題,其施工主要包括空鋼管拱肋的安裝、弦桿內混凝土澆注以及橋道系安裝三個主要階段。管內灌注混凝土不密實容易造成鋼管混凝土拱肋脫黏、脫空現(xiàn)象[1]。澆筑施工時,因混凝土質量不佳造成堵管進而易產(chǎn)生集中應力過大,要做到鋼管拱橋的實時監(jiān)測,并控制好泵送速度,防止施工中出現(xiàn)因鋼管集中應力過大而產(chǎn)生鋼管開裂[2]。
2工程概況
南蘆公路上跨大治河109m下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為分離式雙幅橋,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拱肋向內傾斜6?,拱肋高21.8m,矢跨比f/L=1/5,拱肋為等截面啞鈴型鋼管混凝土截面,拱肋寬1.2m,高2.4m,鋼管壁厚16mm。拱肋成形后,鋼管內填充C50微膨脹自密實混凝土。每幅主橋設置2道縱梁、19對吊桿拉索、21根中橫梁和2根端橫梁。為保證橋梁整體穩(wěn)定安全,每幅主橋拱頂設置一道“一”字型風撐,兩側各設置一道“K”型撐,風撐采用空心鋼管結構,內部不灌注混凝土。本次實施西幅橋施工,自密實混凝土總量約530立方。橋梁總體布置見圖1。
根據(jù)對稱與均衡加載原則,以拱頂為對稱中線組織鋼管混凝土的灌注施工。為保證拱肋混凝土的密實性,采用在拱肋兩端泵送澆筑鋼管拱肋混凝土的泵送頂升壓注澆筑方法,灌注時由輸送泵將混凝土連續(xù)不斷地自下而上壓入鋼管拱內,且不需振搗,直至管頂冒出混凝土使管內混凝土密實為止。
3施工總體布置
將鋼拱混凝土頂升施工分為南北兩個作業(yè)區(qū),每個作業(yè)區(qū)為兩個作業(yè)點:東拱腳和西拱腳。施工采用四臺地泵同步頂升工藝,在北岸設置指揮中心,收集現(xiàn)場泵送頂升過程所有數(shù)據(jù),并作出指令,保證四個作業(yè)點同步頂升,作業(yè)布置詳見圖2。
為了保證一次壓注須在首盤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分二級泵送施工,確保每次泵送時間控制在3h以內。第一個泵管注漿孔開設在1、2吊桿之間;第二個泵管注漿孔開設在5、6吊桿之間。在拱腳最底部設置D1排渣孔,用于排除鋼拱內廢水;二級泵送口水平位置設置排漿孔,同時用于監(jiān)測一級泵送停止位。對稱布置E1、E2、E3排氣孔和頂部冒漿孔,詳見圖3。待鋼管混凝土頂升灌注完成后7天可將孔口設施切除并焊接同類型鋼板補齊。
(1)注漿孔
考慮到注漿口離吊桿較近,此注漿管平面向內側旋轉5°,注漿管外徑135,壁厚10mm,與拱軸線呈30°夾角,注漿管設計見圖4。
(2)出氣孔、排漿孔
出氣孔、排漿孔均采用35mm孔徑304不銹鋼球閥,方便開關。
(3)冒漿孔
冒漿孔同時也兼做出氣孔,在拱頂兩側750mm處對稱安設直徑為125mm、高為1500mm的增壓排漿管,管口可向內側面略微傾斜,外接2m軟管,以免排除混凝土污染管壁,詳見圖5。
4混凝土配合比
鋼拱肋截面在吊桿錨箱位置空間受阻,此處容易發(fā)生堵管現(xiàn)象,本次混凝土采用細石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為2cm。為了保證首盤混凝土拌制完成到此次泵送結束仍具有良好工作性,混凝土需保證6h工作性(擴展度550~650),初凝時間不小于10h。
為了確保本次鋼拱混凝土頂升灌注的順利施工,我施工方采用小機多次試配試驗,試配成功后進行了大機驗證試驗,并達到性能要求后再進行正式頂升灌注。
(1)小機試驗調整方案
根據(jù)大機設備運行的特點,對小機試驗也做了相應調整,使小機試驗能夠更好的匹配大機生產(chǎn)狀態(tài)。
1)小機試驗的攪拌時間從原來的120秒,延長到240秒,讓小攪拌機對混凝土攪拌更充分更均勻。
2)小機試驗原材料投放順序與大機保持一致,增加干料預拌時間約20-30秒,然后添加水和外加劑,原材料相互接觸拌和方式與大機一致。
經(jīng)過多次小機試驗,最終確定施工配合比如表1,鋼拱混凝土初始擴展度在700-750mm左右,4小時基本和初始保持一樣,6小時擴展度600mm左右,8小時擴展度400mm左右,初凝時間超過10小時,滿足了施工的需要。
(2)大機驗證試驗安排
為了確?;炷凉ぷ餍詽M足實際施工需要,增加對大機的試拌頻次,包括調整外加劑摻量,以及在動態(tài)含水率波動情況下的影響范圍控制。在正式混凝土澆筑前,還需做6h混凝土工作性的大機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開始正式拌制。為了順利完成本次生產(chǎn)任務,拌合站相關準備工作如表2.
1)9月25日對拌站生產(chǎn)設備進行了保養(yǎng)和計量校準,10月5日再次對2條生產(chǎn)線的砂石、水泥、外加劑計量秤進行了滿量程靜態(tài)校驗,同時對動態(tài)稱量也進行了復驗,結果符合要求。
2)新進水泥與10月8日晚上進行適應性復驗,小攪拌機的攪拌時間、投料順序與大機一致,合格后方可進倉。
3)10月9日上午材料進倉:水泥290噸,礦粉200噸,黃砂500噸,石子500噸,外加劑3.5噸,摻合料560包。
4)10月9日下午進行了大機試驗,混凝土性能滿足要求。
5機械設備
(1)泵送設備
每次泵送均在兩端布置2臺高壓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同步進行泵送。每臺泵車平均每小時泵送50m3混凝土,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每片拱肋單根單次泵送在3小時內完成泵送。輸送泵的系統(tǒng)泵壓一般在8MPa左右,不能超過16MPa,防止爆管。綜合以上各項因素,選用6臺HBT-60型高壓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作為泵送機械,其中2臺作為備用泵,南、北工作區(qū)各1臺。
(2)運輸車輛配備
共配備22輛混凝土攪拌車,其中2臺備用,隨時根據(jù)施工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以保證拱肋鋼管混凝土連續(xù)澆筑。
(3)混凝土攪拌設備
混凝土拌和站配置2臺HBZ180雙臥軸攪拌機,在開始攪拌前,對所有攪拌設備、發(fā)電設備和水處理設備進行施工前全面檢驗調試,認為具備施工能力后才開始進行施工。
6同步頂升灌注
為了保證混凝土工作性,對混凝土攪拌完成后全過程跟蹤并做好出廠和進場擴展度試驗,對比分析混凝土擴展度是否保持原有性能
為了確保同步頂升灌注,做到混凝土攪拌、傳輸、澆灌同時進行。采取措施如下:
(1)澆筑方量同步
每臺攪拌車運輸方量均為10m3,并由記錄員詳細上報每一車次開始澆筑和結束澆筑時間,同一批次攪拌車澆筑時間相差大于5min,應及時調整澆筑速度,確保澆筑方量偏差小于2m3。
(2)澆筑拱肋位位置同步
每隔1m由小到大貼編號,工人用榔頭敲打拱肋,聽聲以辨澆筑位置,并站在相應編號位置,及時記錄到達每一編號位置時間,同一編號時間相差大于5min,及時調整澆筑速度。確保澆筑拱肋位置偏差小于1m。
(3)觀察孔同步
出氣孔、排漿孔、冒漿孔都可兼做觀察孔,流出砂漿便立即上報,到達同一位置觀察孔時間偏差同樣大于5min,應及時調整澆筑速度。
(4)過程控制同步
2:00前,現(xiàn)場機械設備、人員按要求均已到位。每個拱腳處至少2輛攪拌車到場(不包括砂漿車),滿足要求后正式泵送。頂升灌注過程中應加強對泵送方法的控制,以防堵管或暴管[3]。
1)一級泵送:
首先,每個拱腳處泵送1方砂漿潤管,泵送完后,連續(xù)同步頂升自密實混凝土。當排漿孔D1孔冒出均勻混凝土后關閉D1閥門,觀測孔E1孔冒漿后立即關閉E1閥門。整個過程保證混凝土連續(xù)灌注。當混凝土泵送至D2孔冒漿時,立即停止泵送,同時關閉一級泵送口位置的截流閥;每個拱腳一級泵送方量約62m3,即5輛10m3攪拌車+1輛12m3攪拌車。
2)換管和張拉水平索:
清理出地泵內多余的混凝土,并為每臺地泵備好1m3清水用于清洗地泵料斗內混凝土,清洗完畢后更換二級泵送孔。為了確保鋼拱肋成橋線形,應嚴格按照監(jiān)控指令張拉臨時水平索[4]。張拉好并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二級泵送施工。
3)二級泵送
二級泵送口更換完,且人員、機械設備均已準備完成,每個拱腳處??恐辽?輛攪拌車后(不包括砂漿車),開始同步泵送1方砂漿,泵送完后,連續(xù)同步頂升灌注混凝土。當排渣孔E2孔均勻冒漿后,關閉E2閥門。觀測孔E3孔冒漿孔冒漿后立即關閉E3閥門。整個過程保證混凝土連續(xù)頂升,直至接近冒漿管位置。每個拱腳二級泵送方量約68m3,即6輛10m3攪拌車+1輛8m3攪拌車。
4)冒漿
泵送至接近冒漿管位置時,北岸地泵先降低泵送速度和流量,緩慢泵送;南岸地泵照常泵送至冒漿管均勻冒漿。南岸地泵降低泵送速度和流量,緩慢泵送;北岸地泵照常泵送至冒漿管均勻冒漿。如此往復,直至冒漿管均勻冒漿,兩岸地泵均降低泵送速度,關閉截止閥,同時停止泵送。
7鋼管混凝土質量檢測方法及補強
待拱肋混凝土強度均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及過后兩個月左右時間內,檢查拱肋鋼管混凝土是否密實。管內混凝土的澆灌質量檢查方法有三種:①錘擊敲打,可探明部位;②鉆小孔取樣,采用磁力電鉆,鉆孔直徑為22mm;③超聲波無損檢測[5],檢測后對不密實的部位,應采用鉆孔壓漿法壓注與混凝土等強度的微膨脹水泥漿進行補強,然后將鉆孔補焊封閉。
8總結
本工程通過精心組織、嚴選材料、嚴控質量,歷時約5小時順利完成了鋼拱混凝土頂升灌注工作。通過超聲波檢測,除吊桿錨箱拱頂位置存在稍許空隙外,其余部位混凝土較為飽滿密實,在以后的施工中應增加對該區(qū)域的排氣措施,盡量減少空隙。
(1)在鋼管混凝土頂升灌注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擴展度性能指標,并分析小機試驗與大機試驗的差異性,盡量按照大機試驗拌制方式實施小機試驗。
(2)施工過程不可中斷,應對拌站原材料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對攪拌車出拌站、進現(xiàn)場以及澆筑時間進行跟蹤,確保每車攪拌車在2h內完成,混凝土工作性較好且平均泵送速度為28m3/h,未發(fā)生堵管、爆管等現(xiàn)象。
(3)嚴格落實人員統(tǒng)計工作,對實施過程嚴格監(jiān)測,并通過指揮中心對信息的整理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達到了同步施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智,王建軍等.施工階段鋼管混凝土拱肋脫黏、脫空防治[J].公路.2015(12):126-129.
[2]秦榮,謝肖禮,彭文立等.鋼管混凝土拱橋鋼管開裂事故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1(3):74-77.
[3]程澤兵,胡忠宏.鋼管混凝土拱橋泵送頂升灌注施工常見問題分析[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07.6:56-58.
[4]沈興誼,楊軍,肖海波.鋼管拱肋混凝土灌注過程計算分析[J].橋梁結構.2016(6):143-145.
[5]荊旭.超聲波檢測鋼管混凝土拱橋脫空量的應用[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12(3):21-23.
作者簡介:
侯鳳國(1986-),男,山東聊城人,工程師,工學碩士。
(作者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