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弘
【摘? 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及VAS評分變化。方法:回顧性研究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患者,隨機分組(每組64例),參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試驗組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JOA評分、VAS評分。結果:試驗組護理后JOA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VAS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腰椎功能,緩解疼痛感,值得借鑒。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早期康復護理;腰椎功能;疼痛
胸腰椎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一般是由重物撞擊、高空墜落、交通事故所致[1]。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緩解脊髓神經壓迫狀態(tài),但手術畢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術后疼痛感嚴重,不利于腰椎功能恢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脊柱愈合畸形發(fā)生率。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為進一步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回顧性研究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患者,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回顧性研究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患者,隨機分組(每組64例),試驗組:女21例、男43例;年齡在28-79歲,平均(53.62±2.71)歲;受傷原因:26例砸傷、27例車禍、11例墜落;骨折部位:12例T11、20例T12、19例L1、13例L2。參照組:女24例、男40例;年齡在29-78歲,平均(53.59±2.68)歲;受傷原因:21例砸傷、25例車禍、18例墜落;骨折部位:10例T11、19例T12、21例L1、14例L2。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保證切口干凈、清潔,完善術前準備,加強切口觀察,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換藥。試驗組:①健康宣教:護士通過宣傳手冊、視頻、海報等向患者介紹疾病、手術相關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危害性、臨床癥狀、手術、預后等,提高患者對疾病、手術認知度。②心理護理:護士綜合患者性格特點、文化程度、心理接受能力等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積極向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治療的案例,通過鼓勵、傾聽等方式緩解患者內心壓力。③疼痛護理:利用VAS(視覺模擬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疼痛感,對于低于3分者,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對于3分以上者,嚴格遵醫(yī)囑給予嗎啡等鎮(zhèn)痛藥物治療。④功能鍛煉:術后鼓勵患者及早進行床上被動運動,根據患肢功能恢復情況,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下床活動等,首次活動必須在家屬或護士陪同下進行,強度以自身耐受為主。⑤飲食護理:飲食中增加纖維素、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攝入量,遵循細嚼慢咽、少量多餐的飲食原則,禁食油膩、辛辣、生硬食物,多吃新鮮水果以及綠色蔬菜。兩組均在護理2w后評價干預效果。⑥導尿管護理:術后通過間歇性夾閉導尿管的方式及早拔除導尿管,在患者出現尿意時,開放導尿管,引流5-10min后再次夾閉尿管,反復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尿管拔除當天,可引流直至尿液排盡,而后抽凈氣囊中的水,輕柔的將尿管拔除。期間嚴格遵循無菌原則。⑦日常生活能力: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鼓勵患者及早進行翻身、下床、自主進食、自主穿衣等日常活動,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切不可過量活動,防止加重患者疼痛等不適感。⑧呼吸功能訓練:采用肺功能訓練儀,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肺功能訓練儀的位置與患者眼部處于同等高度,護士指導患者調整呼吸,緩慢的吸氣,球體上升到最高位置時,再屏氣2s,而后緩慢呼氣,每日訓練20次。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化痰藥物,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充分擴張肺臟,增加痰液量。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JOA(腰部功能量表)評分[2]:包括膀胱功能、日?;顒邮芟薅?、主觀癥狀,總分是29分,分值越高,治療越有效,腰部功能恢復越好。(2)VAS評分[3]:總分是10分,無痛是0分,輕度是1-3分,中度是4-6分,重度是7-9分,劇烈是10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6.0軟件計算,獨立樣本/配對t檢驗計量資料,數據(JOA評分、VAS評分)以表達,P<0.05,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JOA以及VAS評分兩組對比結果
護理前比較兩組JOA以及VAS評分P>0.05;護理后試驗組JOA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VSA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P<0.05,見表1。
3 討論
胸腰椎骨折在受傷后骨折部位會出現腫脹、疼痛感、身體活動受限,如果長骨骨折,則會傷及患者內臟,增加截癱率。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需要長期性臥床,生活習慣改變,胃腸蠕動減慢,下床活動時間延長,機體恢復較差。早期康復護理認識到患者精神、心理活動對生理的影響,多途徑、多方法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胸腰椎骨折、手術的認知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少了皮質醇、兒茶酚氨等應激物質釋放,減輕了生理、心理應激反應,提高機體疼痛閾值。早期康復護理下護士加強對患者飲食指導,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有益于切口愈合、機體康復的食物,保持二便通暢。利用VAS量表對患者展開針對性疼痛護理,避免了盲目使用鎮(zhèn)痛藥物,鼓勵患者及早進行被動、主動運動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切口愈合。本研究示:護理后試驗組JOA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VSA評分明顯比參照組低,P<0.05。提示早期康復護理明顯優(yōu)于傳統護理。本研究結果與賴利英[4]等研究結果接近。
綜上所述: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減輕術后疼痛感,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陳娟. 對接受內固定術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進行早期護理的效果評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22):221-222.
[2] 陳寶玲. 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對膝部骨折內固定術后患者癥狀改善的影響[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7(18):2376-2377.
[3] 李迎霞.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圍手術期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8):257-258.
[4] 賴利英, 賴征文, 朱權. 早期康復干預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 2016, 3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