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躍
【摘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讀、說、寫、演共生的四方面來談閱讀教學的實踐方法。
【關鍵詞】讀;說;寫;演
當代語文教育專家崔巒同志指出:“在我們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說寫練習,做到讀說寫滲透,讀說寫結合,甚至讀說寫演共生?!睂δ壳罢n堂閱讀教學分析存在的問題,我提出在教學中運用讀、說、寫、演來拓展思維,提高閱讀興趣的觀點。盡情地讀書,亦作讀地“盡興”,指學生在還未授課中讀,授課時讀,授完課,每天盡可能地多讀書籍;充分地說話,亦作說地“充分”,就是教師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及各種場合把感覺收獲充分表達出來;自由地寫話,亦作寫地“自主”,教師要相信學生,不但要寫閱讀課堂小練筆,還要多開展各種寫作活動,大膽想象,把所看、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演”,顧名思義,通過大量地讀說寫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把文本甚至一個字詞演出來,讓讀者、觀者都更明白,各類“表演”活動也是學生從字到劇的拓展閱讀的高潮部分。
一、盡情地讀書——給學生插上閱讀的翅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弊鳛榻處熞陂喿x教學中實實在在地幫助學生讀通、讀順,讀出畫面,讀出情感,從中“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喜歡讀。
(一)曉之以理,樹立意愿
教師平時在課堂中要多滲透勤學苦讀的故事,“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千百年來激勵著一代代讀書人積極進取,發(fā)奮圖強。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讀書的好處,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等,從心靈上浸潤學生要多讀書。
(二)措施助生,激發(fā)欲望
1.遵循本質,少即是多。越是貪多求全,最后讀起來反而造成雜而不精,甚至還會損害個人的閱讀興趣。剛開始把種類控制的越少越好,慢慢地,會發(fā)現(xiàn),少會變多。
比如教師上《西游記》閱讀課,教學故事情節(jié)太過熟悉,孫悟空師徒四位也是耳熟能詳了,要想了解他們有太多方法,那么如何在一節(jié)閱讀課后吸引他們繼續(xù)讀原著呢?那么教師課堂教學首先選好點。比如我在教學《三打白骨精》比讀了白話文中“豬八戒奪過罐子”和原著“一嘴把那罐子拱倒。”“奪”和“拱”一個字的比讀,感覺拱妙多了。(拱這個不但寫出了著急吃,還寫出了豬的吃相。)這個字只能用在豬身上,就一個動詞就能把豬八戒骨子里豬的特性表現(xiàn)出來。一個字就如此有趣,激起學生挖掘整本書的欲望。
2.注重遷移,邊讀邊用。古人常說,讀書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币⒆约旱拈喿x體系,帶著目的去讀書,邊讀邊用。例如:教學詩歌《紅軍長征不怕遠征難》,當談到井岡山時期的紅軍為什么會勝利,教師拋出了《水滸傳》,同樣曾經(jīng)落草為寇的梁山好漢卻敗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找答案,學生會為了得出結論去找《水滸傳》看,讓書帶著去找書,帶著問題去讀書,過些時候有同學說宋江一伙人沒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觀念,比如他們沒有“分田地、打土豪”最后被招安,那招安的結局肯定沒有好下場。這樣一來,比單純布置讀一本《水滸傳》有意思多了。而且學生為了找有用的答案,愿意自己去讀更多的書。
二、充分地說話——給學生一個閱讀表達的秀場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yǎng)?!边@句話道出了運用語言的重要性。沒有運用,就談不上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
(一)群體效應,充分表達
在課文閱讀和表達過程中,學生的興趣重要,但方法也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自主選擇閱讀小組,允許適當調整人員。觀察中不難發(fā)現(xiàn),高水準的閱讀能手語出驚人,講起來也滔滔不絕,也能帶動學困生跟著模仿表達,一優(yōu)帶一弱,引發(fā)群體效應,一開始不會的同學聽了幾個優(yōu)等生述說,也會有話表達,等到全班交流的時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運用語言的積極性,在表達的秀場顯示語言的積累才華。
(二)明確分工,張弛有度
課堂總歸是機會有限,所以按照學習內容,考慮自身意愿等基礎上組建閱讀小組也是很有必要的。小組能讓更多同學有充分表達的機會,但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小組功能,需要明確組內成員分工,每位成員的任務,并根據(jù)閱讀課內容設定活動單,小組完成任務單。
三、自由地寫話——給學生一個傾訴的空間
寫是傾吐,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閱讀教學要把‘寫擠進去?!闭n堂應該是學生知識發(fā)展的課堂,是學生能力提升的課堂。它使學生經(jīng)歷由不知到知的過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由不能到能的過程。
(一)讀寫一體,探究有味
傾吐無疑是一個重要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自由地思、盡情地寫,在文本中思、在生活中寫,寫出張揚個性的廣闊舞臺,不僅有助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活躍思維的發(fā)展,更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生成。教師在高年級中開設讀寫一體訓練,從閱讀文本到探究,從課堂走到課外,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二)讀中續(xù)寫,想象無限
我在教學中不但注重學生閱讀大量的書,也重視閱讀后的收獲和想象,抓住語文教材中作者巧妙地留下的空白,精心選擇寫的形式,合理把握寫的時機,以便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安排小練筆,使學生寫的內容呈現(xiàn)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喜人風景。
四、精彩地演繹——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
(一)活動展示,價值升華
1.在表演中曬閱讀,點燃情趣。學生閱讀大量書籍之后,腦子里一定集聚了很多內容,這時候,通過故事會、詩朗誦、童話劇讓他們表演出來。教師要利用班隊課,讀書節(jié)或“六一”兒童節(jié)等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學生自主排練閱讀過的好書中的精彩片段,回憶閱讀經(jīng)歷,分享閱讀收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2.在推薦中用閱讀,激發(fā)思考。好書推薦,既是閱讀者對書中內容的回顧,也是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并引領其他同學閱讀的好機會。每周一次的好書推薦活動,讓學生把自由閱讀中的書籍展示給全班同學??梢哉劰适戮蕛热?,可以談自己的閱讀體會,可以選擇一個情節(jié)讀給同學聽,讓同學產(chǎn)生懸念……種種推薦形式,既會讓小觀眾充滿對推薦之書的渴望,更讓推薦者在曬成果中,獲得進一步的閱讀動力。
(二)舉手投足,盡顯藝術
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寫人記事的,一篇文章便是一幅圖畫,一出活的話劇。在閱讀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表演,再現(xiàn)文本反映形象,字里行間盡顯藝術之分,拓展文本潛藏的形象。
例如教學《梅蘭芳學藝》,教師讓一個小女孩上臺匯報“盯著”和“注視”的理解。小女孩站在講臺前的凳子上,教師左手輕撫著她的后背,右手高擎起做鴿子飛翔狀,邊背著:“她常常緊緊盯著空中飛翔的鴿子。”小女孩的頭、眼睛隨著教師的手滴溜溜地轉動。教師說,這就叫“緊盯”。當教師將聲音放低,做魚兒在水中游的樣子時,小女孩那專注的神情、瞪大的雙眼,讓學生理解了什么是“注視”。無形之間的精彩表演讓學生明白了兩個詞語,這樣的表演無做作,但又行之有效,以此延伸其他詞句。通過妙趣橫生的表演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增加了課堂情趣,讓學生輕松理解了詞義,又激發(fā)了學生對閱讀的無限情趣。
五、結語
總之,“讀說寫演”共生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閱讀、表達、寫文、表演,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得益于課外,得益于未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研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