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語對我們來說是第二語言,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學英語是有一定難度的。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激勵性語言的重要性,對學生要以鼓勵為主。激勵性語言運用得當可以促使學生學業(yè)進步。本文就從心理學、教育學等角度談?wù)勝p識教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重要性及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措施。
【關(guān)鍵詞】激勵性語言;賞識教育;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陳磊,南寧師范大學。
小學教育屬于基礎(chǔ)教育,小學生有著獨特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特點。小學生一般是6-12歲,正處于“勤奮感對自卑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并且面臨家庭、學校及同學的各種要求和挑戰(zhàn),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誰給我價值感我就靠近誰。正因為如此,如果兒童在這個階段體驗得好,對于以后形成勤奮的特質(zhì)來面對社會生活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這個階段教師、家庭及社會等各方面對于學生的鼓勵是必要的?;谶@樣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評價就非常重要。適度的評價可以激勵學生,而不恰當?shù)脑u價方式有可能造成學生在這一階段學業(yè)頹廢,對他以后的發(fā)展不利。
一、目前我國小學英語課堂用語的現(xiàn)狀分析
英語是當今世界的通用語言,我國早在19世紀初就引入英語教育。21世紀初,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動下,我國小學階段三年級開始全面推行英語教育,由此我國小學英語教育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常常只注重把教學過程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而忽視學生的心理活動。我查閱了相關(guān)文獻資料,也深入了解了小學英語課堂并與一線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溝通,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課堂用語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教師有賞識教育的理念,但激勵性語言比較單一,重復(fù)性較多。由于新課改的深入人心,很多一線教師在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已經(jīng)開始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同時也能很好地接受賞識教育這一理念。不過他們很多是年輕教師,經(jīng)驗不足,在課堂中較難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語言表揚。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good!very good!”“wonderful!”等,這些都是很表面的話語,并沒有給學生帶來很好的激勵性作用。這些簡單的表揚方式在低年級可能適用,但是到了中高年級,隨著學生知識儲備的增多、閱歷的豐富、求知欲的提升,這些語言就稍顯幼稚了。比如,在一個六年級的課堂中,有個學生回答了老師的提問,老師表揚了他,說:“Wow,you did a good job!”這樣的表揚方式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稍顯幼稚,并沒有真正指明學生哪里做得好。
2.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太盲目,缺乏科學性。對于學生的激勵有時候也不見得都是夸贊,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他們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一個班集體里確實會有一部分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這時教師對于學生的夸贊是指學習成績,表揚他們學習刻苦學有成效。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比如尊敬老師、經(jīng)常幫助班里有困難的學生等,對于這部分學生的夸贊就可以是品德方面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大好,品德行為也沒有出彩的地方,對于這部分學生,有些教師會忽略他們,只一味地去表揚那些成績好或者品德突出的學生。班級里還有一部分學生成績好但是品德行為方面有欠缺,對于這部分學生,我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也經(jīng)常表揚,他們只看到這些學生成績好,沒有關(guān)注其思想道德層面,這種以成績論學生,以學習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做法是很盲目的。學習成績好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思想層次的薄弱也是要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點撥的。
3.忽視教學評價的個人反思部分,教師的相關(guān)理論知識欠缺。在一些偏遠地區(qū)或者農(nóng)村地區(qū),一部分英語教師并不是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培訓一段時間以后就直接教英語了,他們本身的英語語言素質(zhì)有欠缺,也缺乏專業(yè)教法和心理學知識。還有一些小學英語教師是科班出身,自身英語水平比較高,但是他們?nèi)狈ο嚓P(guān)心理學知識儲備,很多新老師只顧著完成教學工作,很少有意識去學一些關(guān)于兒童心理發(fā)展方面的理論知識,這就導(dǎo)致在一些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課堂呈現(xiàn)比較完整,但是他們忽視評價與反思環(huán)節(jié)。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是完全不可行的,低年級學生更需要和老師的互動,要求課堂趣味性強,肢體語言豐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很少鼓勵學生,也不善于用一些激勵性語言提高課堂質(zhì)量。
二、巧用激勵性話語的方法和措施
1.做對的事情正著夸,不對的事情反著“夸”。每個學生都是發(fā)展中的個體,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對于經(jīng)?;卮饐栴},并且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理所應(yīng)當要表揚。那么對于一些積極發(fā)言但是回答不是那么準確的學生,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首先我們要肯定學生好的方面,對于回答錯誤的內(nèi)容及時加以糾正,運用恰當?shù)恼Z音語調(diào),讓學生沒有受挫感。比如在小學五年級的英語課堂中,有一次我問學生:“What do you often do after school?”有一個學生回答:“I often do my homework.”還有一個學生回答“看電視”,其他學生聽后哄堂而笑。對于這兩位學生我先肯定了第一個學生的回答。然后我面帶微笑地對大家說“××is a cute boy.”之后對著第二個學生說:“But can you say it in English?”我并沒有笑話該同學用中文回答,而是肯定了這個學生的行為,積極回答問題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鼓勵他用英語回答出來。這樣既給足了學生面子,同時也對他有所激勵,對他的學習也會起到正面作用。
2.講究語言藝術(shù),多描述學生受表揚的事件。英語是一門語言,凡是語言都是一種藝術(shù)。小學英語教師應(yīng)該增加自己的語言儲備量,提高語言知識素養(yǎng)。在課堂中對于學生的夸贊要注意變換語言,不能重復(fù)太多。教師需要把學生受到表揚的行為著重指出來,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夸贊他,這樣才能達到讓其他學生向他學習的同時也提高該學生的積極性的效果。比如在小學三年級的英語課堂上,當天是下雪的天氣,下雪的單詞是今天將要學習的,但是我向?qū)W生提問:“How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o can tell me?”然后就有一個學生舉手回答:“It' s snowy.”這時我微笑著向他豎起大拇指:“You have reviewed the new lesson,perfect!”再向大家解釋一下剛才這位學生是提前預(yù)習了新的知識,其他學生就會明白老師為什么夸獎他,這比直接夸獎一句“Perfect”效果更好。這樣的方式會鼓勵更多的學生進行預(yù)習,慢慢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個學生會更加自信,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會愈發(fā)增強。
3.勤思考多學習,多反思自己的行為。學生的心理是復(fù)雜的,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才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課后不斷學習,彌補自己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班杜拉在提出自我效能感之后,Ashon等專家也提出教學效能感,包括教育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兩方面。個人教學效能感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和再認識,所以每節(jié)課后教師應(yīng)該反思本節(jié)課的課堂行為。課堂上對于學生的鼓勵也可以延伸到課后,課后的反思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召開班會的時候讓學生處在主動的位置,鼓勵他們參與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
三、結(jié)語
要做好賞識教育,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師生之間就會因此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礎(chǔ),教師對學生的愛會使學生產(chǎn)生向上的動力。還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觀察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真正做到在恰當?shù)臅r候用正確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正確處理批評與表揚之間的關(guān)系,讓賞識教育真正融入小學英語課堂中,以此來推動核心素養(yǎng)理念、新課改理念深入小學英語教學,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和教師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淑媛.如何利用“賞識教育”開展小學英語教學評價[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
[2]王海燕.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yīng)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
[3]楊昌洪.師之道-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方法與藝術(shù)[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