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卓,潘韜文,李 斌,李 坤*
(1.遼寧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2.大連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044;3.大連醫(yī)科大學藥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瘀血痹片是傳統(tǒng)中藥復方,由乳香、沒藥、紅花、威靈仙、川牛膝、香附、姜黃、當歸、丹參、川芎和黃芪11味中藥材構成,主治瘀血阻絡所致的痹癥[1]。復方中每種藥材均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其中威靈仙、香附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2-3]。目前,國內并無對于瘀血痹片抗炎作用的相關報道,因此本實驗以瘀血痹片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建立二甲苯耳腫脹小鼠模型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實驗,研究瘀血痹片的抗炎活性;通過扭體法和熱板法研究瘀血痹片鎮(zhèn)痛作用。
SPF級昆明種小鼠,雄性和雌性,體重(20±2)g,均由大連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所使用動物嚴格按照實驗室動物保護指導原則進行,所使用動物征得大連醫(yī)科大學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同意。
瘀血痹片(本溪國藥中成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羧甲基纖維素鈉(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地塞米松(大連凱美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二甲苯(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冰醋酸(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灌胃針(大連凱美化工工程有限公司),7 mm打孔器(大連凱美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瘀血痹片成人臨床推薦用量為一次5片,一日3次。根據(jù)人和動物間按體表面積等效劑量換算,動物的劑量=等劑量比值×(藥量/成人標準體重),設置成人標準體重為70 kg。根據(jù)推薦劑量,設定本實驗的低劑量組為正常給藥劑量,中劑量組為正常給藥劑量的2倍,高劑量組為正常給藥劑量的3倍。即低劑量1.25 g/kg,中劑量2.50 g/kg,高劑量3.75 g/kg。
40只雄性SPF級昆明小鼠隨機分為5組(8只/組),分別為陰性對照組(模型組,給予等劑量的0.5% CMC-Na溶液),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組,2 mg/kg),瘀血痹片低、中、高劑量組。各組小鼠每日上午固定時間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7 d。末次給藥后30 min,將30 μ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廓兩面,左耳不涂作為對照。1 h后小鼠頸椎脫臼處死,剪下小鼠雙耳廓,用直徑7 mm的打孔器在兩耳對稱位置取下左右耳片,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作為耳廓腫脹度表示藥物抗炎效應,計算抑制率[4]。
40只雄性SPF級昆明小鼠同上隨機分為5組(8只/組),各組小鼠每日上午固定時間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7 d。末次給藥后1.5 h,尾靜脈注射0.5%伊文思藍生理鹽水溶液(10 μL/g),10 min后腹腔注射0.6%冰醋酸生理鹽水溶液(10 μL/g),20 min后脫頸椎處死。每只腹腔注射5 mL生理鹽水,并輕揉腹部3 min,然后從腹腔內吸出3 mL左右腹腔沖洗液(沖洗液如被血液污染,則棄去不用),1000 r/min離心5 min,用分光光度計于5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值[5]。
40只雄性SPF級昆明小鼠同上隨機分為5組(8只/組),各組小鼠每日上午固定時間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7 d。末次給藥后30 min,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 mL/kg,隨即將小鼠單只放入塑料飼養(yǎng)盒中,觀察注射醋酸后小鼠第一次出現(xiàn)扭體的時間(潛伏期)和15 min內的扭體次數(shù)[6]。
40只雄性SPF級昆明小鼠同上隨機分為5組(8只/組),各組小鼠每日上午固定時間灌胃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 d。分別于末次給藥后30、60、120 min觀測藥物對小鼠熱板痛閾的影響[7]。
從表1可以看出,與模型組相比,瘀血痹片低、中、高劑量組都有抑制炎癥的作用(與模型組相比,P<0.05),以瘀血痹片中、高劑量藥效為好。
表 1 各組小鼠耳腫脹度及抑制率(n=8)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結果顯示,空白組,瘀血痹片低、中、高劑量組及地塞米松組吸光度值分別為0.147±0.011、0.114±0.025、0.095±0.021、0.085±0.029和0.068±0.016。與空白組相比,瘀血痹片低、中、高劑量組均表現(xiàn)出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且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并呈量效關系。
扭體法通過腹腔注射醋酸引起腹部產生持久性的急痛,使小鼠出現(xiàn)扭體反應,表現(xiàn)出腹部向內凹、臀部不自然歪扭同時后肢伸張,呈現(xiàn)出極為特殊的姿勢。從表2中可以看出,給藥組與模型組相比潛伏期時間均有明顯增加,15 min內扭體次數(shù)明顯減少,均具有抑制疼痛的作用,瘀血痹片中、高劑量組兩組抑制率較高,具統(tǒng)計學差異。
表 2 各組小鼠潛伏期、15 min內扭體次數(shù)(n=8)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熱板法借助外界熱刺激,以物理致痛的方式評價藥物的鎮(zhèn)痛效果。實驗中小鼠會表現(xiàn)出不安、舉前足、舔后足等應激反應,本實驗以舔后足為評價標準。從表3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增加,各給藥組小鼠的痛域值呈上升趨勢,且具量效關系。以給藥后30~60 min呈現(xiàn)最大耐受力,具顯著性差異。
表 3 各組小鼠不同時間痛域值
與空白組比較,*:P<0.05
瘀血痹片中包含多種中藥材,可對風濕類疾病進行全面治療,通過消炎、鎮(zhèn)痛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即可在治病的同時緩解病患的不適感[8]。通過實驗表明,瘀血痹片可以有效抑制二甲苯造成的小鼠耳腫脹,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鎮(zhèn)痛實驗結果則表明,無論是化學刺激帶來的內部疼痛還是物理刺激帶來的外部疼痛,瘀血痹片都能有效地進行緩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中藥的價值逐漸被發(fā)掘。通過與現(xiàn)代分析手段相結合,瘀血痹片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效果被證實,為疾病的治療提供理論研究依據(jù)。且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研究復方中藥必將更具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