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一、設計意圖
舞蹈是幼兒生活中時常接觸的,也是幼兒普遍喜愛的一種活動。根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方面的目標,要求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同時根據元江縣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為主,他們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因此,為了讓幼兒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民族舞蹈,我為大班設計了一節(jié)哈尼族舞蹈《歡樂棕扇舞》。舞蹈動作來源于哈尼族祖先狩獵時候觀察到的動物動作,哈尼族人們用這些舞蹈來表現哈尼族人們辛勤勞作的場面和豐收的喜悅心情,舞蹈動作簡單易學,幼兒易于接受。通過對舞蹈的學習,促進了幼兒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加強交往的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二、活動目標
1. 感受哈尼族音樂,喜歡學習民族舞蹈。
2. 熟悉旋律,初步學習哈尼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協(xié)調性。
3. 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幻燈片 、舞蹈音樂、舞蹈圖譜
四、活動過程
1. 用哈尼族音樂小丫丫律動進場,師生問好。
2. 教師談話,引入課題。
(1)看,老師今天穿的是什么服飾?你們想知道哈尼族來源哪里嗎?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2)教師講解哈尼族的文化,引出舞蹈音樂。
(播放幻燈片)
(3)出示舞蹈圖譜
3. 欣賞音樂,激發(fā)興趣。
帶著問題初步感受音樂,欣賞舞蹈動作。
(1)這個舞蹈由幾個舞蹈動作組成?
(2)請你猜猜每個舞蹈動作模仿哪種小動物。
4. 再次欣賞音樂,講解舞蹈動作圖譜,并且介紹動作名稱,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5. 幼兒初步學習舞蹈動作,邊學邊熟悉動作和動作名稱。
6.引出舞蹈名稱,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跳《歡樂棕扇舞》。
7. 由幼兒看著圖譜順序,自己聽音樂表演舞。
8.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