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李志強(qiáng)
其實(shí),我們看見的非洲草原紀(jì)錄片,拍攝時間大多在草色枯黃的旱季。
東非草原分雨季和旱季。雨季來臨,草原是一片生機(jī)盎然的綠色。旱季來臨,草原枯黃。
那為什么紀(jì)錄片要選擇旱季拍攝?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交通,第二個動物的拍攝困難程度。
第一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旱季的路況才能滿足拍攝條件。東非草原沒有硬化路面,基本都是推土機(jī)推出一個簡易土路。這個土路,只能滿足基本的通行要求。而且,要每年都要養(yǎng)護(hù),重新推平。一旦到了雨季,路況會非常泥濘。非洲草原下雨的時候,如同天漏了一般。只需要半個小時,國家公園的土路,會變成河。
第二個原因,旱季時候,草木枯黃低矮,更容易看到動物。這個很好理解,雨季時候草原繁茂,動物隱藏其中,拍攝難度加大。旱季時候,草原枯萎,動物更容易觀察。這也是為什么,在東非旅行,旱季是旺季的原因之一。
基于這兩個原因,我們看到的紀(jì)錄片,拍攝時間多為旱季。所以,拍到的草原也就枯黃為主。
(許佳琪薦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