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書為鏡,可遇春天。
——題記
庚子鼠年,我踏上新教育閱讀的征途,手捧朱永新的《我的閱讀觀》,心海漣漪泛起。讀朱老師的書,如同在照鏡子,我照見了自己閱讀的影子;照見了別人閱讀的碩果;照見了教育吐蕊的春景……
閱讀如鏡,從鏡中我看到了自己閱讀的得失。
真讀書與假讀書。我一直認為閱讀,僅僅是讀書,至于讀的內(nèi)容、層次、廣度、深度、意義等,從未深思過。而朱老師用五個章節(jié)來解讀閱讀,并把閱讀當作改變民族的切入點,當作一生追求的事業(yè)。相比之下,我真如井底蛙了。我自以為自己喜愛閱讀,特別是近幾年,我傾心于名人傳記、民國清流類書籍的狂購、拜讀,感覺自己也算是讀書人吧??勺x朱老師推薦的幼兒、中小學生、教師閱讀書目等,我瞠目結(jié)舌了。他所列書目,我?guī)缀趼勊绰?。同樣讀傳記,我只是看熱鬧,八卦人物軼事,讀完了也差不多忘完了,簡直就是豬八戒吃人參果。而朱老師讀人物傳記,是追隨偉大靈魂,從每一個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閱讀傳記成了朱老師日常功課。朱老師是真讀書,我可算是名副其實的“假書生”。
閱讀淺嘗輒止。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語,引用陸九淵的名句“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陸九淵,他有何成就?他有何思想主張?我一概不知。雖然當時有疑惑,但一閃而過。沒想到朱永新老師青年時代就讀過陸九淵的專輯《陸九淵集》。假如我也早讀過此書,那節(jié)課上,我一定滔滔不絕地講給學生聽,一定會激發(fā)學生探索陸九淵的好奇心!朱老師的一句話引發(fā)我研讀陸九淵的欲望。希望這是亡羊補牢,正如陸九淵所言——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相信我的閱讀不再是走馬觀花。
閱讀遇見最美的自己。讀朱老師的書,就像與一個優(yōu)秀的自己相遇。朱老師所倡導的“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心靈的成長”,也正是我一直在企盼的。我一向特別注重學生閱讀,不僅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空間,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爭做校園閱讀推廣人”“一換五十”“詩畫天地”“批注大比拼”,還有弟子規(guī)演出、讀書打卡、讀寫發(fā)稿等活動,碩果累累。孩子們在閱讀中遇見美好,遇見最美的自己,留住自己童年最美的影子。記錄一屆屆學生共讀共寫共生活的美篇書《捧一卷詩書 攬一懷暖陽》《重拾繪本 放飛夢想》《開卷,邂逅最美的自己》《向陽花木易逢春》等陸續(xù)制作完成。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寫一本心語班教育閱讀敘事書。
閱讀如鏡,我照見他人閱讀的厚積薄發(fā)。
朱老師的文章旁征博引,行云流水。古今中外,名家名句,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對葉舒憲、惠特曼、松居直等人的語言引用自如。沒有海量閱讀,沒有博聞強識,怎么可能如此得心應手?由此,我想到了學校的李金玉校長。李校長每每講話,都會情不自禁地吟經(jīng)誦典。他在新教育啟動儀式上致辭,引用《禮記》《中庸》中的經(jīng)典語句,引用梁啟超、陶行知、杜威等人的教育理念,足見他閱讀功底深厚,涵泳工夫興味長。
閱讀如鏡,我照見了新教育繁花似錦的春天。
教育春雷催綠意,杏壇百卉吐芬芳。新教育如雨后春筍,勢不可擋。閱讀是新教育最關(guān)心的問題。朱老師的閱讀觀為新教育閱讀打開了一扇門,走進去,我聆聽著春天的心語——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改變,從閱讀開始。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芳華,棲息共讀共寫共生活的田園,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閱讀如鏡,好書照我潛行。追夢新教育,泛舟書海潤澤心田,墨香深處,邂逅詩意的自己,完整的自我。開一朵香氣襲人,溫暖世界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