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謝 卿
KWL 閱讀教學模式主要包括K(What do I know?我知道什么?)W(What I want to learn?我想學什么?)L(What have I learned?我學會了什么?)這三點內容。教師會基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訓練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構建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達到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核心素養(yǎng)下對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求是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等方面。
思維品質也被稱為智慧品質,指的是思維能力的特點及其表現。人們在思維活動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差異,這就構成了思維品質,也就是說,每個學生個性差異的具體表現。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個性上的差異了解每個學生擁有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現代社會對人才進行評價的標準之一。思維的主要品質包括思維的邏輯性、廣闊性、獨立性、深刻性等。
國家將英語學科列入三大主科,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從小開始學習國際通用語言,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幫助我們國家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語言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所具備的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在全球化加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習、學會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語言能力也可以說是學生需要具備、掌握的能力之一。
現代社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學習能力,這是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知識,幫助我們成為更好、更優(yōu)秀的人才的推動力,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的好處有很多,它同時也代表了一個人的潛力。我們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說的就是學習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力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這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所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yǎng)和行為取向。學生尋求更長遠的發(fā)展,走出國門,這就代表著我們國家的臉面,如果只是通過課本上的知識是培養(yǎng)不出具有優(yōu)秀文化品格的人才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多角度地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文化品格。
上述四個緯度是教師評價學生參考的主要標準,教師應當在小學階段就要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加順利、長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更高素質的人才。
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單詞和短語的掌握能力,也能夠促使學生掌握如何在一個陌生、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陌生語言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采取相應的策略鼓勵學生用單詞、短語造句,延展學生想象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思路和詞匯量。例如,在教學描述物體方位“in、on、under、behind、over”這類的單詞時,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可以記住單詞的發(fā)音,但是很難理解這些單詞之間的不同之處。因此,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一開始就要給學生滲透關于描述方位的單詞的使用環(huán)境。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雖然只有幾分鐘,但是教師能利用好,就能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本節(jié)課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把《小紅帽》的故事作為切入點,“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并在這句話旁邊附上大灰狼躲在樹后面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去理解,而非直接翻譯給學生,“some apples on the tree”就是指蘋果長在了大樹的上面。通過對比,學生就能夠初步掌握這些方位介詞的意義和使用方式,也給學生明確地傳達了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什么的信息。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若想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小學英語KWL閱讀教學模式的作用,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教師不妨嘗試“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教學的內容,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同時,積極滲透給學生想要學什么的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問題的設計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可通過設計相關的問題給學生提供積極思考的機會,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這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例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布置好他們要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自主閱讀和思考預習內容,可設立幾個問題去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如1.“Through text learning,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various subjects in?volved in junior high school?”2.“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subjects?”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內容,并做出回答。如果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再展開后續(xù)的提問,提高問題的層次性,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從而加強預習效果。如3.“Which of these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再加上“Talk about your thoughts or opinions on this subject.”這是對前兩個問題的延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確定好學習目標和方向。
現階段,英語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輔導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媒介。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提問的方式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完全參與和融入課堂。問題串的教學形式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正因為此項優(yōu)勢,迄今為止已經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比較普及了,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課堂上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after school”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幾分鐘,讓學生以教材中的“what about Saturday?We don't have any lessons on Saturday.”為例句,來引導學生說出周一到周日的用法。一連串的發(fā)問能夠引導學生把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全都鞏固一遍,不僅實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也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化與吸收。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若想從整體上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和文化品格等方面進行重點培養(yǎng)和訓練。提高閱讀教學的實用性,多角度地深化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英語學習能力,強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推動我國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上文分析結果也證實了Kwl 閱讀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故該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理應得到重視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