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云 曾海玲
【設計初想】
課標指出,“小學的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呢?玩游戲是一種很好的切入方式。喜歡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戲引入作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給予學生切身感受的機會,既激發(fā)了學生上作文課的興趣,又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素材。成語接龍游戲是學生平日里熟悉而且經(jīng)常玩的一種游戲,第一次在課堂上玩,學生興趣極其濃厚。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可引導他們觀察、體驗游戲過程,習得寫作的方法。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學生最怕的就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本節(jié)課讓學生從成語接龍游戲的體驗中感知游戲的過程,獲得游戲的真實感受。
【探究目標】
學會捕捉精彩鏡頭,能夠抓住典型人物進行多角度觀察,并寫出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在寫片段的過程中,將游戲過程中的所見、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支架策略】
通過游戲體驗參與過程;通過圖片聚集觀察重點;通過支架引導學會表達。
【評價要素】
四個方面:語言描寫豐富、動作描寫具體、表情描寫生動、心理描寫細致。
【教學過程】
導語:今天我們全班一起來玩一個游戲——成語接龍。大家喜歡嗎?
一、游戲開始,說感受
1.你會玩這個游戲嗎?誰能說一說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
2.我們的游戲就要開始啦!從哪位同學開始呢?
3.提問:剛才老師說開始玩這個游戲時,教室里的情形怎么樣呢?把你想到的四字詞語寫下來。
(預設:歡天喜地 ? 熱鬧非凡 ?議論紛紛 ? 七嘴八舌 ? 緊張激烈 ?垂頭喪氣 ? 爭先恐后 ? 神采飛揚 ?不知所措……)
4.看到同學們的表現(xiàn)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交流)
二、細節(jié)觀察,寫具體
1.游戲的過程中,大家都很興奮。游戲的過程總有一些人、一些場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戲有哪些環(huán)節(jié)、哪些場景呢?請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在小組內分享交流。
2.現(xiàn)在咱們跟隨鏡頭一起觀察,一起說說寫寫吧?。ǔ鍪镜谝唤M圖片,略。)
這是老師在大家游戲時抓拍到的場景。猜猜他正在做什么,你是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中人物的表情,想象畫面,把習作任務單(一)補充完整。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寫其他同學。
習作任務單(一)
前一個同學剛說完,他_____地站起來_____地說:“大公無私!”那聲音_____。王老師豎起大拇指稱贊:“你今天是有備而來的??!”他_____。
3.分享文段:小組內交換閱讀,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4.答對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詞窮或者答錯了又是什么反應呢?(出示第二組圖片,略。)繼續(xù)觀察。
5.想一想: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大家觀察人物表情,老師來采訪下這位同學:你為什么是這個表情?你當時心里是什么感受?
現(xiàn)在請大家把習作任務單(二)補充完整,并說一說。
習作任務單(二)
搶答總會有出錯的時候。只見__________。
6.小組交流匯報。
三、全面觀察,寫場景
其實,在游戲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精彩的鏡頭,大家可以把觀察的范圍再擴大一些。(出示第三組圖片,略。)
1.在游戲的過程中,同學們還有哪些精彩的表現(xiàn)呢?請大家完成習作任務單(三)。
習作任務單(三)
當有一位同學說到“非親非故”時,全班頓時_____。同學們有的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期待著老師可以給點提示。
2. 全班分享、交流。
3.在上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從整體出發(fā)觀察了全班的熱鬧場景,也從細節(jié)出發(fā),把目光聚焦到某一位同學的身上,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要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還差開頭、結尾。請大家把開頭、結尾補充完整,并給文章起個題目,最后跟小伙伴們分享你的作品。
四、參與修改,會點評
1.每個小組推薦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并讀讀。
2.你為什么推薦這篇習作?說說理由。
3.按照我們設定的評價要素(語言描寫豐富、動作描寫具體、表情描寫生動、心理描寫細致),你給這篇文章打幾顆星?
4.我們不僅是成語接龍的高手,也是記錄成長點滴的高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游戲,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運用這些法寶,也能夠記錄下來。
【教后所思】
這是一節(jié)游戲習作課,整個過程學生邊看、邊玩、邊說、邊寫,將最真實的體驗表達了出來。玩成語接龍游戲,在學生的印象中大致就是開心、興奮,其他的很多難以留痕。那么,想要讓游戲的歡快場景躍然紙上,在教學中首先就是要激趣。成語接龍游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游戲,得知開展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瞬間熱情高漲,各抒己見,這樣的心理為后面的訓練做了情感鋪墊。但是對于習作來說,僅提供素材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的體驗往往是粗線條的。其實,中年級的學生同樣不太會觀察,往往一兩句話就表達完了,而學生習作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觀察能力息息相關。因此,在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通過兩個板塊來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這兩個板塊分別是“細節(jié)觀察,寫具體”“全面觀察,寫場景”。這兩個板塊的設計,前者是細節(jié)描寫,后者是概括性描寫,前提都是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觀察參與游戲的同學以及其他同學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在調動多感官觀察感悟的同時,學生就開始深入思考了,自然而然,學生的一兩句話就變成一段話。而圖片的提供,意在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選擇習作素材,聚焦習作內容,能夠幫助學生調動原有感官體驗,具象游戲過程。在每一環(huán)節(jié)后,讓學生冷靜下來談體會,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學生參與度很高,也愿意拿起筆來寫。隨后,以任務單的形式搭建習作支架,也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在點評環(huán)節(jié)更是驚喜連連,在分享交流的同時,學生除了會點評,還會運用本課所學的觀察方法修改同學的習作,如果一個學生會去點評修改別人的習作了,還怕自己不會寫嗎?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在游戲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關注學生個體生命體驗的同時,課堂上又通過圖片的提供、支架的搭建聚焦到習作重點上來。總體來說,引導的路徑比較清晰,能夠觸摸到探究目標的重點,學生學得很開心,寫得也輕松。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福田區(qū)福田小學/廣東深圳市福田區(qū)福南小學)
責任編輯 ? ?郭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