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作為書籍的一種,通過其所具有的精彩故事情節(jié)、美麗畫面、豐富內容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進行閱讀,甚至很多故事已經閱讀多變,依然百看不厭。也正是繪本具有這個特點,將其融入英語教學才具有可行性。通過英語繪本的應用,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點燃其學習熱情,有助于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
繪本的定義及特點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
并且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溯源于中國,可能早期日本人將中國的佛經(經變圖),繪卷(法華經)當成繪畫書,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后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
繪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讀者在視覺方面的真實的,或是美感的經驗,有時候也會集中呈現(xiàn)某種簡單的意義和結構。就英語兒童書繪本來說,押韻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重復率高,促使他們通過大量的聽和讀感受英語的發(fā)音韻律和語言的整體結構。
英語繪本中的插圖精美,文字精煉簡潔,給孩子們帶來了充分的想象空間。優(yōu)質的英語繪本往往具有深遠的主旨,孩子們通過閱讀,能夠產生不同的想象,了解和認識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同時,繪本故事能夠提供給孩子學習英語的真實生活情境和豐富的詞匯,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
合理選擇繪本,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階段,英語知識較為復雜、抽象,加之教材多為文字性內容,學生很難產生興趣。
與文字相比,繪本中的圖畫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們喜歡活潑、色彩鮮艷的畫面,當遇到不懂的單詞時,通過畫面就能猜測出英文的意義。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選擇繪本進行教學,就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1)語言結構重復,有韻律。重復性的語言結構,可以便于學生練習語言表達,幫助學生根據內容猜測故事情節(jié)。有韻律的繪本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繪本故事用歌唱般的語言表達,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英語的發(fā)音方式。
(2)話題或詞句與教材內容相關聯(lián)。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在大多數(shù)學校,繪本教學都不可能作為獨立的一門課程向學生開設。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將繪本與教材中的話題、內容整合起來,將繪本融入教材之中?;诖?,我們需要選擇話題或其中的詞句能夠和教材內容相關聯(lián)的英文繪本。
(3)遵循貼近生活的原則。在題材的選擇上,教師應該選擇內容積極向上,與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的繪本。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英文知識,并將所學英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使知識更具實用性。這樣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生活經驗,而且也可以開闊小學生的眼界,使小學生獲得更多來自教材外的知識,為單調的英語課堂增添樂趣。
三、有效運用繪本,豐富課堂教學
如今的人教版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每一單元都有一個話題,我們可以根據每個話題或單元主題的內容補充適合的英文繪本,融繪本于單元教材中。學生在學完教材內容后,不僅能閱讀到新鮮的內容,還能借助教材中學過的單詞和句子看懂繪本,欣賞其美妙之處,體驗閱讀的成就與樂趣。在教學中,穿插英語繪本故事教學,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同時,優(yōu)秀的繪本飽含情感因素,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夠接受其中所表達的情感教育,既升華了教學主題,又幫助推動他們的情感朝著積極方向發(fā)展。
四、繪本閱讀的應用意義
(1)色彩沖擊,激發(fā)想象。繪本首先帶給學生的沖擊便是其所具有的豐富色彩、生動畫面,其可以帶給學生無盡想象。教師在運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色彩、內容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欲望,讓學生自覺性逐漸萌生,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中感受、暢游。
(2)音節(jié)練習,標準發(fā)音。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僅需要學生辨識,還要能夠通過“聽懂”他人語音來進行交流和溝通。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將繪本學習以“聽”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標準化的發(fā)音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繪本的多樣性,使英語學習更具立體性,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表演練習,感知趣味。英語學習一方面需要學生跟著老師對理論基礎進行學習,另一方面還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練習。繪本的引入則能夠讓學生的練習更具有趣味性。繪本表演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載體,極具趣味性的練習能夠真正吸引學生自覺融入閱讀教學中,也能夠讓學生的練習效率得以提升,從而對所學知識更易把握。
英語繪本是一種蘊含著英文國家文化和原汁原味英語的美麗事物,其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的構建都產生重要的推動力。教師更加需要運用繪本融入教學,讓繪本為英語教學助力,讓英語課堂更具活力,讓繪本帶領學生進入到奇妙的英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