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珊
【摘? 要】目的:探討冠心病患者接受Hcy(同型半胱氨酸)與血清膽紅素(SB)、脂蛋白(a)(LP(a))聯(lián)合檢驗對其疾病診斷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為對象,依病情分成穩(wěn)定心絞痛組(27例)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23例),并納入同期體檢健康者26例為對象。結果:穩(wěn)定心絞痛組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對照組Hcy、SB、LP(a)水平比較差異明顯,P<0.05。結論:Hcy和SB、LP(a)水平聯(lián)合檢驗結果診斷冠心病的價值顯著。
【關鍵詞】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膽紅素;脂蛋白(a);聯(lián)合檢驗
【中圖分類號】R541;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77-02
冠心病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由此造成血管腔狹窄和阻塞性心臟病,一般盡早檢出病情和對癥治療尤為關鍵,對患者病情持續(xù)加重的抑制作用明顯,亦可促使患者的病情盡早恢復[1]。近年關于冠心病的臨床檢驗研究較多,并指出檢測Hcy和SB、LP(a)的診斷準確度較高,本次對我院接收的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型冠心病的Hcy和SB、LP(a)水平進行檢測,將獲得的結果和正常人比較,旨在探析上述指標聯(lián)合檢驗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為對象,依病情分成穩(wěn)定心絞痛組(27例)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23例),并納入同期體檢健康者26例為對照組。穩(wěn)定心絞痛組男性17例和女性10例,年齡41-74歲、平均(62.8±5.1)歲;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男性14例和女性9例,年齡43-72歲、平均(62.4±5.6)歲;對照組男性15例和女性11例,年齡41-74歲、平均(62.7±5.4)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方法
囑咐75例研究對象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血,采血量4-5ml,檢驗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獲得血液樣本后靜放1h,之后開始分離血清,并對Hcy和SB、LP(a)水平進行檢測。Hcy用循環(huán)酶法,SB用礬酸鹽法和種氮法、LP(a)用免疫透射比濁法。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用SPSS 24.0,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穩(wěn)定心絞痛組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對照組Hcy、SB、LP(a)水平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比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慢性炎癥、感染等,長此以往便造成凝血、纖溶反復激活并失活而出現(xiàn)較大的損傷,張秦風等[2]指出冠心病的發(fā)生和持續(xù)進展的免疫炎癥反應相關,并與肥胖、血脂異?;蛘哌z傳等情況關系密切。
Hcy屬于人體內蛋氨酸的代謝物,它是中間產物的一種,劉善寬等[3]指出Hcy和人的心血管功能相關,關系到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SB和LP(a)水平的升高或者降低一般和高血壓、高脂血癥的情況相關,現(xiàn)代研究指出上述兩個指標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子[4]。
本次研究顯示,穩(wěn)定心絞痛組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對照組受檢者的Hcy和SB、LP(a)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穩(wěn)定心絞痛的患者Hcy水平比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低,但高于正常人,IBiL水平低于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高于正常水平,DBiL水平低于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也比正常水平高,TBiL水平高于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低于正常人水平,LP(a)水平比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稍低,并比正常水平高,上述指標水平比較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Hcy和SB、LP(a)水平和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密切相關,聯(lián)合檢驗的診斷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肖啟彪.冠心病患者血脂 血尿酸及Hcy水平表達的臨床意義[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 (34):4976-4977.
[2]????? 張秦風,高奮,王遠,等.H型高血壓病人Hcy水平、血壓及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20):3155-3158.
[3]????? 劉善寬,尹俊明.PCT、CRP、血清膽紅素、尿酸及載脂蛋白A1、B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廣東醫(yī)學,2019,40(15):2246-2248+2253.
[4]????? 范沛英.冠心病患者纖維蛋白原、血栓前體蛋白、高濃度脂蛋白(a)及Copeptin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2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