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江
【摘? 要】目的:分析危重癥哮喘病人的呼吸內(nèi)科診治方法。方法:該研究主要選擇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名重度哮喘病人,而且他們接受過β受體興奮劑、糖皮質(zhì)激素以及含茶堿之類藥品的治療,并且還采用了機械通氣方式,然后仔細觀察這些病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治療效果。結(jié)果:重度哮喘病人的總有效率為百分之95.96。經(jīng)過長期的有效治療,可以使得病人的有關指標得到改善,例如治療后的心率、呼吸頻率、酸堿度、血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水平。結(jié)論:在危重癥哮喘病人的治療過程中,可使用茶堿、β受體刺激劑和機械通氣治療,并可以取得非常高效的治療效果。因此,建議在臨床實踐中大力推廣并應用。
【關鍵詞】呼吸內(nèi)科;危重癥哮喘;判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13-02
引言
危重癥哮喘一般會有紫癜、呼吸急促、出汗、四肢寒冷、肺部喘鳴和嚴重支氣管狹窄的現(xiàn)象,而且患有這種病人必須要重視。該病的發(fā)作與氣道炎癥密切相關,由于其危急狀況和迅速發(fā)展,急性呼吸急促是其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并且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風險很高。如果能夠及時地診斷和治療他們,就可以有效緩解病人的癥狀,進而提高臨床治療的效率,還有相關的后期治療也非常重要。現(xiàn)階段會使用藥物治療來保守地用于重癥哮喘病人,以消除炎癥,并減輕咳嗽和呼吸急促的癥狀。
1 數(shù)據(jù)與方法
1.1 一般信息
該研究納入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間的60例重度哮喘病人,且所有患者必須要符合診斷和治療標準。其中31位男患者和29位女患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75.79±4.57歲,該病發(fā)展時間為2至17年,平均(8.9±0.4)年。病人的臨床癥狀是:呼吸急促、長時間的呼氣和吸入,并伴隨著呼吸聲或呼嘯聲的降低。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在給藥后均接受糖皮質(zhì)激素、β受體興奮劑和茶堿。實際的治療方式如下:(1)氧療:根據(jù)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有創(chuàng)或無創(chuàng)器械通風療法。 (2)消炎治療:用潑尼松或地塞米松消炎治療,靜脈注射甲基潑尼松龍,初始劑量為230?490毫克/天,病情好轉(zhuǎn)后,可將藥物劑量調(diào)整為39?78毫克/天,然后口服地塞米松靜脈內(nèi),首次劑量為18?65 毫克/天,病情好轉(zhuǎn)后,劑量減少為6.9?14.7毫克/天。(3)解痙治療:采用氨茶堿2.5?5.5 毫克/千克治療,用4%的葡萄糖溶液為載體,然后注射給需要的病人們。一旦病人意識醒來,則在3.5小時或5.5.小時后使用β2受體興奮來進行治療,然后用沙丁胺醇以氣霧劑的形式處理,每小時3次噴霧,每天4~5次。(4)對癥治療: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止痰,同時防止病人出現(xiàn)任何的不適,并對其加強控制。
1.3 觀察指標和績效標準
觀察指標:心率(HR)、呼吸頻率、酸堿度、血氧分壓(動脈血中氧氣的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中二氧化碳的分壓)。療效評估標準:停藥2個月后,病人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復發(fā)未定為有效。如果病人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但在停藥2個月后還會復發(fā),就仍然需在可控范圍內(nèi)進行評估。如果在治療后病人的病情沒有得到改善,并且連續(xù)2個月的多次復發(fā)就會被認為無效。
2 結(jié)果
2.1 臨床療效
該研究包括60例重度哮喘病人,其中有明顯效果的有44例(73.74%),13例有效(22.22%),3例無效(4.04%)和總體有效(95.96%)。
2.2 病人的臨床指標
治療前,60例病人的心率為(139.52±20.14)分鐘/小時,呼吸頻率為(37.59±7.07)分鐘/小時,酸堿度為7.49±0. 37,血氧分壓(50.33±10.41)毫米汞柱和二氧化碳分壓(67.77±7.37)毫米汞柱治療后心率(80.86±10.64)分鐘/小時,呼吸頻率(15.37±4.78)分鐘/小時,酸堿度(7.56±0.53),血氧分壓為(91.40±15.92)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壓為(34.29±7.80)毫米汞柱。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治療后,上述結(jié)果中的指標都會有所改變,例如血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水平這些指標都有顯著改善[1。
3 討論
哮喘這種疾病,它屬于呼吸類的疾病,與人們的呼吸有著極大的關系,同時如果發(fā)病,就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呼吸。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導致呼吸困難,進而威脅到人們的生命。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表明,這種疾病是由氣道中存在大量炎性因子(例如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而引起的,這會引起支氣管痙攣并導致病人咳嗽和喘息,進而是由呼吸道炎癥增加引起的嚴重疾病。由于這種嚴重疾病的風險極高,所以需要對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因此,就要及時診斷,對癥治療,以提高療效,并且有關的人員以及部門還要改進和完善治療方案,這對后期的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2]。
患有危重癥哮喘的病人需要在早期階段就進行全面的積極治療,主要是通過臨床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技術(shù)、支氣管擴張、氧氣療法以及補液來控制疾病。藥物性支氣管擴張劑可以放松氣管并緩解哮喘,氧療和補液可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并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使其可以保持平衡。
當前,重度哮喘的治療主要基于藥物的保守治療,所述藥物主要是消炎藥、解痙藥、抗哮喘藥、充氧藥以及其他藥物。本次研究主要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茶堿、β受體興奮劑以及機械通氣方法等。在60例重癥哮喘病人中,顯著有效44例,占73.74%;其中有13例有效,且占 29.79%;剩余3例無效,占總數(shù)的4.04%。經(jīng)過治療后,這60名病人的呼吸頻率、酸堿度、血氧分壓以及二氧化碳分壓等各項指標都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因此,經(jīng)過這次的實驗就表明大多數(shù)病人都得到了有效治療,這證明這種治療方案是可行的[3]。
簡而言之,在治療中可以通過使用茶堿、β興奮劑、糖皮質(zhì)激素以及機械通氣來治療危重癥哮喘和患有呼吸道哮喘的病人,并且它具有很好的療效。經(jīng)過這種治療方案,以達到可以在臨床上推廣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李旭東,肖丹丹,董楠,曲芳,邵憶.呼吸內(nèi)科危重癥哮喘的判斷及治療方法探討[J].心理月刊,2018(05):15-16.
[2]????? 王瑛.呼吸內(nèi)科危重癥哮喘的判斷及治療方法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02):160-162.
[3]????? 韓松蘭.呼吸內(nèi)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