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臣英
【摘 要】歷史是中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歷史課堂高效教學是歷史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提升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事件和當前形勢,是新課改教學任務中的一部分。同時,歷史課堂高效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身負重任的歷史教學工作,必須認識到課堂教學的不斷進步是教學有效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中學歷史教學法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學習歷史,最根本的是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為指導,逐步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揭示歷史的本質,認識歷史的基本過程,分析歷史事件,評價歷史人物,總結歷史經(jīng)驗,探索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除了我們平時慣用的教學方法以外,我們還可以采取更多,更新穎的方法來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息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和要求呢?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歷史作為文科科目,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時都會出現(xiàn)疲乏現(xiàn)象。一方面,需要記憶的時間軸、事件等知識點較多,部分學生難以形成連貫的思維。另一方面,歷史屬于故人的故事和過去的時代,在教學過程中脫離實際,學生總是用現(xiàn)代的視角和思維去思考過去的事件,無法因時因地去融入其中,導致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難以理解的抵觸感。
初中歷史教學包含內容全面、廣泛。教師既要確保讓學生了解、接觸每一段歷史,又要讓學生意識到重點與非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針對重點和考試內容進行記憶,忽視了非重點內容,這樣就會導致無法將歷史串聯(lián)成統(tǒng)一的整體,造成歷史記憶的短缺,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記憶混淆。
二、初中歷史課堂高效教學對策研究
(一)利用微課教學抓住歷史重點
微課作為新課改后提出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被應用于各科目和年級。教師通過微課教學可以在短暫的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將知識專題化,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總結概念。教師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內容編輯微課內容,也可以尋找優(yōu)秀微課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預習或復習,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約束。
例如,在進行歷史時間計算講解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講解的環(huán)節(jié)分幾步進行微課錄制。片頭主要引出本視頻的專題內容,之后利用幾分鐘進行正文講解,介紹年代尺與學習的數(shù)軸異同,介紹公元紀年方式的幾種換算,讓學生了解其形式和方法,之后進行教學總結和知識鞏固,利用教師精心選擇編制的練習題,讓學生熟練掌握歷史事件計算方法。整個微課條理清晰,從開始介紹專題內容,到正文講解、鞏固訓練,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充分了解教師要表達講解的問題和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準確掌握。
(二)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恰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讓學生更貼近歷史學科,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聲音、圖片、動畫等資源的有機結合展示,能夠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綜合感官被有效調動起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不論是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親身的體驗與參與,深入了解和研究。要想真正激發(fā)起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體驗的機會和平臺。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便是很有效的途徑之一。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學習、運用、鞏固了課堂所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一般來講,歷史課堂的教學活動可以有多種形式,如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辯論會、歷史知識搶答競賽等。
(三)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歷史教材,提高學生的讀史能力
在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或者進行課堂閱讀學習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教材的建議,告訴學生應該把學習的注意力放在哪些知識上,并且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的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一邊讀一邊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有疑問的地方做出標記,以便在教師講授時有重點地聽課。學生在預習學習中通過自主閱讀、思考和質疑,了解了相關的歷史知識,不僅能夠提高閱讀能力,還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時,再加上教師的適時講解,學生便會對歷史知識的掌握進一步深化,有效提高讀史能力。另外,比較法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歷史事件和現(xiàn)象進行比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本質,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逐漸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一般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生要學會縱向的比較和橫向的比較,能夠通過對不同歷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較,更加準確地掌握相關歷史知識。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還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艷霞.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關于轉變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學術期刊,2012年,第六期
[2]張玉梅.談初中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術期刊,201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