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嬌
摘? 要:為了進一步了解學前教育趨向小學化的危害,可以深入掌握學前教育還有哪些問題存在,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將問題解決。文章主要分析我國學前教育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從而促進學前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問題;小學化危害
引言:
對于學前教育而言,主要指的是兒童還沒有進入到小學階段時接受的系統(tǒng)化教育,屬于兒童成長經(jīng)歷中比較關鍵的時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兒童智力與行為以及性格還沒有養(yǎng)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家長與教師應該重視起學前教育,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特點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對他們展開適當?shù)膶W前教育。
一、在學前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對于正處于學前教育的兒童而言,大多在家庭中都屬于獨生子女,一直都受到家庭中長輩的關愛與照顧,在他們走入學前教育時剛剛有朋友走入他們的生活,但是大部分的兒童還不了解怎樣才能與小伙伴平等的相處[1]。這都是因為平時在家中過于嬌生慣養(yǎng)的原因,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什么事都以他為中心,所有人都要順著他來才行,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非觀念。其次,大部分兒童因為對所有事物都充分滿好奇,因此精力無法集中在一點上,在學習中無法完整地將一個知識點學習透徹,甚至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再次,由于家長想要將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的心情太過迫切,無法用科學的觀念看待兒童的成長過程,過早使用小學化教育,給兒童的身心發(fā)育帶來優(yōu)劣影響。最后,學前教育方法沒有及時得到更新,無法讓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知識中。
二、將學前教育趨于小學化帶來的危害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影響兒童天性的釋放
對于學前教育而言,偏向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影響兒童天性的釋放,對他們的個性化發(fā)展起到阻礙作用。對于大部分兒童來說,都具有愛玩好動的天性。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教學時應該將游戲融入教學中,使兒童可以從做游戲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比如《說反話接龍》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學前兒童的語言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敏捷能力,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語言詞匯,讓他們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的反義詞。在對學前兒童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為他們講解游戲規(guī)則,讓兒童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先讓第一排第一名兒童說出一個詞語如香,然后由坐在他后邊的兒童說出這個字的反義詞臭,再由剛說出臭這個詞的兒童再說出左,接下來就由坐在他后邊的兒童回答右,以此類推,如果有兒童在游戲中說不出正確答題,那么他將失去這一輪為下一名兒童出題的權力,這時就要有其他兒童通過舉手的方式,由教師選出舉手擁有正確答案的兒童來回答,然后這位兒童繼續(xù)給出說出一個詞,坐在他后邊的兒童繼續(xù)游戲。利用游戲進行學前教育,屬于幫助兒童釋放他們的天性,可以避免小學化對他們帶來的傷害。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為兒童的生理發(fā)育帶來危害
對于正處于學前教育中的兒童而言,生理發(fā)育還不夠完善,尤其是身體各器官的機能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因此不適合小學化的讀與寫和久坐以及背誦等強制性學習方法,容易出現(xiàn)大腦疲勞的現(xiàn)象,嚴重的會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帶來危害[2]。如果在坐姿不正確的情況下久坐還會使兒童的身體機能發(fā)育帶來危害,教師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讓兒童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因此,對于學前教育而言,與小學相比有很大區(qū)別,必須將兩者區(qū)分開,要以兒童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利用多種富有趣味性教學方法對他們展開教學,使他們可以主動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比如在學習《丑小鴨》時,就可以通過將故事中不同角度分配給兒童,讓他們對整個故事進行角色演繹的方法,讓兒童擺脫一味閱讀與背誦的小學化教學方法。如先在班級中找出一名兒童扮演丑小鴨,再將其余兒童分組,一組兒童中選出一名學生扮演鴨媽媽,其余組成扮演常常欺負丑小鴨的小鴨子們,另一組兒童扮演天鵝,在扮演過程中還要模仿真正的天鵝,張開雙臂當作翅膀。還有一組可以扮演獵人與見證丑小鴨變成天鵝的人們。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可以讓小學化的學前課堂動起來,不僅有利于兒童的生理發(fā)育,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內容,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兒童在演繹這則故事時了解丑小鴨成長為令人驚艷的白天鵝需要經(jīng)歷哪些磨難,就像人生一樣想要開出絢爛的花朵,就要經(jīng)過挫折與痛苦的洗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用堅定意志對面各種考驗。
結束語: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制度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不夠完善,因此一直在教育實踐中進行自我優(yōu)化??墒呛芏嗉议L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同齡兒童中出類拔萃,將學前與小學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混為一談。對于學前教育而言,比較偏向游戲類教學方法,通過學習興趣養(yǎng)成兒童正確的學習習慣,但是對于小學教育而言,以完成教學目標為主,家長一意孤行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健生,陳元龍.學前教育小學化:困惑與澄清——基于“兒童發(fā)展中心”的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4):5-14.
[2]? 丁爽,裴靖雯,韓金蘭,馬思博,朱倩.學前教育中的“啟蒙教育”與“小學化教育”博弈研究——以遼西五市為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33(04):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