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升高考復習的效率更加科學、精準的備考,文章在研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就如何優(yōu)化政治備考策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析。首先,文章闡明了備考理念和策略的重要性,并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及高考真題等作為制定備考策略的主要依據(jù)。其次,文章從實施《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目的、內容和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作為制定高考備考策略主要依據(jù)的原因。再次,通過研究高考真題和對考生的考情分析,總結了近五年《生活與哲學》模塊高考全國(Ⅰ、Ⅱ、Ⅲ)卷主觀題命題特點和復習的重點內容,并從命題特點中選取其中一點進行分析,為制定科學備考策略提供重要的指引。最后,通過對學生日常答題情況分析總結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再結合高考評分細則獲得備考啟示用來指導復習備考工作。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教學策略;高考試題評析
制定備考策略是復習備考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它在高考復習備考過程中發(fā)揮方向引領作用,直接影響復習備考的效果。如何有的放矢的制定科學備考策略,成為我們思考的重要問題。文章通過重點研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考試大綱(2019年版)》、高考真題等高考命題指導性文件和資料,領會高考精神,明確考試的目標和要求,關注考試內容和范圍及教材的變化,深挖高考真題對知識、能力、素養(yǎng)的考查深度、廣度和方式。另外,結合近幾年的考生考情分析作為文章研究高考備考策略的主要依據(jù)和載體。
一、 關注頂層 悟育之道
為了高考改革更符合現(xiàn)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根本要求,使改革的理論成果更加科學系統(tǒng),實踐指導作用更為持久長效,2019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圖1)?!耙缓怂膶铀囊怼备呖荚u價體系完整系統(tǒng)地回答了高考“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為未來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題和高考實踐的重要指南。
二、 剖析真題 尋考之跡
劉芃在《考試文集》中提到“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磨的產(chǎn)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在高考備考中應始終堅持“以題釋考,以考研學”,將研究歷年高考真題作為高考復習備考的重要抓手。通過專研高考真題,幫助我們指明備考方向,精準把握備考內容。另外,通過分析近幾年的考情發(fā)現(xiàn):在高考政治試卷中主觀題失分過多。因此,在復習備考中要重點圍繞如何突破主觀題,提高政治成績下功夫。
文章通過研究近五年《生活與哲學》模塊高考全國(Ⅰ、Ⅱ、Ⅲ)卷主觀題,總結其主觀題的命題特點(表2)分析發(fā)現(xiàn)設問類型以說明類居多,五年考查頻次高達6次之多,這一類題型設問往往以“運用某一具體知識加以說明”作為開始,一般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解題思路來作答,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彰顯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接下來我們重點研究說明類題型,以便我們更加深入學習和理解《高考評價體系》。
? ? ?【設問】保護、傳承和利用傳統(tǒng)村落需要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結合材料,運用意識能動作用原理對此加以說明。(10分)
運用政治主觀題解題三步驟(表4),梳理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40(2)的材料邏輯為:
首先,闡明傳統(tǒng)村落的價值;
其次,介紹目前傳統(tǒng)村落面臨的問題(顯性);
最后,提出保護、傳承和利用傳統(tǒng)村落的要求。
運用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表3),組織生成答案,通過呈現(xiàn)答案生成的思維過程(表4)可見高考主觀題充分體現(xiàn)和滲透了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評價體系指導高考命題,二者相輔相成,在復習備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三、 注重細節(jié) 煉行之器
通過學生日常答題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表5),再結合高考評分細則(表6)獲得幾點備考啟示:第一,重視基礎,系統(tǒng)復習,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多角度、多維度整合知識,構建網(wǎng)絡體系,強調有意義記憶。第二,突出重點理論、主干知識的背記掌握,突出易錯易混點的復習,堅持落實知識清單,扎實落實好重點理論的背記掌握。第三,關注時政熱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社會現(xiàn)實問題,將時政熱點的學習貫穿于專題梳理之中,基于熱點整合相關知識。讓學生認真閱讀熱點薈萃,掌握時政術語,把握考查角度,強化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第四,精選習題,有效訓練,培養(yǎng)能力,把握規(guī)律,規(guī)范格式,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表7、表8)。
高考復習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這要求我們從頂層設計的高度,領悟高考精神,把握高考動態(tài),依托高考真題、高考評分細則和考情分析等重要載體,深入了解高考內容和考查方式,再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宏觀把握科學統(tǒng)籌,不斷優(yōu)化政治備考策略,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科學的備考策略將會使復習備考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涵.新時代的高考定位與內容改革實施路徑[J].中國考試,2019(1):4-12.
[2]姜鋼.探索構建高考評價體系.全方位推進高考內容改革[J].教育革新,2016(10):1.
[3]楊月和.一道哲學問答題的文化解讀[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19):75.
[4]陳友芳.考試內容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測評體系構建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8(10):7.
作者簡介:
李彤,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桂山中學。